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移栽前如何处理
这一篇知识总结会给广大农资人阐述“红薯苗移栽前如何处理”的内容进行解释,但愿对农资人们有一些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红薯苗移栽前,应在靠近苗床根部的1-2个节处修剪根系,保留1厘米长的叶柄。切好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2分钟左右。
整片细耙,施腐熟有机肥,然后插苗入土,后期温度稳定在20度以上。
红薯苗移栽前,应修剪根系。
从靠近苗床根部的1-2节处开始截割,保留1厘米长的叶柄。切好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2分钟左右,以防止种薯的土壤出现病菌,取出晾干后再播种。
红薯苗移栽时,先耙平地,施腐熟有机肥,挖出栽植穴,然后将红薯苗插入栽植穴,压实根部土壤,浇足水,使根系充分附着在土壤上。
种植时地表温度应在17度以上,否则植株不易生根。当温度升高到25-28度时,茎叶生长非常迅速。
呼吸消耗会增加,增长缓慢。
甘薯育苗茎叶生长期要施足氮肥,块根膨大期要多施磷肥,并注意防治病毒病、叶斑病等病害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然后喷洒菌液。
精选问答:
1、红薯苗早期的管理方法技术?
一、查苗情
主要通过查看定植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对小苗、缺株等苗情不好株穴进行补栽。一般来说,在定植后5-7天内及时查苗补苗。对于需要补苗的株穴,要选择健壮的红薯秧苗,在晴天傍晚进行补栽,以提高成活率。
需要注意,补苗最好选择长度在20-25公分的短苗,扦插入土部分的茎节数保持在4-6节,这样补苗易成活、发根多。扦插深度宜浅不宜深,土壤的湿润扦插,深度保持在5-7公分;较为干旱的土壤,扦插深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8公分。
二、浇两水
1、发根水。在完成秧苗移栽定植后,立即逐株浇小水,土壤微湿即可,有助于拉秧、提苗、发根,从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2、催苗水。当秧苗扦插成活后,选择晴天下午浇2次催苗水,浇水量稍比发根水多,可按每亩30方标准进行浇灌,以加快红薯秧苗发根、分枝,有助于地下早结薯。
三、施一肥
如果整地时没有施加充足的基肥,需在红薯主茎长至35公分左右,基部腋芽开始分枝(一般在红薯秧苗移栽15天后)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可每亩追施**素8-10公斤+复合肥5-7公斤,促进秧苗快速生长。如果前期基肥充足,土壤肥沃,可以不用追施提苗肥。为避免秧苗徒长,最好按照“弱苗多施,壮苗少施”的原则,逐穴追肥。
四、早中耕
中耕宜早不宜晚,秧苗成活后封垄前及时进行。春薯可中耕3-5次,夏薯2-3次。在追施提苗肥时,着手对红薯秧苗进行第1次中耕,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最后1次中耕还需同时清沟、培垄。中耕时,株旁要浅耕、垄脚可深锄。
需要注意,在红薯秧苗封垄前,及时停止中耕,避免伤对红薯的茎叶造成伤害。在最后一次中耕培垄时,垄面培土要少,保证红薯的根系不露土即可。
五、控徒长
不少种植户经常吐槽,明明自家种的红薯,舍得施肥、浇水,地上部分“枝繁叶茂”也呈现出高产之势,但收获时却出现较大的反差,一株红薯结实数量少、薯块个头小。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大部分是由红薯秧苗徒长造成的,尤其是中期过量追施氮肥。
解决方法是:当发现红薯藤蔓长势过旺,需在封垄时进行控旺处理,可每亩使用15%的多效唑75克,兑水50-60公斤叶面喷施1-2次,每次间隔10-15天,能抑制地面茎叶徒长,促进养分转移到地下薯块部位,是红薯促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2、红薯移栽的正确方法?
1、移栽时间
红薯的移栽时间通常是在春季或夏季之前,这可以使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土地中生长和成熟。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在天气转暖之前的3-4周内进行移栽,这样红薯就有足够时间适应新的水和养分环境,并萌芽生长。
2、选择适合移栽的地点
在移栽红薯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壤,最好是排水性良好的,呈稍微酸性。这将有助于种植者获得最好的产量和品质。在移栽之前,请确保将块茎(薯)放在一块半湿的阴凉处生长,以便在移栽后更快地根系。
3、将块茎移植至土地中
红薯的移栽过程需要耐心,需要将块茎(薯)小心地移植至土地中。请确保将块茎埋入土中并尽量避免断裂根系,以免影响生长。将块茎移栽时,应该设置合适的间距,大约应该间隔30-40cm一格。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