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棚室灰霉病怎么治疗 大棚灰霉怎么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735 次
棚室灰霉病怎么治疗 大棚灰霉怎么防治

棚室灰霉病怎么治疗?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都知道棚室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如何治疗棚室灰霉病,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一、及时清除病害部位

在发现棚室灰霉病的病害部位时,应及时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体的扩散。同时,在进行清除时,需要注意不要损伤植物的健康部位,以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二、合理施肥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棚室灰霉病的发生。建议在施肥时,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合的肥料进行施用,并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

三、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棚室灰霉病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喷洒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料等方式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四、合理利用化学农药

在治疗棚室灰霉病时,合理利用化学农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过量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加强管理

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植物的观察,及时发现病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还需要注意棚室的通风、排水等问题,保持环境的干燥,从而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治疗棚室灰霉病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从而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关问题:

1、棚室灰霉病是如何产生的?

棚室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空气、虫子、工具等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菌容易滋生,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2、如何预防棚室灰霉病的发生?

预防棚室灰霉病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环境的干燥通风,适量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等。

3、如何判断植物是否感染了棚室灰霉病?

感染了棚室灰霉病的植物,叶子和果实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的霉斑,有时还会有水渍。同时,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会出现软腐病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4、如何选择防治棚室灰霉病的药剂?

在选择防治棚室灰霉病的药剂时,需要考虑药剂的毒性、效果、剂量等因素。建议选择低毒性、高效果的药剂,并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

5、如何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需要注意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同时,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低毒性、低残留的药剂,并注意药剂的使用周期和冲洗时间。

问答拓展:大棚种植的芸豆发生了灰霉病,应该如何防治呢?

随着受保护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大棚芸豆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灰霉病是温室中芸豆的常见病。近年来,损害不断增加。20%至30%的病株率会使产量降低约40%。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将导致无收成。加强对灰霉病的控制已成为当前温室中芸豆生产的关键环。

大棚菜芸豆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发病规律,芸豆灰霉病属于不理想细菌,即葡萄孢属。灰霉病菌,类似于番茄和黄瓜的灰色霉菌。细菌是相同的。病原体越过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冬,菌丝产生大量的高抗性菌核,它们可以在田野中存活很长时间并满足合适的条件,物慧即生长菌丝以感染植物。感染病原体的主要方法是水流,气流,农具,田间作业的衣服和摊铺以及田间腐烂患病豆荚,残留的花朵和患病叶片等。

2、疾病症状。该病害菜豆的叶子,茎,花和豆荚,但主要影响花和幼果。植物受伤后,在根茎的上端11-15厘米处罩激答出现云纹斑点。患病斑的中部为浅灰色或浅棕色,边缘为深棕色。如果现场湿度高,患病斑将具有灰色的霉菌层,干燥时会裂开。纤维的子叶在幼苗期受损,沾水,柔软***。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边缘会出现白色灰色霉菌层。叶子被感染后,它们会形成更容易折断的环斑;花在豆荚阶段被感染,并退化。花朵首先被破坏,然后逐渐扩展到豆荚。当花朵受损时,只要棚内的空气湿度较高,花期就是灰霉菌感染的关键时期,花期就是孢子和分生孢子。花会持续12到24个小时才能感染该病。

花朵侵染将导致所有豆荚腐烂,腐烂的花朵将感染与其接触的叶子,这将产生灰色的圆形斑点和灰色的霉菌层。未感染的花掉下来并留在茎上。在合适的条件下,花生将产生菌丝体并破坏茎秆。被侵染的花朵落在茎上时将直接损坏茎;还有一些被树枝和树叶缠绕的小豆荚。内部当灰色霉菌感染小豆荚时,周围的树枝和树叶将同时受到伤害。

3、防治方法:

1、农业控制,移走患病体,及时移走患病叶片,患病花朵和患病果实。及时摇动树木以清除剩余的花朵。随着灰霉病开始从残留的铅派花朵感染,然后导致豆荚和藤蔓腐烂。在豆荚坐下后及时摇动树木以清除剩余的花朵。摇树后,如果菜豆的茎上还有少量残留的花,应及时摘下植物上的残留花。2、生态控,创造不适合细菌生存的生态条件,以达到疾病控制的目的,例如降低白天的温度,增加夜间的温度,并增加白天的通风时间。施用更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夏季闲暇时,可以在病态土地上进行深层灌溉,以淹没田地一段时间,水上的漂浮物可以带出田野,并被深深地烧毁或掩埋。在栽培过程中,应在晴天的清晨浇水。浇水前喷药以保护身体。浇水后,关闭棚子并在温度升至约35°C后放空空气以除去湿气。

3、化学防治葡萄孢菌主要在开花期被阻止。在菜豆开花期喷施叶面肥时,可配以杀菌剂,消除传播途径中的病菌。由于灰葡萄孢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疾病发作后应交替使用药物。药物应每7至10天给药一次,并连续喷3次。

4、烟剂控制:3750g/hm2的烟剂3750g/hm2可与10%的Sukeling或15%的嘧啶酮一起吸烟,并连续吸烟3-4次。

②粉尘控制:6.5%金属甲嗪粉尘,或5%甲硝唑粉尘,或5%铅粉尘15kg/hm2控制;

