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有那些浅谈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堂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治疗水稻病虫害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本文将浅谈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种类及特征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病菌在潮湿环境下易于繁殖,可导致叶片变黄、凋萎、死亡。
稻瘿蚊: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在水稻植株内取食,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稻飞虱:是水稻的另一种害虫,会在水稻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凋萎。
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下是常见的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用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袭。
2.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但过度施肥会使水稻生长过旺,反而容易引起病虫害的侵袭。
3.间作或轮作。适当的间作或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4.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适当的农药,按照说明书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侵袭。
5.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使用一些天敌、寄生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侵袭,且对环境污染小。
问题解答
百科知识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杂草、病害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制剂的总称。农药的种类繁多,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参考来源:
1.《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2.《农业生产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一、水稻常见病害
1、稻白叶枯病
表现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苗期和分蘖期升仿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防治措施:白叶枯病应该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
加强肥水管理,在梅雨季节,可采取湿灌法,田间不留水层,只保持湿润。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按2:1:2.5合理使用,穗肥在烤田复水后看苗、看天施用,并增施磷酸二氢钾,以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禁止盲目施肥及过迟、偏重施用氮肥。
在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用20%叶枯唑粉剂每亩100g稀释成5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稀释80~100倍液,或3%中生菌素水剂稀释2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粉剂亩用10g对水50~60kg喷雾,或7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或亩用50%菌毒清水剂170—250ml对水喷雾,如已发病可根据病害程度和气候情况间隔5~7天连续喷雾2—3次,能有效遏制白叶枯病的蔓延。
2、稻恶苗病
表现症状:苗期病株多表现为纤细、瘦弱、叶鞘拉长,比健株高出近1/3,色淡,叶片较窄,根系发育不良。少数病株比健株矮小。大部分病株在苗期即枯死,少数病株移栽后25天内枯死。
防治措施:在旱育秧的秧苗针叶期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喷雾,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田间发现病株后,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对水喷雾;在制种田,母本齐穗至始花期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加25%三唑酮乳油20ml,对水30kg喷雾,或亩用25%氰烯茵酯悬浮剂100—200ml对水喷雾。
3、稻纹枯病
表现症状:水稻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圆秆拔节到抽穗期盛发,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次之。发病初期,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发生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云纹状,中部灰白色,潮湿时变为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扩展,逐渐增多,穗颈受害变成湿润状青黑色,严重时全穗枯死。病部的菌丝在表面集结成团,先为白色,后变成暗褐色的菌核。
防治措施:
打捞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捞菌核并带出田外深埋。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首选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5%己唑醇微乳剂20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粉剂1000倍液。在孕穗始期和末期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3000倍液各防治一次,不仅治病效果好,还可起到明显增产作用。也可亩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g对水75kg喷于稻株基部,兼治菌核病,或亩用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50g对水75kg对水喷雾,或用三环·丙唑、30%乙唑·稻瘟灵、丙唑·咪鲜胺、井冈-杀虫单等多种药剂。
4、稻瘟病
发病表现:
秧苗:病苗变成黄褐色而枯死。
叶片斑点主要有两种:①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②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端延伸。
茎节病斑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
穗茎病斑常在穗茎上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谷粒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防治措施:稻瘟病可采用的药剂较多,有稻瘟灵、稻瘟净、三环唑等。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容易诱导稻瘟病菌产生抗药性以致药剂用盈越来越大,药效印越来越差。罩租在选购药剂时最好交叉选用上述农药。
二、水稻主要虫害
1、稻纵卷叶螟
