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高氯吡虫啉的用途

2024-01-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91 次
高氯吡虫啉的用途

  本篇知识汇总会给网友们刨释一下“高氯吡虫啉的用途”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高氯吡虫啉适用于小麦、玉米、蔬菜、果树、大豆、棉花等作物。用于防治蚜虫、棉蚜、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青虫、叶蝉、钻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吸浆虫、盲虫、蓟马等害虫。

  使用方法:稀释成3000-3500倍液体,均匀喷洒。


好文探索: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在水稻蔬菜上防治稻飞虱蚜虫


  主要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稻粉虱、稻蚜虫等刺吸口器害虫,对稻螟虫、负泥虫、稻象甲等也有效防治秧田稻蓟马,可用1%悬浮种衣剂1份与稻种30–40份包衣。也可拌种,水稻种子,在种子露白时,用10%可湿性粉剂25–30克加适量水稀释后拌入,再继续催芽24小时后播种,可控制苗期蓟马为害达25天以上。

  1、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粉虱,在低龄若虫盛发期,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对水稻蚜虫也有很好兼治效果。

  2、防治稻瘿蚊,亩用5%高渗可湿性粉剂10–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

  据报道,每亩秧苗用10%可湿性粉剂60克,对适量水浸秧根后,对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发育和产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插秧10天后稻株上全是濒死虫(不会翻身、不会游泳),紧抱稻叶,僵在苗上,达到了控制一代幼虫的目的。

  1、防治小麦蚜虫,采用喷雾法防治穗蚜,一般是亩用有效成分1–2克即10%可湿性粉剂10–20克,高渗制剂的用量还可略少些,但个别登记的用量为每亩4–7克有效成分原因不明。

  防治苗期蚜虫,可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30–50克拌种,也可用喷雾法。

  2、防治斯虫,用70%湿拌种剂700克,加水1.5千克,拌成糊状,再与100千克种子拌匀,堆问1–2天后播种。

  1、防治菜蚜,在虫口上升时施药,一般亩用10%可湿性粉剂5–10克或2%高渗乳油40–50毫升或70%水分散性粒剂1–1.3克或20%浓可溶剂5–10毫升,对水40–60千克喷雾。

  2、防治温室白粉虱,在若虫虫口上升时,亩用20%浓可溶剂15–30毫升或1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40–60千克喷雾,能有效控制。

  3、防治斑潜蝇,在发生较整齐的一代幼虫期,用1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浓可溶剂4000–5000倍液喷雾,药效可维持10–15天。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或小范围试验。


精选问答:


  1、吡虫啉复配剂有哪些?

  ①,吡虫啉加马拉硫磷复配。这种复配药剂,具有胃毒、触杀及其较好的内吸作用。是一种乙酰胆碱碱脂酶受体的作用体,具有干扰害虫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导致死亡,配制主要为6%的可视性粉剂,是主要用来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②,吡虫啉加**磷复配。这种复配药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药剂有高毒,对农作物的许多害虫都有非常良好的防杀效果。③,吡虫啉加辛硫磷复配。这种复配药剂,是属于内吸性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能够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导致害虫快速死亡。这种复配药剂,能够防止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花生的起草,棉花的蚜虫。

  2、吡虫啉加高效氯氟氰菊酯伤叶子吗?

  吡虫啉加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配方,可以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地下害虫和卫生害虫。这种配方对叶子的毒性较小,不会对植物造成太大的伤害 。 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浓度过高,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