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二苯脲是什么二苯脲的作用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07 次
二苯脲是什么二苯脲的作用

二苯脲是什么?二苯脲的作用

二苯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是一种高效的除草剂。它的化学名称为N,N'-二苯脲,化学式为C13H10N2O。二苯脲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脲基,因此得名。二苯脲的作用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达到杀菌、除草的目的。

二苯脲的使用方法

二苯脲是一种非选择性杀菌剂,可用于农作物、果树、花卉、草坪等各种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二苯脲的使用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制定使用计划

在使用二苯脲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包括作物种类、病虫害类型、药剂用量、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药剂

选择适当的药剂是二苯脲使用的关键,需要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

第三步:正确施药

正确施药是确保二苯脲使用效果的重要步骤。在施药前需要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和药剂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浪费。

第四步:注意安全

二苯脲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在使用过程中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二苯脲的优缺点

优点:

1.广谱杀菌:二苯脲可用于多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具有广谱杀菌的特点。

2.高效性:二苯脲能够迅速杀灭病菌和杂草,防治效果显著。

3.稳定性:二苯脲在植物体内不易分解,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缺点:

1.对环境的危害:二苯脲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易产生抗性:长期使用二苯脲会导致病菌和杂草产生抗性,降低药剂的防治效果。

用户关心的问题

1.二苯脲的安全性如何?

二苯脲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在使用过程中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同时,使用前需要认真阅读药剂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2.长期使用二苯脲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影响吗?

长期使用二苯脲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逐渐减少,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在使用二苯脲时需要注意药剂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过度影响。

3.二苯脲的使用是否会对农作物产生残留?

二苯脲在植物体内不易分解,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残留。在使用二苯脲时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药剂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苯脲的相关知识

百科知识:

二苯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是一种高效的除草剂。它的化学名称为N,N'-二苯脲,化学式为C13H10N2O。二苯脲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脲基,因此得名。二苯脲的作用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达到杀菌、除草的目的。

参考来源:

1.《农业化学品使用技术手册》

2.《农药学》

问答拓展:二苯脲的介绍

1,3-二苯脲及N,N′-二苯脲。C13H12N2O,郑厅是从椰烂山子汁中分离测定出的化合物,也有人怀疑饥丛中它是提取操作中混入的非天然化合物。

问答拓展:植物细胞**素都有哪几种?

1、天然的激动素存在于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中的种子和生长的果实中。花卉常用的细胞**素有6苄氨基嘌呤、玉米素、激动素等,其作用是促进细胞**,细胞体扩大,使芽分化,解扰灶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抑制衰老等,对种子和芽有打破休眠、促使萌发的作用。细胞**素的作用方式还不完全清楚。

2、多种人工合成的同类物质:已知在tRNA中与反密码子相邻的地方有细胞**素,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参与到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的连接物上。但这可能缓耐扮不是外源细胞**素的作用方式。

3、因为在tRNA中,细胞**素的合成是由原来在tRNA中的嘌呤的改变产生的。而外源细胞**素并不参入tRNA中,但可促进硝酸还原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植物细胞**素的移动性差,单独使用叶面喷施效果不好,须与其它生长抑制剂混合较理。

2、作为绿叶保鲜,单独使用有效果,然而与赤霉素混用效果更好。

3、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进亩悔行茎叶均匀喷施。

4、正常叶片在衰老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叶绿素、蛋白质、RNA等的含量降低,叶片变黄,趋于衰老。如果用细胞**素进行处理,就能使三种物质含量降低的速度变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细胞**素

问答拓展:植物激素有哪些?

(1)根据植物激素来源分类。
一种为天然植物激素或称为植物内源激素;另一种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外源激素。
(2)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吲哚类化合物肆悄携(吲哚乙酸)、萘类化合物(萘乙酸)、苯氧乙酸类(2,4-D、2甲4氯)、萜类化合物(赤霉素)、季胺盐类(矮壮素)、金翁盐(调节啶、助壮素)、取代脲类(二苯脲)、内酯类(香豆素)、脱落酸类(脱落酸)、肼类运租衍生物(马来酰肿、比久)、酚类(肉桂酸)、乙烯类(乙烯利)、**类(多效唑)、嘧啶类(嘧啶醇)、芴类(整形素),还有磷类、腺苷类等化合物。
(3)根据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分类。
促进作用:包括细胞伸长和**、生根、开花、结果、打破休眠和萌芽等;抑制作用:包括除草、脱叶、抑芽、疏花疏果;两种作用兼有:大多数裂伏植物激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能保果也能疏果。多数植物激素具有两种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激素的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植物本身细胞和器官。
(4)根据植物激素的用途分类。
控制休眠与萌发;如采前用青鲜素处理马铃薯、葱头和大蒜等可减低发芽率,延长贮藏期;防止器官脱落;通过植物激素的应用可防止蔬菜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落花、落果和落叶等;控制性别或去雄;调节植物生长,如促进生长、插枝生根、抑制生根、防止徒长、矮化株型;控制抽薹开花;疏花疏果;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采后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