危害特征: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物笑兆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
初孵幼虫至1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叶尖的叶缘,即“束叶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幼虫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5龄,幼虫频繁转苞为害,被害叶片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
防治措施:根据水稻孕穗、抽穗期受害损失大的特点,亩用50阿维菌素乳油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50~lOOml,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ml,加水30kg,均匀喷雾。或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g对水喷雾,或亩用20%虫酰·辛硫磷乳油90~12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0%甲维·三唑磷乳油100~14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4.1%甲维·毒死蜱乳油60—70ml水喷雾,或亩用12%阿维·仲丁威乳油50~60ml对水喷雾,或亩用37%阿维·丙溴磷乳油50~75ml对水喷雾,或亩用60%吡虫,杀虫安可湿性粉剂50~70g对水喷雾,或亩用30%喹硫·辛硫磷乳油80-lOOml对水喷雾。
2、稻大螟
危害特征:以幼虫蛀食水稻的生长点、茎秆和果穗,分别造成枯心苗、茎秆折断和烂苞,以枯心苗的损失最大。
防治措施:在卵盛期,亩用2%甲维盐乳油40ml,或20%三唑磷乳油lOOml,或50%杀螟硫磷乳油lOOml均匀喷雾。
3、稻飞虱
为害特征:稻飞虱成虫、若虫多群聚在水稻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吸食和产卵,以针状的刺吸式口器插入水稻植株中吸食汁液,受害稻株茎秆上出现很多黑色或褐色斑点,叶尖褪绿变黄,并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严重时,稻株基部变黑、枯死、倒伏,呈现“通火”惨状,甚至大片枯死。农民比喻为“远看似火烧,近看禾秆倒,镰刀割不起,吊吊轻飘飘”。
防治措施: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500只以上时,要立即开始防治。亩用48%毒死蜱50~
80ml,或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g,或亩用10%吡虫啉30~50g,或亩用25%噻嗪酮50~60g,或亩用15.5%噻嗪·甲维盐乳油75~9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5%甲维·仲丁威乳油60~75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阿维·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g对水喷雾,或亩用42%噻嗪·毒死蜱乳油20—30ml对水喷雾。施药时要用够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kg,机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kg,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喷药重点部位为水稻中下部,可先用竹竿将稻株向两边分开,喷药时将水稻中下部打透。抢晴天施药,保证施药后4个小时无雨。施药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
4、三化螟
危害特征:水稻孕穗期则咬食嫩穗粒,抽穗后再蛀人上部的茎节造成白穗。一般情况下,蚁螟从孵化出来到蛀人茎杆内只需20-30分钟的时间。环境条件不利时,蚁螟会大量死亡。水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有利于蚁螟的蛀入,受害最重。圆杆和齐穗后组织器官较坚硬,蚁螟不易蛀入。
防治措施: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适期,一般在卵孵高峰前1—2天用药;发生量大,需防治两次的,第1次在卵孵始盛期用药,隔6—7天用第2次。查卵块孵化期,定防治适期,以卵块孵化期为主要依据,结合考虑水稻生育期,一般在卵块孵化高峰前1—2天用药。亩用5%氟铃脲乳油30~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40g,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每亩50~60ml,或20%三唑磷乳油1OOml,加水30-50kg,均匀喷雾,或亩用20.5%阿维·三唑磷乳油60~7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5%啶虫·三唑磷乳油90~12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吡虫·三唑磷乳汕10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30%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5~50g对水喷雾,或亩用16%二嗪·辛硫磷乳油230~2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甲毒·三唑磷乳油150—200ml对水喷雾。
5、二化螟
危害特征:为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防治措施:必须做到狠治1代,既可保苗,又可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在一般年份二化螟孵化高峰后3天内打药防治枯鞘和枯心苗;在各类型稻田的孵化始盛期到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每亩用5%氟铃脲乳油30~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每亩50~60ml,或20%三唑磷乳油lOOml,加水30~50kg均匀喷雾,或亩用20.1%甲维·杀虫双微乳剂10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6%阿维·杀螟松乳油60~7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阿维·二嗪磷乳油12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阿维·毒死蜱乳油40~6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噻嗪·三唑磷乳油100~150ml对水喷雾。
以上为水稻的常见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措施,总之水稻的病虫害要结合肥水管理,才能更好的防治。
