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斑病和锈病一样吗 大斑病和锈病一样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450 次
大斑病和锈病一样吗 大斑病和锈病一样吗

大斑病和锈病一样吗?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大斑病和锈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茄子、辣椒、土豆等蔬菜作物,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或不规则灰白色斑点,并伴有叶片干枯、脱落等现象;而锈病则是由锈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暗褐色锈斑,严重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措施有什么不同?

由于大斑病和锈病的病原菌不同,因此它们的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对于大斑病,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间作、适时的病害预防和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而对于锈病,可以采用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化学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大斑病和锈病的发生原因有什么相似之处?

虽然大斑病和锈病是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但它们的发生原因却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与气候环境有关,如高温多湿、气温波动等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它们都与作物的生长状态有关,如生长过旺或过弱都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再次,它们都与土壤有关,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养分等都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是否可以综合处理?

虽然大斑病和锈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但它们在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如合理的轮作、间作、适时的病害预防等方法都适用于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措施综合起来,提高防治效果。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措施是否存在局限性?

尽管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化学药剂防治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抗病品种的选育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支持,不适用于紧急防治等情况。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是否需要科技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利用遥感和卫星技术对病害的发生、传播等进行监测和预测,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是否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大斑病和锈病的病原菌和宿主植物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它们的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大斑病的发生更为常见,因此需要加强病害预防和药剂防治;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锈病的发生更为常见,因此需要采用合理施肥、选择抗病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

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是否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

在大斑病和锈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例如,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等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通过加强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问答拓展:玉米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丝黑穗病。

一、大斑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亩用50-10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心叶末期至抽雄期,亩用50克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

二、小斑病

症状:植株的叶片、茎部、果穗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病部会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病斑,之后病斑会扩大至0.5厘米左右,形状呈椭圆形,边缘具有紫红色晕圈,导致叶绿组织受损,穗粒腐烂掉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三、锈病

症状:植株的叶片、果穗、苞叶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叶片的正反面会出现浅***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散成长圆形的脓疤,脓疤破裂后会飘散出铁锈色的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的圆形突起物,破裂后会飘散出黑色粉末,导致叶片提前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四、茎腐病

症状:植株的根茎部是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植株的茎基部皮层变为淡黑色(环绕茎基部1圈),叶片会变黄枯萎,如果病情较严重,则茎基部和根部会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丝黑穗病

症状:发病植株的果穗、顶端较小,基部较大,不吐花丝。除了苞叶之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苞叶不易破裂,黑粉不外露。发病后期,苞叶破裂后会散出黑粉。

防治方法:将2%立克秀按照种子用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用量的0.4%进行拌种。植株抽雄前,喷施20.75%万兴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

问答拓展: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叶片基部出现淡***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全株干枯,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可用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纹枯病:发病时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可用25%丙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

一、玉米锈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玉米苞叶和叶鞘,严重时危害茎秆,发病初期叶片基部出现淡***斑点,发病较为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出现大慎巧量叶片干枯、籽粒不饱满等情况,发病严重重时叶片会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减产非常严重。

2、防治方法

玉米大喇叭口宽空键期,病害发生初期,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喷施防治。注意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和病残体,减少侵染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二、玉米大斑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叶鞘、苞叶,发病初期下部叶亏哗片上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后期病斑常纵裂,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最后叶片变褐枯死。

2、防治方法

玉米抽雄期,田间病株率达30%以上、病叶率达20%时,选用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2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0%嘧菌脂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施防治。

三、玉米纹枯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鞘、茎秆、果穗等部位。叶鞘和果穗苞叶发病时会产生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的病斑,发病严重时整个根茎基部变为灰白色,次生根变为黄褐色且呈腐烂状。

2、防治方法

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选用25%丙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400-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防治。

问答拓展:玉米病害有哪些?造成什么危害?防治用什么药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子,使叶子枯死;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子,果穗的穗粒,会造成玉米粒腐烂,掉落;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子,使叶子提早枯死;玉米茎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使得玉米的根部,茎部腐烂。针对不同的病害需使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防治。

一、玉米病害有哪些?造成什么危害?

1、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子,叶鞘以及苞叶部位,病发时,叶片下方出现青色的水渍状斑点,然后向叶脉两端扩张,变成梭形,一般为5-10cm,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死。

2、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子,茎部以及果穗部位,病发时,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病斑,后续扩大为0.5cm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有紫红色的晕圈,会造成叶绿组织受损,穗粒腐烂,掉落。

3、玉米锈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果穗以及苞叶部位,病发时,在叶片两面出现浅***的斑点,慢慢扩展为褐色的长圆形脓疤,脓疱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圆形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使叶子提早枯死。

5、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茎干以及果穗部位,病发时,基部1-2茎节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成云纹状大病斑,会造成茎基腐败,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严重时会使穗粒变扁,次生根腐烂。

4、玉米茎腐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根茎部,病发时,玉米的茎基部皮层呈淡黑色,绕茎基部一圈,同时叶片变黄,变焉枯萎,严重时茎基和根部腐烂,整株玉米死亡。

二、防治用什么药

1、玉米大斑病: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这段时间,每亩地使用50g的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洒,每隔10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3次。

2、玉米小斑病:在病发时,每亩地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3、玉米锈病:病发时,每亩地使用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洒,每隔10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4、玉米茎腐病:病发时,每亩地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