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2024-07-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952 次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大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在大蒜的种植过程中,幼苗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许多农民都会问,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大蒜幼苗期的特点

大蒜幼苗期一般是指从大蒜种植到出土的这段时间,一般为7-10天。在这个阶段,大蒜幼苗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同时,由于幼苗期的大蒜还没有完全长成,因此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吗

根据大蒜幼苗期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具体来说,大蒜幼苗期需要防治以下几种病虫害:

  • 蚜虫:蚜虫是大蒜幼苗期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导致大蒜幼苗叶片变黄、枯萎。
  • 白粉病:白粉病是大蒜幼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导致大蒜幼苗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
  • 叶斑病:叶斑病是大蒜幼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导致大蒜幼苗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

为了保证大蒜幼苗期的正常生长,我们需要在幼苗期对大蒜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的侵袭。

如何进行大蒜幼苗期的防治

大蒜幼苗期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 注意药剂浓度:药剂浓度过高会对大蒜幼苗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注意药剂浓度的控制。
  • 注意药剂使用时间:大蒜幼苗期需要定期进行药剂的防治,一般每7-10天进行一次。
  • 注意药剂使用方法:药剂使用方法需要正确,避免对大蒜幼苗造成伤害。

总结

大蒜幼苗期需要打药,这是为了保证大蒜幼苗期的正常生长。在进行大蒜幼苗期的防治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控制药剂浓度、注意药剂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

相关拓展:

问:大蒜需要喷农药吗?应该如何科学搭配使用农药?

由于生态环境培养的变化,大蒜根趋通常发生在大蒜种植区。它具有大蒜,豌豆种植园和韭菜的主要绿皮。这是一种幼虫。在上层的表面1-4厘米的表面,大蒜,嫩柄或幼虫进入大蒜花瓣,形成黄棕孔,进一步引起大蒜。大蒜很小,大蒜裂开造成经济损失。幼虫是4月至6月初的持续时间。大蒜在大蒜上的危害通常为10%-30%,甚至更高。所以,对大蒜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可以使用农药吗?

1,提高全面的质量。清洁场地,土地,路边大蒜,洋葱和左侧,水倒水,土壤放入30-40厘米,并培育土壤层,播种并扁平。

2,选择大蒜,提高播种的质量。尽可能选择各种大蒜和排毒大蒜;选择一个大盔甲,取下模具,腐烂的大蒜和大蒜,消除大蒜的心脏;播种的深度优选为4厘米,覆盖松散的土壤。

3,覆盖薄膜。覆盖膜应小心,防止薄膜开裂形成孔;幼苗孔应该很小,大蒜幼苗的幼苗孔用松散的土壤密封。

4,科学施肥,加强肥料管理。机械有机肥3-4部分基本低得多;有机肥10-15天在OPEA之前,用50%的敌人的艰巨油喷洒800次,并与地球混合得很好,7天密封。英亩是20公斤,20公斤磷酸二铵,10千克含量肥料。晚期生长期尿素的生长可以每次进行1-2次,约8公斤。水应该在冬天浇水,冬季幼虫和蟑螂。在4月的第一年,它结合了田地,然后厌倦了一次,第二代幼虫,并达到水的需求,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5,大蒜领域应尽可能远离洋葱,韭菜,试图在收获大蒜的同时完全去除残留物,并减少田间蠕虫的数量。

问:需要给大蒜喷洒农药吗?

全国重点大蒜分布地区copy多在山东、江苏一带,大蒜一般在每年秋季种植。首先大蒜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充分,需要足量的底肥,保证土壤疏松有利于蒜头膨大。大蒜定植后,首先要用的是除草剂,大蒜田常用的除草剂多为二甲戊灵系列及其复配制剂。例如,33%二甲戊乳油、50%二甲戊*乙草胺乳油、或有使用扑草津、乙氧氟草醚等配合使用的。大蒜田病害防治常用到50%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等。蒜天个别有地下害虫危害的,可使用毒死蜱颗粒撒施或用乳油灌根。

种植大蒜要合理密植,一般是株距在10-12公分之间,行距在15-20公分之间,深度在6公分左右,这样有利于出芽以及大蒜生长。在大蒜出苗后要适时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在防止大蒜出现病虫害的同时还可提高产量。在大蒜出苗以后再次浇水,并结合锄地可促进大蒜根系生长。在小雪节气到来之前一般会浇水2-3次并结合锄地,并撒上麦糠可保护大蒜安全越冬。