问答拓展:浅谈水稻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我国的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人们重要的主食之一,对其虫害的防治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水稻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当前状况下,我国水稻最为常见的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飞虱、水稻稻曲病、水稻自叶枯病以及水稻螟虫等。本文主要介绍这几种虫害的发病特点以及危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止措施。[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0.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尤其在水稻种植、培育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研究如何防治病虫害很有必要。要想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必须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将之落实到实处。即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对水稻病虫害、周围环境以及有益生物进行充分的综合考虑,并将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找出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而有效的运用各种防止措施,做好“预防为主”工作。同时,还需要统筹兼顾,做好综合防治工作,要尽量减小病虫害对水稻的伤害,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还应当提高其经济效益,做到高效率、高安全性。
1.稻瘟病
稻瘟病为学名,民间一般将之称作为“鬼掐颈”,它是到返轿目前为止对水稻伤害最大的虫害病之一。
1.1发病特点
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三个部位,分别是苗、叶以及穗颈。下面我们对发生在这三个部位的瘟病进行分别阐述。①苗瘟:一般情况下,当水稻的苗遭受到稻瘟病的侵害时,病苗的基部发生颜色漏蚂肆变化,主要变为黑褐色;与病苗基部不同的是,其上部往往呈现出褐色或者淡红褐色,并且处于枯死状态。当周围相对较为潮湿时,则病苗的表面上往往会附着一定的霉层,且颜色大多为灰绿色。②叶瘟:当水稻的叶受到稻瘟病的侵害时,其颜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最外层往往表现为***,中央主要呈灰白色,在其最内部的部分主要呈现出褐色。而且此时叶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特点,为纺锤形。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③穗颈瘟:当水稻的穗颈遭到稻瘟病的侵害时,在病体部分呈现出褐色或者墨绿色。而且穗颈所受稻瘟病时间的长短所表现出来的病状也存在着差异,当发病早时,穗颈大多形成“全白穗”;而如果发病相对较迟,往往水稻所结出的果实不充实,而且大多呈现出吊颈的状态。
1.2防治措施
①一般情况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物局而且水稻的抗病能力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当水稻所受到的瘟病存在较大的差异时,菌群的生理小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此时,不同品种水稻的抗病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进行对于水稻品种的选择时,不能过于单一,应当根据市场的行情,及时进行更新,选择抗病能力相对较高的优良品种。②从市场上购回种子后,应当对种子进行一定程度的消毒,消毒方法为调制出1%浓度的石灰水,将种子放入其中浸泡,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强氯精对种子进行消毒。③药剂浸秧。首先要配置浸泡药液,配置方法主要如下:调制出浓度为2%的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然后按照药剂50g:水25kg的比例进行调配;洗净秧苗之后,将之放入配置好的药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确定,不过一般在30s左右较为适宜,浸泡之后将其取出进行堆闷,堆闷30min之后再进行摘插。④喷药防治。如果发现水稻的叶已经发病,应当立即找出其发病的中心,并及时运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l000-1500倍液进行喷液。水稻往往存在着一个孕穗破口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无论相应的田块是否已经发病,都应当对其进行积极的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900kg喷雾进行防治。
2.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民间被称作为花脚杆,与稻瘟病并列,同样是最为常见、对水稻危害较大的虫害病之一。
2.1发病特点
当水稻遭受纹枯病侵害时,水稻表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斑,且病斑的颜色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病斑的中部呈现出灰白色,而其边缘主要为暗褐色。一般情况下,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大斑块,大斑块的形状一般是云纹状。当周围环境较为潮湿时,病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菌丝体,而且它一般为蛛丝状,呈灰白色。
2.2防治措施
①要从本质出发,从根本上对菌源进行有效的清除,然后再将“浪渣”打捞出去。②对水稻进行施肥灌溉时,不能盲目,应当根据相关指导进行有效的施肥,保证其合理性以及准确性。③及时喷药:应对此种虫害病可以选取多种药剂,主要有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将之按照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gg~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125kg进行喷雾。
3.稻飞虱
稻飞虱在民间被称作为“蜢子”,对水稻的伤害程度较大,主要存在两种稻飞虱,分别是白背稻飞虱以及褐色稻飞虱,前者出现在水稻的前期,后者出现在后期。
3.1危害症状
当水稻田受到稻飞虱的侵害时,稻叶往往会发黄,并且伴随着分蘖减少的状况。一般情况下,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当危害程度较高时,水稻从基部呈现出黑褐色,然后逐渐枯死。
3.2防治措施
应当对稻田中的稻飞虱数量有所了解,当数量达到50头/百丛以上时,就可以对稻田进行用药,此时最为适宜。一般情况下,可选择的药剂主要有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4.水稻稻曲病
4.1发病症状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块状物。
4.2防治措施
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
5.水稻自叶枯病
5.1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
5.2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培育,品种主要有嘉育280,皖稻61号,赣早籼40号,中优早81号等。
6.水稻螟虫
6.1危害症状
这种害虫往往将幼虫蛀入水稻内进行取食,当水稻受到伤害时,往往表现出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以及白穗的症状。
6.2防治方法
这种虫害较为适宜选择农业防治的方法,这也需要运用药剂防治进行辅助。一般情况下,主要采取齐泥割稻的方法,去除杂草。然后运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kg/hm2拌细土撒施。
7.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飞虱、水稻稻曲病、水稻自叶枯病以及水稻螟虫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志,李桂华,辛亚丽,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4(22):167-169.
[2]邓珍,郭水连.水稻稻瘟病与气候条件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24(2):135-136.
