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说明书 甲维毒死蜱说明书
毒死蜱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毒死蜱
核心论点:毒死蜱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以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毒死蜱的作用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家庭和公共卫生领域。它能有效地杀死各种害虫,如蚂蚁、蟑螂、跳蚤、蜱虫、蚊子、苍蝇等。毒死蜱具有快速杀虫、持久效果、低毒性等特点,因此受到广泛使用。
使用毒死蜱的注意事项
虽然毒死蜱有很好的杀虫效果,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在使用毒死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剂型
毒死蜱的剂型有很多种,如粉剂、颗粒剂、液体剂等。在选择剂型时,需要根据使用场合和害虫种类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注意剂型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杀虫效果和安全性。
2.遵循使用说明
在使用毒死蜱时,需要仔细阅读并遵循使用说明。使用说明中包含了剂量、使用方法、防护措施等内容,需要严格遵守。尤其是在家庭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
3.预防污染
在使用毒死蜱时,需要注意避免对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使用前要将周围的食品、饮料、餐具等收起来,避免产生交叉污染。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残留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注意个人防护
在使用毒死蜱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同时,使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毒气积聚。
毒死蜱的应用
毒死蜱广泛应用于农业、家庭和公共卫生领域。在农业领域,毒死蜱可用于防治各种农作物的害虫,如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等。在家庭领域,毒死蜱可用于防治蟑螂、蚂蚁等害虫。在公共卫生领域,毒死蜱可用于防治蚊子、苍蝇等传播**的害虫。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方法,以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浓度。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
相关百科知识:
毒死蜱(dúsǐpǐ)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它能杀死各种害虫,但也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型、浓度、使用方法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来源:
1.《农药手册》
2.《农业杀虫剂使用技术规程》
3.《毒死蜱使用说明》
相关拓展:
氯吡硫磷(化学物质)释义:
氯吡硫磷,又名毒死蜱、氯蜱硫磷,化学名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分子式为C9H11Cl3NO**S,呈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虫、杀螨剂,在土地中挥发性较高。
问:乐斯本要怎样使用?
乐斯本(毒死蜱)的使用方法:(1)防治菜青虫,幼虫2~3龄期用40.7%乐斯本乳油稀释1000~2000倍液,1次喷雾。
(2)防治小菜蛾,幼虫1~2龄盛发期用40.7%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次喷雾。
(3)防治红蜘蛛等害螨,初发生期,用40.7%乳油1000~2000倍贺岁液,1次喷雾。
(4)防治地下害虫,每公顷可用14%杀死虫蓝珠颗粒剂22.5千克,均匀撒施于蔬菜植株根基部,覆盖薄土,可有禅老睁效防治蛴螬等多种地下害虫。
6.注意事项:(1)对蜜蜂和鱼类避免毒害,叶菜类采收前7天禁用此药,人若中毒送**注射阿托品含棚。
(2)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以免降低药效。
问:农药毒死蜱和苦参碱能混用吗
氯吡硫磷同义词毒死亮洞蜱一般指氯吡硫磷
氯吡硫磷,又名毒死蜱、氯蜱硫磷,化学品名: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非内吸性广谱杀虫、杀螨剂,在土地中挥发性较高。[1]
中文名
氯吡硫磷
外文名
Chlorpyrifos
分子式
C9H11Cl3NO**S
分子量
350.59
CAS号
2921-88-2
MDL号
MFCD000
EINECS号
220-864-4
RTECS号
TF
密度
1.398(g/mL,25/4℃)
熔点
42.5~43℃
沸点
200℃
简介
WinID:0BV2[1-3]
中文名称:毒死蜱
英文名称:ChlorpyrifosStandard
别名名称:氯吡硫磷;乐斯本;白蚁清;氯吡磷;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
英文别名:Chloropyriphos;ChlorpyriphosBrodan;O,O-Diethyl-O-(3,5,6-trichloro-2-pyridyl)phosphorothioate
分子式:C9H11Cl3NO**S
分子量:350.59
物性数据
性状: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
密度(g/mL,25/4℃):1.398
熔点(℃):42.5-43
沸点(℃,常压):200
折射率:1.56
闪点(℃):181.1
水溶性: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4]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77.23[1]
摩尔体积(m3/mol):236.7
等张比容(90.2K):637.9
表面张力(dyne/cm):52.7
极化率(10-24cm3):30.61
毒理学数据
试验方法:口服[1]
摄入剂量:300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人-人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1.神经和感觉异常,2.肌肉无力,3.昏迷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82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试验方法:吸入
摄入剂量:200mg/m3/4H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安全术语
S1/2Keeplock**upandoutofthereachofchildren.[1]
上锁保存,并避免儿童触及。
S45Incaseofaccidentorifyoufeelunwell,seekm**icaladviceimm**iately(showthelabelwhenever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Thismaterialanditscontainermustbedispos**ofashazardous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releasetotheenvironment.Refertospecialinstructions/safetydata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5Toxicifswallow**.
