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叶枯病的特效药(甜瓜叶枯病的特效药是什么药)
其他名称凯润、唑菌胺酯。主要剂型25%、250克/升乳油。毒性中等毒性。作用机理
吡唑醚菌酯在施药后几分钟后即可穿透到叶片中,有效成分在叶片组织内扩散,直接破坏病菌的线粒体呼吸链(真菌生存的关键)有效控制病菌扩展危害,同时在上表皮蜡质层形成沉降药膜,有非常好的阻止病菌入侵作用。
产品特点吡唑醚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比其他同类杀菌剂活性更高,可有效防治瓜果蔬菜的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
(1)作用快速、药效持久用药后几分钟就起作用,渗人叶内,并在上表皮蜡质层形成沉降药膜,预防作用非常好。吡唑醚菌酯在叶片上形成的沉降药膜与蜡质层粘连紧密,可显著减少有效成分因水分蒸发和雨水冲刷而造成的流失,用药一次有效期达12~15天。持效期是常规杀菌剂的2倍,并具有免疫功能。(2)强效可靠、杀菌谱广能阻止病菌侵人,防止病菌扩散和清除体内病菌,具有治疗和预防效果,能有效控制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中的多种真菌病害。杀菌范围广,在60多种作物上体现出广谱特性,适合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上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并对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有预防和控制作用。(3)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抗逆性使作物生理活性提高,延缓衰老,可通过改善氮的作用增加产量,在瓜类施用后可多结一茬瓜,延长采收期10~15天,增产15%左右,增收10%~20%。在干旱条件下,可以抑制乙烯的产生,防止作物早熟,确保最佳成熟度。应用
吡唑醚菌酯适用作物很广,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在蔬菜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西瓜、甜瓜的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炭疽病等。
(1)黄瓜吡唑醚菌酯可预防和治疗多种重要的黄瓜病害,对黄瓜安全,尤其是在病害密度很高,或病害混合发生高峰时,施用推荐剂量可获得非常明显的效果,预防效果突出。防治黄瓜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黄瓜枯萎病,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25千克药液,每隔5~7天灌一次,连灌2~3次。(2)西瓜防治西瓜蔓枯病、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800~2000倍液喷雾,每隔3~4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甜瓜防治甜瓜叶枯病、霜霉病,发现病株后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4)辣椒防治辣椒疫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1千克药水,缓苗后灌第二次,以后每隔7~10天一次,或视病情发展而定,连灌2~3次。
(5)番茄防治番茄猝倒病,苗床一旦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然后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或浇灌,每平方米用药液2~3升,视病情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用药剂喷雾或灌根以后,撒些草木灰和细干土,降湿保温。(6)十字花科蔬菜防治炭疽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亩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次左右。
(7)芦笋防治芦笋茎枯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保护,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重病区尤其要抓住幼嫩期及时防治,培土前或采收结束扒土后2~3天晒根盘时喷药保护,收获前15天停止用药。(8)草莓防治草莓蛇眼病,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对病害进行治疗和铲除,一般使用2次,每15千克药液加2克芸薹素内酯,可快速促进植株生长和恢复病害对植株影响。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均极易产生耐药性,生产中应交替用药,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一季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预防十治疗十铲除十保健的全能药剂,只在关键时刻或病害混发时才使用。?
(9)胡萝卜防治胡萝卜黑斑病,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如与“天达2116”混配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效果更佳。
(10)菜豆防治菜豆锈病,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效好且安全。
(11)马铃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与“天达2116”混配使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1)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否则效果差,每季作物从病害症状开始出现到采收,最多使用4次。
(2)对黄瓜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3)生长季节需要多次用药时,应与其他种类杀菌剂轮换使用。
(4)喷雾时雾滴要细,水量要足,最好早晚用药,夏天高温不要在中午用药,喷雾要仔细、周到,作物的叶片、果实、主秆都要喷到,防止漏喷。
(5)对有些未注明的作物喷药时,尤其在真叶期,要先小范围试验,待取得效果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
(6)吡唑醚菌酯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不需要加叶面肥。
(7)该制剂属中等毒性,对鱼剧毒;对鸟、蜜蜂、蚯蚓低毒。药械不得在池塘等水源和水体中洗涤,施药残液不得倒入水源和水体中。
(8)—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14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4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