问答拓展:水稻常见病害有哪些?水稻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水稻究竟有哪些病害,水稻常见病害该如何防治。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按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苗瘟: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激侍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
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科学排灌;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合就苗海藻酸碘20g,加水50——75公斤喷雾,7——10天再喷药一次。
2、水稻白叶枯病
发生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
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袭郑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
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用1%中生菌素5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培育无病壮秧;移栽前7-10天,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
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及时喷施就苗海藻酸碘保护。
3、水稻纹枯病
发病症状: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部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茎秆受害常不能抽穗,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
防治方法:打涝菌核,减少菌源;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30%菌核净Wp800——10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3——4次。
4、水稻胡麻斑病
发病症状: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
苗期叶片、叶鞘发病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
成株叶片染病边缘褐色,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
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叶鞘上染病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
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
谷粒染病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
气候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避免偏施氮肥;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施。
5、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症状:在水稻生长前期,水稻心叶及心叶下的叶片出现褪绿的***斑纹线,后逐渐扩展至不规则的***长条纹,心叶扭卷或枯死,成“假枯心”,全株枯死;在水稻生长后期,剑叶及剑叶鞘褪绿成***或黄白色,病穗常紧包于叶鞘内不易抽出,成枯孕穗,使水稻不能正常结实,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拍铅颂:耕翻种植,降低灰飞虱越冬数量;路边、沟田边杂草;选用抗病品种;增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避免偏施氮肥;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每亩用50%速灭威1000倍液50千克,或2%叶蝉散粉剂2千克加水喷雾。
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
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菌脓,干结后呈***树胶状小粒。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50%代森铵500-6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抽穗期开始喷药,7天后再施1次药。
7、水稻恶苗病
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生长得高而细弱,叶片狭长,根部发育不良。
发病特点:病菌在病稻谷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从伤口浸入幼苗茎基部,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防治方法:1.选用不带病品种,避免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权百克、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关键在于消毒;3.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8、水稻稻曲病
危害个别谷粒,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露出淡***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防治,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
9、水稻叶鞘腐败病
症状(1)叶片:叶鞘腐败病多发生在水稻孕穗期的剑叶叶鞘上,初期为害症状为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后面小斑集结成云纹状病斑,似虎斑;病斑继续扩展到叶鞘大部分。
(2)穗部:叶鞘内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枯孕穗;稍轻的呈包颈的半抽穗状。
潮湿时,病部着生粉霉,剥开剑叶叶鞘,可见菌丝体及粉霉,即为该病病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良种;种子消毒;必要时可喷50%苯菌灵Wp1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
隔15天喷1次,连续1——2次。
10、水稻烂秧
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烂秧。
(1)生理性烂秧: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即烂种;根以前,幼芽跷脚,黑头黑根,以至腐烂死亡,即烂芽。
幼苗在2-3叶期死亡,即死苗。
(2)传染性烂秧
①青枯型死苗,病株初叶尖停止吐水,继而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矢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
②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向上部叶片蔓延至心叶,植株基部变褐软化,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防治方法:选用良种并消毒;适时抢晴播种;施用德孚尔滴灌冲施肥,增施磷肥;科学管水,调控温差:苗床保持芽期湿润,确保土壤中氧气充足,秧苗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时,田间出现叶尖不吐水和零星卷叶时及时喷药,可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若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11、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发病症状:叶片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后期病斑的中心变灰褐色,叶片局部坏死。
受害叶鞘多发生在荐叶鞘上,初生赤色短条状,后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心组织也变灰褐色坏死。
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
抽穗前剑叶叶鞘发病严重,往往抽不出穗。
防治方法: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每亩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
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
12、稻粒黑粉病
发病症状:苗期叶尖出现淡***褪绿斑,渐向基部发展,形成叶肉黄化花叶,以后全叶变黄,向上纵卷,枯萎***。
植株矮缩,不分蘖,根系短小。
分蘖后发病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拔节后发病抽穗迟,穗行小,结实差。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并消毒,加强种子检疫;水旱轮作;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不偏施氮肥;选用25%三唑酮Wp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在生产田始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用药剂防治1次。
母本脱粒后,大多数病粒成为下扬,要将这些下扬集中烧掉。
13、水稻矮缩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谷粒。
谷粒被侵染后,起初症状不明显,与正常谷粒无异,到发病中、后期表现出症状,症状有3种类型:
谷粒色泽正常,颖间自然开裂,露出黑色粒状物,手压质轻,如遇阴雨湿度大病粒破裂,散出黑色粉状的厚垣孢子。
谷粒色泽正常,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现出红色或白色舌状物,颖壳粘附黑色粉末。
谷粒色泽暗绿色,外观似青秕粒,不开裂,手捏有松软感,浸泡清水中变黑色。
防治方法:连片种植,连片收割,及时防治黑尾叶蝉。
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积极防治传毒昆虫。
想要提高水稻产量,做好水稻病虫害预防是步,以预防为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物理防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方法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