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160天蛋在几成正常
这一篇知识汇总刨释“蛋鸡160天蛋在几成正常”的内容进行分享,期望对大家有几许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褐壳蛋鸡160天产蛋率应达到50%左右,白壳蛋鸡160天产蛋率应达到70%左右。蛋鸡进入产蛋前一个月,喂食量应尽量减少,然后在产蛋时恢复喂食量,以促进其生殖发育,提高产蛋率。
喂食时加入红辣椒也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好文探索:关于蛋鸡一生的产蛋规律,你知道多少?
很多蛋鸡养鸡户天天喂鸡,天天接触鸡,但是对于蛋鸡整个产蛋周期的产蛋规律了解吗。
蛋鸡的产蛋期一生主要是:初产期、高产期、终产期三个阶段。今天我们就这三个不同的时期的产蛋规律来具体了解一下。
初产期也就是蛋鸡刚开始产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蛋鸡刚开始产蛋,生理机能不够完善,所以产蛋是无规律性,也不太正常。
3、一天之内产一个异性蛋,一个正常蛋,或两个均为异形蛋。
高产期也叫主产期,在这个时期产蛋模式趋于正常,每一只母鸡均具有自己特有的产蛋模式,母鸡32--34周龄时,产蛋率迅速增加,产蛋率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慢下降。
产蛋高峰出现的早晚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在育成期内限饲程度越高,高峰出现越快。育成期限制光照的鸡群,产蛋高峰出现早于育成期不限制光照的鸡群。
育成期管理好的鸡群达到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一般能够达到93%--94%,高者可达到95%--97%,维持3--4周,以后每周降低0.5%--1%,呈直线平稳下降,直到72周龄产蛋率仍然可维持在65%--70%。
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品种或品系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饲养管理差,鸡群遭受应激、**或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实际产蛋率每周下降的幅度就会大。
所以说育成期的科学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有很多养殖户朋友觉得育雏期和产蛋期都非常重要,往往忽略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有的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甚至在育成期给鸡群饲喂劣质饲料,这些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育成期是为以后产蛋期做准备的,如胫骨、耻骨的发育主要都是在这个时期完善的,而这些指标的发育好坏将直接影响以后蛋鸡的产蛋率,尤其是胫骨的发育,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达标,后期是补不回来的。
同时育成期要限制光照,不能一味的长时间光照,不然鸡体性成熟过早、过肥都不利于以后的产蛋率。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产蛋高峰期,由于鸡群的生理生长需求,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相对来说较多,所以为了保证产蛋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同时减缓产蛋率下降的速度,在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可以用一些补气血的纯中药增蛋药,为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多一成保护。
终产期此期相当短,虽然脑垂体仍可产生**,但产蛋量迅速下降,直到不能形成卵子而结束。母禽的产蛋有一定的周期性,即一定的产蛋模式可以重复出现。
表现为母鸡产一个蛋或连续产若干个蛋后,紧接着停产一天或一天以上。这样连续产蛋若干天(或只产蛋一天)与停产天(或一天以上)就构成了一个产蛋周期。
连产越多,停产越少的蛋鸡就属于优良产蛋鸡。
我们清楚的了解到蛋鸡一生的产蛋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在蛋鸡不同的产蛋期给鸡群提供不同的营养需要,从而做到科学养殖。
精选问答:
1、128天的海兰褐蛋鸡体重应该是多少?
周龄体重50-60克、2周龄体重120-160克、3周龄体重200-250克、4周龄体重260-300克、5周龄体重350-440克、6周龄体重430-540克、7周龄体重520-640克、8周龄体重600-740克、9周龄体重690-850克、10周龄体重780-950克。
2、养两只鸡笼多大?
1、蛋鸡笼大小尺寸一定要满足鸡的活动面积、采食位置和高度,同时,为了使产下的蛋可以及时滚出笼外,笼底必须有倾斜度。蛋鸡笼的排列可以由许多小单体笼组成,每个单体小笼养2-3只或4-5只鸡即可。
2、蛋鸡单体笼的尺寸,一般是前高445-450毫米,后高400毫米,笼底坡度为9-10度,笼深310-350毫米,伸出笼外的集蛋槽为120-160毫米。笼宽可以根据采食位置而定,每只鸡的采食位置为100-110毫米,2只鸡笼宽250毫米,3只鸡笼宽300毫米,4-5只鸡笼宽420-450毫米即可。
3、单体笼的各扇笼网一般可以采用冷拔钢丝点焊制,但由于各扇笼网作用不同,它们的取材粗细和网孔大小也不相同。侧网和后网主要作为笼体的间隔,可用直径2-2.5毫米的金属丝,分布成水平格。经向可以用粗丝排在外例,间距100-200毫米,纬向可以用细丝排在内侧,间距30毫米即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