在大蒜长出蒜薹时,这个时候需水和需肥量增多,这个时候要结合追肥灌水,但是在采收蒜薹的三天前要停止灌水方便抽苔工作。在抽苔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灌水,但是要在抽苔12天以后停止浇水,这个时候停止浇水可以使大蒜长的更加紧凑,品质也会提高。大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外,也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枯病、灰霉病、蛴螬等,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结合。

能提高大蒜产量的农药及使用方法是用5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浸泡大蒜蒜种12小时,可提高植株高度和单株重。在大蒜生长期间喷施0.15~0.2mg/L的三十烷醇溶液,可增强抗逆性,促进蒜头膨大,提高产量。在大蒜鳞茎开始膨大时喷施1000mg/L的羟季铵·萘合剂溶液,能提高洋葱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质的运输,提高产量。

问:工人在柑橘溃疡病的果园里干活了怎么消毒才能到没有感染柑橘溃疡病的果园里去?

柑橘溃疡病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潜伏在病叶、病梢和病果的病斑组织中越冬,尤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所,成为次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来年春季,温度适宜多雨时,病菌从病斑中溢出凭借着风、雨、昆虫、枝叶交接处以及人工操作等途径从柑橘树的伤口、气孔和皮孔等处侵入而短距离传播。
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苗木、接穗及果实进行传播。夏、秋梢发病重,春梢较轻。刚抽发的嫩梢叶和刚形成的幼果,其气孔还未形成,病菌不能入侵。
三、柑橘溃疡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1、气候条件
高温多雨时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柑橘幼嫩组织只有在高温多雨或有雾的情况下才能被侵染。温度在15℃以上即可发病,但以20-36℃较为适宜,25-30℃最适宜。
因此五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六、七、八月为夏梢发病高峰,九、十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六至七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
2.柑橘品种抗病性
栽培柑橘的种类不同、品种不同,其抵抗柑橘溃疡病的能力差异也很大。其中以甜橙最易感病,而甜橙中又以脐橙更易感病;沃柑是目前最容易感染溃疡病的杂柑品种,其次为酸橙类及柚类。
3.树龄大小
通常幼苗、幼龄树更易感病。这是由于其多在夏季、秋季抽梢,抽梢次数越多,病菌侵入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树龄越大则发病更轻。
4.柑橘生育期
通常柑橘溃疡病只侵入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而诸如刚抽的嫩梢、嫩叶、谢花后的幼果、老熟组织等则浸染较少甚至不浸染。叶片染病在叶片展叶期发生发生最高,幼果染病在落花30d左右开始发病,且果实越大,发病机率越高;至果实大部分转黄时则不再感病。
5.栽培管理条件
施肥不合理,偏施氮肥,会使抽梢期延长,抽梢次数多利于溃疡病发生;
通风透光不良,冬季没有剪除病枝、病叶,则加重发病;
虫害也会对果园产生严重危害,比如潜叶蛾、恶性叶甲、凤蝶等,不仅会增加传播媒介,还会造成大量伤口,致使病菌入侵,加快疫情蔓延
四、柑橘溃疡病的综合防治要点
毫不松懈的预防
枝梢展叶到老熟前、幼果谢花后二十天到有抗病力前都必须喷药保护,喷药间隔不宜超过十二天。也可在枝梢展叶前后,喷施叶面营养,加速秋梢老熟。
打药细致周到
在未发病时可使用大蒜素、无机铜制剂、有机铜、春雷霉素、噻唑锌等均可进行预防,但注意铜制剂易诱发红蜘蛛的爆发,尤其是无机铜制剂,因此选择是需注意;
当柑橘已经开始发病,可以使用大蒜素+有机铜(喹啉铜、噻菌铜等)/春雷霉素/噻唑锌等。
配药的总体原则是:
保护+治疗:对于已经发病的果树而言,需要治疗、保护两头抓,避免高发期反复侵染。大蒜素可有效防治溃疡病的同时,可以给到柑橘有效保护,避免病菌反复侵染,配合。
减缓抗性:竞双活性成分多样,作用位点各不相同,与其他细菌药剂无交互抗性,可有效延缓抗药性。同时还可有效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
一些混配增效原则或注意:
(1)内吸性溃疡病药物药物+保护性药物增效;
(2)内吸性溃疡病药物+内吸性溃疡病药物增效(不同作用机理);
(3)不得进行铜制剂+铜制剂;
(4)无机铜+其它非螯合聚合态金属离子农药的复配风险大;
(5)油性助剂、有机硅助剂对溃疡病药物基本上都有增效作用,也可使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等。
严控害虫、合理施肥、适当修剪
很多柑橘溃疡病病菌都是通过害虫噬咬的伤口传播的,所以对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控工作也万万放松不得,比如:潜叶蛾、斜纹夜蛾、凤蝶等;同时施肥时要尽量少施氮肥多施钾,这样也可以降低柑橘溃疡病发病率。

