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打什么药好
番茄晚疫病打什么药好?
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番茄晚疫病的情况。番茄晚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对番茄的叶子、茎、果实等部位造成严重危害,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那么,针对番茄晚疫病,我们该打什么药呢?
药物防治番茄晚疫病
针对番茄晚疫病,我们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的方法。经过实验证明,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氧菌灵、异丙环唑等。其中氧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番茄晚疫病的病菌,对番茄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异丙环唑则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它可以通过番茄的根系吸收到植株内部,从而起到防治番茄晚疫病的作用。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物浓度
在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药物的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的药物浓度可能会对番茄造成伤害,过低的药物浓度则无法发挥预期的防治效果。
2.药物喷洒时间
药物的喷洒时间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建议在番茄生长的早期和中期进行药物喷洒,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侵害。
3.药物喷洒频率
药物的喷洒频率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过于频繁的喷洒可能会对番茄产生负面影响。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番茄晚疫病的症状是什么?
答:番茄晚疫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扩散并出现黑色的环状斑点,最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问题二:如何预防番茄晚疫病的发生?
答:预防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番茄品种、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理病叶、保持通风透气等。
问题三:番茄晚疫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番茄晚疫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空气传播和土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菌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周围的番茄植株;土传播则是指病菌通过土壤传播,感染番茄根系。
参考文献
1.杨云华,王艳梅.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24,27(1):59-60。
2.汪建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J].中国蔬菜,2024,3(2):20-21。
百科知识:
氧菌灵
氧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如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等。它的杀菌机理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异丙环唑
异丙环唑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如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等。它的杀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问答拓展:西红柿晚疫病专用药剂有哪些?
常用药剂有如下几种:
铜铵合剂:即用250克硫酸铜和2500克碳铵,磨碎以后混在一块放到塑料袋里,闷上一天一夜,再拿出来兑上100公斤水把它溶化,然后进行喷洒。
波尔多液:按1:1:200的比例兑药,即用500克硫酸铜和500克生石灰,兑上100公斤水,具体做法是:先用少量的水把石灰化开,再兑水制正让返成石灰水。在另一个桶里,也先用少量的水把硫酸铜化开,再兑水制成硫酸铜液,然后把硫酸铜液慢慢地倒入石灰水里,边倒边搅拌,就成了天蓝色的波尔多液了。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的代森锌600倍液等,喷举饥洒后也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这些药剂可以每隔3至5天喷一次,也可以几种药轮换喷施。喷施时,要把西红柿秧的各个部位都喷到。
西红柿晚疫病症状是:叶子得了晚疫病,多半是从叶尖或叶边开始出现病斑,早晨,叶背面的病斑上会长出白霉;秸秆得了晚疫病,会出现黑***的病斑,发病部位往往凹陷,茎秆常常从这折断。果实得晚疫病,多半是在果子还青的滑链时候,出现黑***的病斑,病斑开始比较硬,慢慢就会腐烂。严重时整株西红柿秧都会变黑枯死。
问答拓展:番茄晚疫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握埋灵锰锌,恶余皮销霜灵锰锌,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等等成分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交替使用。(竖游如果是保护地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答拓展:番茄晚疫病用什么药
保护地采用烟雾法,在番茄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4%杀毒矾悄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浩瀚高科)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4-5天。
在疫病大范围发生时,喷洒农药是防治番茄晚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喷洒药液要及时、周到,以防为主。
常用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番茄晚疫病晚疫病可用7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茎部病斑可用高浓度药液涂抹,可选用56%嘧菌酯百菌清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不管是病叶喷药或病茎涂药,每7-8天1次,连续2-3次,但要注意施药后10天不可摘果上市。
扩展资料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温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形式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助风雨传播,由植株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8~22℃,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
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适温为10~13℃,游动孢子容易在叶面有水膜时侵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3℃。
高湿低温,特别是温度波动较大,有利于病害流行。降雨的早晚和雨日的多少,以及雨量的大小和持续的时间,均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程度。另外,氮肥过多,栽植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因素均可诱发病害。
参考资春做料来源扒运衡:百度百科-西红柿晚疫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番茄晚疫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