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黄锈病有什么危害 玉米黄锈病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438 次
玉米黄锈病有什么危害 玉米黄锈病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

玉米黄锈病的危害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黄锈病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黄锈病由真菌引起,会在玉米叶片上形成明显的***斑点,导致玉米叶片萎蔫、变干,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黄锈病的发生不仅会降低玉米的产量,还会影响玉米的品质,从而对农民的经济收益造成损失。防治玉米黄锈病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至关重要。

玉米黄锈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能有效降低玉米黄锈病的发生率。

2.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降低土传病菌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种植轮作:采用轮作制度,种植不同的庄稼,能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4.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玉米黄锈病的危害拓展

问题一:玉米黄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答案:玉米黄锈病的病原菌是玉米黄锈菌。

问题二:玉米黄锈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答案:玉米黄锈病的发病期一般在玉米生长期的7~9月份。

问题三:玉米黄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玉米黄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土壤消毒、种植轮作和合理施肥等。

问题四:玉米黄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答案:玉米黄锈病的症状为玉米叶片上出现***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变黄、变干,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问题五:玉米黄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玉米黄锈病会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农民的经济收益造成损失。

相关拓展:

问: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侵害叶片:初期叶片底部生出淡***斑点,后期出现黑色疱斑。产量降低:不及时处理植株会干枯死亡,导致减产。拯救措施:使用97%敌锈钠原药、50%退菌特喷雾处理。栽培方法:选择抗病性团含好的早熟品种,播种深度在4厘米左右。

锈病对玉米有哪些影响

1、侵害叶片

锈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底部和主脉,生出淡***斑点,然后会形成红色的疱斑,锈病进入后期会出现黑色的疱斑,发病严重的,叶片上会布满密密麻麻的孢子,导致叶片干枯。

2、产量降低

锈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也很大,发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玉米早衰,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叶片出现轿侍脱落,植株干枯死亡,导致减产,感染程度较轻的减产10%-20%,感染较重的会减产30%。

3、拯救措施

发现玉米感染锈病,初期用25%三唑酮液闭或吵以及50%多菌灵液,每7-10天使用一次,使用2-3次即可恢复健康,感染较重则对孢子使用97%敌锈钠原药、50%退菌特喷雾,日常需要合理进行施肥,提升植株的抗病性。

4、栽培方法

玉米要选择抗病性好的早熟品种,使用肥沃、排水性好、疏松的土壤来种植,播种深度要3-5厘米左右,播种时间通常在4月底以及5月初为最佳,同时选用磷钾肥最为基肥,能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产量。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只对玉米造成伤害,大可放心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锈病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形成黑色疱,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收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二、玉米锈病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候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在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三、玉米锈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2)品种的敬斗卜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3、施肥。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亮穗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销信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