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温室大棚玉米种植時间和方式 ,如何种玉米增产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211 次

回答1、挑选种类:可挑选“万甜2000”等巨甜的玉米种类开展种植。2、设定安全性危险标志:由于甜玉米与一般玉米种在一起会出现串粉状况,因此一般规定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间距300m之上。3、翻耕上肥:不可以挑选前茬为玉米和高粱的土地资源,选好土地资源后深松20-三十厘米,亩施有机肥4000kg。

一、温室大棚玉米种植時间和方式

1、挑选种类

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甜玉米为例子,必须挑选巨甜的玉米种类,例如奥玉8210、万甜2000等种类。

2、设定安全性危险标志

(1)甜玉米假如与一般玉米种在一起会发生串粉状况,所必须设定危险标志。

(2)甜玉米和其他类型玉米的间距一般在300m之上,或是错期栽种,确保开花期能分开30天之上。

3、选址翻耕及其上肥

(1)不适合挑选前茬为玉米、高粱的土地资源。

(2)将土地资源深松20-三十厘米后,1亩施入有机肥4000kg。

(3)在栽种前的10-半个月逐渐扣棚,积累发热量,提升超低温,1亩施尿素15kg、磷肥50k并耙平耱细。

4、起垄铺膜

(1)应用农用地膜栽培具备提温固土的功效,一般可以用高垄栽培,垄高10-15厘米,垄距90-100m,在垄的正中间开宽10-15厘米的暗灌沟,用以注水。

(2)在覆亚膜时,必须顺丰快运将膜卷进行,避免膜下发胀,使膜面贴紧垄面,规定沒有纵橫皱褶,防止膜下生草。

5、栽种

(1)解决种籽

先晒种,接着用25%粉锈宁按种籽量的0.2%开展拌种,避免黑穗病病害,用50%辛硫磷按种籽量的0.1%放水6倍开展拌种,可避免地下害虫的伤害。

(2)栽种時间

①甜玉米的成长期一般为75-90天,一般可在3月开展栽种。

②株间距为33-35cm,亩留苗3500株上下,一般栽种深层为3-4cm,每穴播2-3粒种籽,亩用种量1500g。

③由于初期的温度较低,因此在栽种必须覆亚膜。

6、出苗管理方法

(1)查苗投苗

①假如投苗太早,会非常容易遭受霜降,而假如投苗过迟,小苗非常容易被烫伤,一般当小苗叶子接近农用地膜时,就是最好的投苗時间。

②一般从栽种到投苗必须半个月上下的時间,在投苗前的23天,可在投苗的部位打一个小圆孔,便捷小苗能够获得外部气体的营养成分,与此同时减少膜下溫度,苗能从淡黄色变为翠绿色。

③可在大晴天中午或阴雨天投苗,接着培养土在苗的周边压领地膜。

(2)补苗现蕾期

当苗至后3-4片叶片时开展现蕾期,拔掉弱苗、病苗。

7、栽培技术

(1)由于从拔节期至乳熟期,玉米的抽穗性较强,因而必须立即做掉支系。

(2)在5月上中旬,当株高做到80cm时,必须将钢架结构蔬菜大棚两边的大棚膜解开,自此伴随着植株的生长,必须立即卷高棚膜,在5月中下旬时可摘下大棚膜。

(3)在花期可輔助受粉,在田里用竹杆敲击雄穗使其定妆粉,能使花穗牢固圆润。

(4)在玉米的全部生长期一般追2-3次肥,第一次在拔节期开展,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期开展,施肥以尿素、硝铵、硫酸铵二氨等营养物肥料为主导,1亩施入10kg,能够追施,还可以穴施。

8、防治虫害

(1)类型

甜玉米关键有玉米螟、粘虫和蚜虫等虫害。

(2)防治方式

①玉米螟可以用50%辛硫磷500倍液灌心防治。

②粘虫可以用2.5%澳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器防治。

③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开展防治。

9、采摘時间

甜玉米可在受粉后20-25天开展获得,在采摘后,必须立即开展生产加工发售市场销售,防止减少商品性和服用质量。

二、如何种玉米增产

1、取种及其解决

(1)必须挑选抗病力强、生产量高、抗倒伏工作能力强的紧密玉米种类,尽可能留有高品质且圆润的种籽。

(2)在栽种前,必须将种籽作干浸解决后再栽种。

2、适合栽种時间

一般可在4月栽种玉米,必须依据土壤有机质挑选不一样的种植方式,一般在土壤有机质较低的地区,可选用等间隔的种植方式,而在土壤层富饶的地域,一般可选用宽度融合的方法开展种植,使土壤层的肥效可以获得灵活运用,提升玉米生产量。

3、科学研究上肥

依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开展上肥,针对生长发育较差的玉米,必须立即填补尿素、磷肥和钾肥,能够合理提升玉米生长发育速率,提升玉米的生产量。

4、培土锄草

培土可提升土壤层的透水性,降低土壤层病原菌,锄草能提升玉米自身的生长发育品质,使玉米更为圆润,因此开展培土锄草能使玉米生长发育的更强。

5、虫害防治

玉米的病虫害关键有黑穗病、尺寸斑病、茎腐病、蚜虫、玉米螟等,在其中黑穗病可依照种籽净重的0.7%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治。平常必须留意提升栽培技术,立即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提升玉米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