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有什么特效方法吗
白粉病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病害,一般来说,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病菌也不相同。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植物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
白粉病不可忽视白粉病病菌很容易产生抗性,这也导致有些作物上的白粉病很难防治,让农民很头疼。
例如大棚草莓白粉病特别严重,尤其是在12月至翌年2月是危害严重期。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白粉病分类白粉病可以细分为布氏白粉菌属(小麦白粉病)、白粉菌属(烟草白粉病)、钩丝壳菌属(葡萄白粉病)、单丝壳属(瓜类白粉病)、叉丝单囊壳属(苹果白粉病)、球针壳属(梨树白粉病)等等。
表现上很相似,即在被侵染部位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病害发生后期在感病部位表面上形成小黑点(闭囊壳)。
白粉病发生条件1.温度与湿度
白粉病发生条件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然而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浸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
葡萄白粉病最适温度是25~3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
2.营养生长影响
氮素营养大、生长速度快的植株,器官表皮薄嫩,白粉病的发生几率和被害程度就高。
3.栽培模式
避雨栽培的葡萄、温室或大棚栽培的蔬菜,尤其是栽植密度或修剪不合理造成的枝叶郁闭,光照弱、通风差、空气相对湿度偏大但叶面和果面上很少有水膜或水滴产生。这些栽植模式的蔬菜、葡萄的白粉病也相对更容易发生。
综合防治措施1.控棚室湿度是主要手段
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有利于提高地温,缩小与棚室气温的温差,减少结露,增强光照。
其次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不要漫灌,然后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相对湿度。草莓的理想相对湿度是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2.选抗病品种
3.平衡施肥,补充钙、硅肥
4.打药
三唑类杀菌剂中的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对白粉病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醚菌酯、肟菌酯对白粉病也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由于连续用药白粉病已经对这些化学性药物有一定的抗药性了,所以推荐使用康普森公司“白立健”白粉病特效制剂。
对白粉病特效,治疗性持效期15天以上,兼治其他真菌性病害,如锈病、黑星病、斑枯病等病害!
纯植物源与生物源成分,不含任何农药成分,完全取代:乙醚酚、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类,等等化学杀菌剂
使用方法:兑水稀释500-1000倍液叶面叶背均匀喷雾,间隔期5-7天。
一次打住、两次彻底治愈,24小时病菌全部彻底死亡、48小时霉层开始脱落、72小时作物恢复正常生长!保证无效退款!
微:H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