③喷雾控制:在播种开始时发现散落的病叶时,喷洒50%的cyprodinil水分散性颗粒600-1000倍液,或喷洒50%的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杜邦干燥工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50%农丽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宁1000至1500倍液液喷雾,每7-10天喷雾1次连续4次。

5、全面控制:菜豆灰霉病是由其宿主多,细菌大和破坏时间长引起的。使用上述单一控制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菜豆相对较强的再生特性,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套防治菜豆灰霉病的新技术,可以迅速控制病情,推迟收获20天,但不影响产量,不能及时挽回经济损失。主要操作步骤:

①病枝修剪:用1500倍速溶溶液消毒剪刀,然后从感染部位向下5-10cm处切掉患病的茎和枝,将相同的患病叶片,患病豆荚等被带到现场进行集中销毁,以减少致病菌;

②切割后处理:在加强温室温度和湿度管理的同时,使用50%速克宁1500倍,75%百菌清的溶液添加600倍于或油菜素内酯生长调节剂的溶液,并均匀喷雾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新芽,然后在7-10天后再次喷洒。

问答拓展:大棚草莓的灰霉病怎样控制

专家解答

灰霉病是草莓常见的一种病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棚室生产草莓,由于湿度大,发病概率更高。灰霉病的病原为真菌,发病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朵和果梗,叶和果梗发病部位产生褐色水渍状斑。浆果成熟期,危害症状非常明显。受侵染的浆果初期出现油渍状浅色小斑点,然后扩大到整个果实,果肉变软,表面密生灰色霉状物。未成熟的果实感染初期产生淡褐色干枯病斑,后期呈干腐状。叶片及匍匐茎感染后,初期出现暗黑色病斑,严重时干枯死亡。该病在气温20℃左右,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病;在空气干燥,气温31℃以上或2℃以下的高温和低大罩温条件下发病较轻。灰霉菌孢子从健全组织侵入的能力较弱,多从伤口或枯死的部位侵入。

防治措施:

(1)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密植;经常去除老叶、枯叶;防止氮肥过量造成秧苗枝叶郁闭。

(2)减少病菌来源在定植前要对土壤消毒;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烂果和落果。

(3)降低湿度采取高垄、地膜覆盖方法降低棚室内湿度;用滴灌或膜下灌溉技术控制水分过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药物防治从草莓现蕾至开花要喷药保护,使用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滚亏闹,波尔多液200倍液,多菌灵1000倍液。当初见发病可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粒粉剂600倍液。也可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2号或灰霉净烟空竖剂熏烟,每667米2用量350克。

提示板

灰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发病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在草莓棚室生产中,在定植前要清除枯枝烂叶与杂草,并对土壤消毒,消除传染源。在生长季节里,通过通风降低湿度,消除病菌生存条件。现蕾至开花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防控。发病时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防治。

问答拓展:灰霉病太讨厌,有什么应对之策?

灰霉病的应对之策就是,必须采取包括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很好的消灭它。

什么是灰霉病?

要想治好灰霉病,我必须把它了解透,才能更好的去采取合适的办法消灭它。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变,是露地、保护地,由其是保护地栽培较长见的病害,它是一种真菌病害。当连续低温、高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病。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遇到连续温度在20~25℃、湿度90%以上时,病害就会严重暴发。番茄、茄子、辣椒、菜豆、南瓜、西葫芦、洋葱、韭菜、芹菜、莴笋等都可发病。苗期及花、果、叶和茎都可染病。

灰霉病的发病原因

当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温低、棚室种植湿度大、露水长时间不干、放风不及时、种植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时,定植时伤到根、叶时,都会严重发病。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灰霉病是气传病害,可通过空气,风、雨水、灌溉及农事操作传播。灰霉病从植株的伤口处或枯死组织侵入,蔓延到幼果,残花是主要历简的受侵染源。

灰霉病的症状

灰霉病叶片发病时,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形,颜色为灰褐色。当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灰色的霉层。幼果发病后,果皮呈灰白色,并有灰色霉层。茎杆受害后,当病斑绕茎一圈后,病部以上会枯死。受害部位呈水浸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会生厚厚的霉状物。

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种子消毒种子往往会带有灰霉病菌。在播种前应给种子进行消毒。先用阳光暴晒种子两天,然后用55~60℃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0分钟,进行消毒后再播种。土壤消毒育苗前,用代森锌或福美双给床土或基质消毒。棚室种植的消毒处理定植前进行高温闷棚的同时,向棚室内喷洒100倍的福尔马林或300倍菌毒清,每亩喷洒40~50千克。可有效杀死棚室内的灰霉病菌和其它病菌。温湿度管理灰霉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病。所以,当温度低、湿度大时,我们应想办法升高温度世世,降低肢返裤湿度。可用增温块给棚室增温,并及时合理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农业措施不要连作种植,要合理安排茬口,轮作种植。及时摘掉病叶、病果、拔掉病株。药剂防治药剂预防蘸花时,可在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可用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蔓延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腐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的真菌性病害。种植过程中,管理好温湿度,花期采取提前预防措施,发病后积极治疗。灰霉病,应该是不难防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