吞食有毒。
R50/53Verytoxictoaquaticorgani**s,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质量标准
项目名称
指标
原药含量:%≥
95.0,96.0,97.0,98.0
水份:%≤
0.2
产品特点
⒈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衫轮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
⒉混用相敬塌枯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如毒死蜱与**磷混用)。
⒊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
⒋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
⒌无内吸作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5]
作用机制
⒈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4]
⒉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杀虫谱广
登记作物防除对象登记用量商品用量使用方法
水稻稻飞虱亩用70~90毫升茎叶均匀喷雾
水稻稻纵卷叶螟亩用70~90毫升茎叶均匀喷雾
水稻三化螟亩用70~90毫升茎叶均匀喷雾
水稻稻瘿蚊亩用300~360毫升,在秧叶1叶1心期及本田分蘖期喷施,也可办细沙15-20公斤撒施。
柑橘树介壳虫稀释1000~1500倍茎叶均匀喷雾
苹果树绵蚜稀释1500倍在绵蚜发生期均匀喷雾
荔枝蔕蛀虫稀释1000~1500倍在荔枝、龙眼采收前20天和7-10天各施药一次
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亩用45~60毫升幼虫3龄前茎叶均匀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亩用50~75毫升幼虫3龄前茎叶均匀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亩用100毫升幼虫3龄前茎叶均匀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黄曲跳甲成虫:亩用45~60毫升均匀喷雾;幼虫:稀释2000倍液每亩稀释药液300公斤浇灌
韭菜根蛆亩用250~300毫升兑水1000公斤顺根浇灌或每亩用400~500毫升随灌溉水施入
小麦蚜虫亩用15~25毫升/亩在蚜虫发生盛期均匀喷雾
油菜粘虫亩用40~50毫升在3龄幼虫前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⒈该品对柑橘树的安全间隔期为28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对水稻的安全间隔期为1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⒉该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圆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⒊该品对瓜类、烟草及莴苣苗期敏感,请慎用。
⒋使用该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后,彻底清洗器械,并将包装袋深埋或焚毁,并立即用肥皂洗手和洗脸
⒌迪芬徳虽然属低毒农药,使用时应遵守农药安全施用规则,若不慎中毒,可按有机磷农药中毒案例,用阿托品或解磷啶进行救治,并应及时送**诊治。
⒍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轮换使用。
7.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为保护蜜蜂,应避免在开花期使用。
8.各种作物收获前应停止用药。
安全处理
中毒症状:表现为抽搐、痉挛、恶心、呕吐等;[4]
不慎误服:用清水将嘴清洗干净,不要自行引吐,携此标签送医诊治。医生可使用阿托品、解膦定等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剂,并注意迟发性神经毒性问题;不慎吸入:应将**移至空气流通处;不慎眼睛溅入或接触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贮存和运输:
该品应远离儿童及其他无关人员,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勿与食品、种子、饲料等同贮同运;运输时要防潮防晒;装卸时禁止说笑打闹,禁止吃、喝、抽烟。
应用技术
高效、广谱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尤其对褐飞虱的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技术介绍如下:[4]
一、产品特点:
1、毒死蜱国内目前有乳油、颗粒剂、微乳剂等剂型。其中以40.7%乳油(同一顺、乐斯本)含量最高;大部分为40%乳油(毒丝本、新农宝、博乐),使用中以乳油最多,效果好;5%的颗粒剂(佳丝本)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是取代高毒农药3%呋喃丹颗粒剂的优良品种;30%微乳剂正在逐步推广。
2、毒死蜱属中毒农药,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在叶片上残留期一般为5~7天,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对多数作物没有药害,但对烟草、番茄叶面喷雾比较敏感。
3、在当前5代褐飞虱卵孵化盛期或田间虫量较低的田块,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加40%或40.7%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亩喷雾。施药时,田间保持2~3厘米水层,对稻田密度较高、药液难以喷到水稻基部的稻田,用担架式喷雾机大容量喷雾;对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用40.7%毒死蜱乳油每亩80~120毫升用弥雾机细喷雾;对小菜蛾、菜青虫、大豆害虫,用40.7%毒死蜱乳油每亩用量80~150毫升细喷雾;对柑桔潜叶蛾、红蜘蛛、茶尺蠖等害虫,40.7%毒死蜱乳油稀释浓度为1000~2000倍。
二、注意事项
1、在当前防治褐飞虱时,为提高防效果,毒死蜱可同噻嗪酮、吡蚜酮现混现用,提高对褐飞虱害虫的触杀,胃毒、熏蒸作用。2、在水稻后期用药,更要注意有足够的喷雾量,在每亩推荐用量的情况下,用药量应随喷雾药液增减。水稻后期,应推荐用量的上限,手动喷雾器喷药液每亩50升以上,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喷药液每亩300升以上。3、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做好劳动保护。4、粮桑混栽区,要远离养蚕地区谨慎用药,避免稻田用药污染桑叶和蚕中毒。
苦参碱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
中文名
苦参碱
外文名
Matrine
外观
白色粉末
制成
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
用途
利**作用
农业方面
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
CAS号
519-02-8-74-2
EINECS号
209-012-2
分子式
C15H24N2O
分子量
248.37
密度
1.16g/cm3
熔点
77℃
沸点
396.7℃at760mmHg
闪点
172.7℃
苦参碱的用途
农业方面的应用
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具有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等多种功能
苦参碱作为生物农药的特点:
