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58 次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猪蓝耳病——预防控制措施猪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PR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为了保障猪场的稳定生产,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猪蓝耳病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病原学特征猪蓝耳病是一种RNA病毒,属于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和抗原变异性。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猪体内产生抗体,但抗体不能提供持久性保护。传播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便污染、饲料污染和昆虫传播等途径传播。猪场的空气流通和卫生管理非常重要,要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防止病毒在猪舍内传播。症状表现猪蓝耳病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症状。生殖系统症状表现为**、死胎、畸形仔猪等,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等。病猪体内免疫力下降,易并发其他**,如细菌性肺炎等。诊断方法猪蓝耳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病猪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PCR检测可以确定病情。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防止病毒在猪舍内传播。2.限制猪只的交流,避免病毒通过猪只之间的接触传播。3.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对猪舍、设备、饲料等进行彻底的消毒。4.选择健康的猪苗,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5.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6.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保持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拓展百科知识:1.猪蓝耳病病毒属于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2.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便污染、饲料污染和昆虫传播等途径传播。3.猪蓝耳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参考来源:1.《动物疫病防控学》2.《猪病学》3.《猪医学》

相关问答拓展:

1、猪蓝耳病症状?

发病猪典型症状:六七十斤左右的育肥猪体温升高到40.5~42.5°,皮肤发红,嗜睡,减料。怀孕后期母猪发生**,**胎猪脐部出血,皮下出血**润。先期发病的个别猪只有皮肤发红变、耳朵发绀紫等症状。病死猪眼睑肿胀突出,头部和皮下水肿,胸腔内有大量清亮的液体,心包积水、心室扩张、心脏变性萎缩,脑水肿、淤血,肝炎,弥漫性问质性肺炎,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肾皮质部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最明显。治疗方法目前除了科学免疫及加强管理外,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也非常重要,选用复方花青素,阿莫西林做病毒净化和防止继发感染,临产前母猪混饲阿司匹林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2、猪蓝耳多久会恢复正常?

对于猪蓝耳的恢复时间,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轻度感染可能需要2-3周的时间来完全恢复,而重度感染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来恢复。

在恢复期间,应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以确保其完全恢复。

3、一头猪感染了蓝耳病会不会传染整个猪场?

猪蓝耳病是烈性传染病。肯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爆发猪场的临床处理:

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1000G+泰乐菌素600G+强力霉素300G/T。处方说明:复方花青素纯中药复合提取物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黄酮、植物血凝素、总皂甙等成分。

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

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和病毒净化等作用。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配伍有协同作用,对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有很好的效果.B.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1000克/1000公斤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

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C.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

D.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

(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

E.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疫苗。

4、猪得蓝耳多久才能复养?

对于猪蓝耳的恢复时间,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轻度感染可能需要2-3周的时间来完全恢复,而重度感染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来恢复。

在恢复期间,应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以确保其完全恢复。

5、猪蓝耳病毒用什么消毒剂好?

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养猪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1)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残余的气味。

(2)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3)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猪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的消毒,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船等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拓展好文:猪得了蓝耳病是什么症状?有哪些防控措施?

  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是猪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不同年龄病猪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所以称为“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有时病猪耳朵会发绀变蓝,故又称为“蓝耳病”。病猪感染本病后又极易继发其它的细菌性、病毒性**,使**表现不一,形式多样。

  母猪

  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不食,贪睡,大便干燥,呼吸困难,有的病猪在耳朵、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发紫,个别猪两耳末端淤血,呈黑紫色,甚至两耳干枯脱落。怀孕母猪发生**、**、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大多发生在怀孕后期,**多发生在产前10天左右,在预产期生产的以死胎和弱胎较多。

  仔猪

  皮肤苍白,背毛粗乱,腹泻,体温升高,有的走路不稳,肌肉振颤,后肢瘫痪,生长缓慢,死亡率极高。新生死亡的仔猪头部、眼结膜水肿。也有的仔猪初生时外观健康,但生后不久即发病,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发白,少食或不食,腹泻等症状,其死亡率也很高。

  诊断

  由于该病发生后易引起其它**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所以临床上所观察到的症状和病变可能不完全是由该病所致(如慢性猪瘟、猪的细小病毒病、猪的布氏杆菌病,猪的**乙型脑炎等都能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如果猪场有怀孕母猪发生**、死胎、**、木乃伊胎,仔猪发生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等症状,可以怀疑本病,但确诊本病最确实的办法是做实验室检验。

  综合防治

  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特效药,应以综合防治为主。

  1、自繁自养:**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和有本病史的猪场引种是及其重要的预防措施。

  2、严格的检疫制度: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并采血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蓝耳病的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猪绝对不能引进,抗体阴性猪也应该隔离观察,直到母猪怀孕后无繁殖障碍、所产仔猪无蓝耳病症状才可与其他猪混养。

  3、疫苗接种:目前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疫苗可以用。我国也已经研制出适合我国流行毒株的灭活苗,据报道免疫后20天抗体达到高峰,并可以持续6个月左右,可用于种猪的免疫预防,对发病的猪场应用后也能大大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对于弱毒苗的应用一定要谨慎,如果猪场经血清学检查确实已经感染了该病,可以考虑用弱毒苗接种以缓解仔猪的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经济损失。弱毒苗的免疫程序是:后备母猪配种前2-3周免疫一次,确保其高效价抗体水平以有效保护怀孕期不受病毒的侵害;仔猪可在18-21日龄母源抗体消失前进行,也可以采用国外流行的二次免疫法即断**前和断**后各进行一次。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100%的保护,而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用了疫苗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