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防治水稻病虫害 盐水防治水稻病虫害有哪些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盐水来防治水稻病虫害。
盐水的作用
盐水是一种天然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盐水中的氯离子可以破坏病菌和虫类的细胞膜,从而杀死它们。盐水还可以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盐水的制作方法
制作盐水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即可。一般来说,每升水中加入20克左右的食盐即可。如果需要增强杀菌效果,可以适当增加食盐的用量。
盐水的使用方法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使用盐水:
- 浸种: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盐水中10分钟左右,然后晾干后再种植。
- 浇水:每隔一周左右,用盐水浇一次水稻。
- 喷雾:将盐水放入喷雾器中,每隔一周左右喷一次水稻。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盐水时要控制好用量,过量使用会对水稻产生负面影响。盐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盐水防治效果
实验证明,盐水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的多种病虫害,如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稻草螟等。使用盐水后,水稻的生长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盐水是一种简单易得的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虫害,并提高水稻的免疫力。要控制好盐水的用量,不能过量使用。同时,盐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相关拓展:
问:水稻病虫害防治
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顷歼掘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雀核,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改答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问:防止水稻垩白的措施有哪些?
(1)品种。选择秆强、垩白率低的品种,减少水稻垩白产生的内在因素,减少田间水稻倒伏面积,降低水稻垩白率。
(2)培育壮苗。培育壮苗,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早返青、早分蘖,安全抽穗成熟。在常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于2叶1心虚清期,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常规措施是:加强水稻秧田标准化建设,做好机械除糙除芒、盐水精选、严格药剂浸种消毒、机械恒温催芽、机械稀播、三膜覆盖、调温控水、通风练苗、除草防病,按照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实施严格管理,秧苗壮苗率95%以上。
(3)合理施肥。科学合理施肥,按照水稻生育规律科学测土施肥,保证总量,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增施硅肥,减少低含量复合肥的用量,严格按照叶龄进程和基肥、蘖肥、调解肥、穗肥、粒肥比例施肥。水稻返青后立即施分蘖肥,及时施调解肥、穗粒肥,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减少晚生分蘖,提高分蘖成穗质量。
(4)科学灌水。严格水层管理,实施井水综合增温技术。水稻插秧后立即灌护苗水,水深达苗高2/3以上,前期实施3~4厘米浅水灌溉,防止水深淹灌,提高水温和地温,加速水稻分蘖和生育。按照水稻叶龄进程,实施浅湿节水灌溉,进入水稻分蘖盛期以后,立即晾田或晒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进入水稻减数分裂期建立水温模瞎18℃以上的水层18~20厘米,防止水稻障碍型冷害,尔后进入间歇灌溉,至水稻抽穗后30天以上再停灌,做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产。保证根系活力和绿叶面积,水稻抽穗后应保证4片绿叶面积,以提高水稻光合作用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增进水稻品质。
(5)科学防病。防治水稻病虫害,减少对水稻的危害,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水稻病害尤其是水稻稻瘟病等病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所以,必须做好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严格药剂浸种标准,提高水稻苗期病害(水稻立枯病、恶苗病)的防病效果;水稻成株期防治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褐变粒等病害的危害,按照水稻叶龄进程9.1~9.5叶时期开始防病,早防早治,预防为主,防病次数2~3次,选择防效好、旦誉空成本低、安全性好的药剂防治水稻病害。
(6)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水稻生育期间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2~3次,其中,2.5叶期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分蘖早生快发;拔节期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促进穗发育,促进穗大粒多,安全抽穗;灌浆期(齐穗期)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提高灌浆速率,穗大、粒饱,促进籽粒成熟,健株防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品质。
问: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
下面我来把从播种期至收获前的管理给你说一下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希望以上
问: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
下面我来把从播种期至收获前的管理给你说一下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希望以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