首先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构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第三,苦参碱因为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第四,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而是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到该植物种群的生产和繁衍。这种机理和在化学农药防护副作用凸显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则是十分近似的。综上四点可以说明苦参碱与一般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有着明显区别,是十分绿色、环保的。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苦参碱(matrine)。
别名:母菊碱、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西豆根、苦平子、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商品名称:绿宝清、百草一号、绿宝灵、维绿特、碧绿
毒性:为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均>5000mg/?。对动物和鱼类安全。
提取来源: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Sophorasubprostrata(shandougen),以及Sophoraalopecuroides地上部分
外观:苦参碱纯品为白色粉末。
常用制剂:0.3%苦参碱水剂、1%苦参碱醇溶液、0.2%苦参碱水剂、1.1%苦参碱粉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产品特点及防治对象:苦参碱是天然植物性农药,对人畜低毒,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各种作物上的黏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化学成分
国外早在30年代初苏联开始研究,国内开始于1972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目前国内自苦参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的生物碱主要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C15H24N2O2),苦参碱(Matrine,C15H24N2O),异苦参碱(Io**atrine,C15H24N2O),羟基苦参碱(sophor-anol),槐果碱(Sophocarpine,C15H22N2O)、氧化槐果碱(N-oxysophocarpine,C15H22N2O2),槐胺碱、槐啶碱(Sophoridine,C15H24N2O)、苦豆碱(Aloperine),金雀花碱(sparte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靛叶碱(bap-i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苦参碱(d-Matrine),d-异苦参碱(d-isomatrine),d-氧化苦参碱(d-Oxymatrine),l-臭豆碱(l-Anagyrine),l-甲基金花碱(l-Methyleytisine),l-穿叶赝靛碱(Baptifoline),苦参啶(kurarid-in),槐醇(Sophoranol,C15H24N2O2),氧化槐醇碱(SophoranholN-oxide,C15H24N2O3),N-甲基野靛碱(N-methylcytisine,C12H16N2O),等生物碱。
黄酮类化合物:苦参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多为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亦有黄酮,异黄酮,查尔酮等,从总黄酮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见下表:去甲苦参酮(降苦参酮,norkurarinone,C25H28O6)、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isokurarinon,C26H30O6);高丽槐素(maackiain,C16H12O5);4-甲氧基高丽槐素(4-methoxy-maackiain,C17H14O6);三叶豆紫檀甙(trifolirhizin,C22H22O10);降脱水**羊藿素(nor-anhydroicaritin,C20H18O6);槐属二氢黄酮B(sophoraflavanoneB,C20H20O5);芒柄花素(formoronetin,C16H12O4);黄腐醇(Xanthohumol),异黄腐醇(Isoxanthohunol),3,4`5-三羟-7-甲氧-8-异戊烯基山柰酚(3,4`5-Tri-7-Meth-8-prenylkeamferol;)等。茎、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脂肪酸和挥发油:从苦参中已鉴定出20种脂肪酸成份,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2.79%,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48.95%,苦参挥发油已鉴定出47个成份。
苦参的用途和功能
苦参碱在农业上的应用:
苦参碱是由中草药苦参的根、茎、叶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成分主要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最高。苦参碱是天然植物农药,害虫一旦触及本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质凝固,堵死虫体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本品对人畜低毒,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目前国内苦参碱制剂有0.3%苦参碱水剂、0.8%苦参碱内酯水剂、1%苦参碱溶液、1.1%苦参碱溶液、1.1%苦参碱粉剂等,这些植物源药剂已应用在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作物一些害虫取得良好防效。
对蔬菜刺吸式口器昆虫蚜虫、鳞翅目昆虫菜青虫、茶毛虫、小菜蛾,以及茶小绿叶蝉、白粉虱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另外对蔬菜霜霉、疫病、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值得关注开发。
防治的主要害虫
1.各种松毛虫、杨树舟娥、美国白娥等森林食叶害虫在2-3龄幼虫发生期,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2.茶毛虫、枣尺蝶、金纹细蛾等果树食叶类害虫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800-1200倍液均匀喷雾。
3.菜青虫:在成虫产卵高峰后7天左右,幼虫处于2-3龄时施药防治,每亩用0.3%苦参碱水剂500-700毫升,加水40-50千克进行喷雾。本品对低龄幼虫效果好,对4-5龄幼虫敏感性差。
注意事项严禁与碱性药混用,本品速效性差,应搞好虫子情预测预报,在害虫低龄期施药防治。
问:毒死蜱的作用,毒死蜱杀什么虫
毒死蜱是一种光谱性杀虫剂,中毒,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
问:阿维毒死蜱说明书?
是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复配杀虫剂,属于高毒限制使用农药,一般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问:氯氰毒死蜱使用说明书?
氯氰毒死蜱是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复配剂农药,能有效杀灭各种害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