问:请教甜瓜嫁接后管理

专家解答

自嫁接之日起,靠接苗经8~10天,插接苗经10~12天,即可断定成活与否。在此期间加强对嫁接苗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管理,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温度管理嫁接苗愈合的最适宜苗床温度为白天25℃左右,夜间15℃以上,地温20℃左右。应采用双层薄膜小拱棚覆盖,或采用电热温床,以便控制温度的升降。(2)湿度管理嫁接前苗床浇透水,创造一个高湿环境,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90%以上,有条件的可用无纺布(丰收布,每平方米70克,以黑、蓝色为佳)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在***后内衬于棚膜下,嫁接后3天内,每天喷1次水,以喷头朝上,雾点自然下落为宜。(3)光照管理嫁接后3天内要用黑色薄膜或纸被、遮阳网等遮光,避免阳光直射。3天以后逐渐增加透光量,10天后撤除遮光物。(4)通风换气嫁接3天后,每天可揭开薄膜两头换气1~2次,5天后苗新叶开始生长,增加通风量,7~8天后基本成活,开始正常管理。(5)防病灭菌嫁接苗在高温高湿和有伤口的情况下,极易感病。在伤口愈合期内,可结合向苗床***保湿对嫁接苗喷洒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防病灭菌。(6)除萌蘖嫁接成活要及时将砧木上萌发的侧芽除去,防止其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穗生长发育。

提示板

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嫁接后7天左右,当接口已愈合时,要及时切断接穗根部,切断部位要尽量靠近接口,不要靠近地面,以免发生不定根形成自根苗而影响嫁接效果。嫁接苗定植不宜过深,以防接口接触地面受土壤中的病菌污染。同时,也可避免甜瓜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自根苗而影响嫁接效果。

55.甜瓜苗期易出现哪些生长异常现象?

专家解答

冬春生产的育苗期,环境条件非常不适合甜瓜生长。常常因管理不善,使幼苗生长异常。生产上常根据幼苗形态表现来判断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

(1)徒长在连续阴天、光照不足、夜温过高、水肥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幼苗易发生徒长。表现为茎秆细弱,节间长,子叶与真叶大而薄,颜色淡绿,叶片上举,下胚轴细而长。徒长苗根系弱,花芽分化质量差,难以早熟丰产。对徒长苗应及早分苗或疏散营养钵,扩大幼苗的受光面积。及时揭开覆盖物,增加光照。白天温度高,加强通风排湿,控制浇水,夜间适当降低前半夜温度。(2)老化幼苗长期处于低温、干旱的生长环境中,日历苗龄过长,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形成老化苗。表现为植株矮小,子叶与真叶较小,颜色黑绿,暗淡无光,下胚轴及茎基部节间短,生长迟缓。老化苗根系变黄,新根极少,定植后缓苗慢,植株长成后易早衰。预防措施是提高床温,最好使用温床育苗;水分管理要促控结合,防止过分干旱。(3)缺肥苗床温度和水分正常条件下,叶片小而黄,茎秆细弱,是缺肥症状。主要是由于配制营养土时加入肥料不足所致。对这种苗要及时补追速效氮肥,或喷施叶面肥。(4)药害和肥害床土中化肥用量过高,或为防止苗期病害,苗床喷药浓度过大,幼苗子叶瘦小,叶缘局部受害干枯,下胚轴粗短,并呈蒜头状,这是受肥害或药害的表现。此时应适当多浇水,减轻肥害或药害。(5)烤苗幼苗长期处于阴雪环境中,突遇曝晴天气,苗床内气温超过35℃,幼苗出现萎蔫症状,叶片向上卷起,有的边缘干枯,重者整叶枯死,这是高温烤苗的表现。预防措施是幼苗平时多见光,遇久阴乍晴的天气要适当遮阴,发现幼苗萎蔫,及时喷些温水并加覆盖物遮光。(6)闪苗苗床内外温、湿度差异很大,突然进行大通风,床内温、湿度骤然下降,使幼苗叶片边缘迅速失水,致使细胞受害而干枯。表现为子叶边缘出现白边,或叶片边缘干枯,通风口处表现严重。这是通风过猛造成的,俗称“伤风苗”。预防办法是通风时要小心,不要等温度升得很高时再通风,上午苗床内气温达25℃时即应开始通风,通风口要开在背风面并逐渐由小到大。

提示板

甜瓜育苗期间发生的生长异常现象均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而非侵染性病害,不要盲目施肥打药,以求缓解症状、减轻危害。正确的方法是合理调控苗期的温、光、水、肥,避免或逐步缓解生长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