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梨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梨锈病的病因是什么样的

2024-07-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365 次
梨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梨锈病的病因是什么样的

梨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梨树病害,其病因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该病害会导致梨树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扩大并且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凋谢。受感染的果实表面也会出现棕色的小斑点,严重时甚至导致果实变形或者腐烂。该病害不仅会降低梨树的产量,还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菌的传播途径

梨锈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由真菌Gymnosporangiumsabinae和Gymnosporangiumasiaticum引起的。这两种真菌会在梨树和柏树之间进行交替寄生,因此柏树也是该病害的重要传播源。在梨树上,病原体一般会在春季通过风、雨或者昆虫等途径传播到新生的梨树叶片上,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梨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病株和病叶

在发现梨锈病病害时,需要及时将病株和病叶清除,避免病原体进一步传播。同时,需要注意将病株和病叶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加强梨树的管理

加强梨树的管理,保持梨树的健康状态,可以有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及时修剪、疏枝,保持梨树的通风透光和湿度适宜。

3.使用化学药剂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包括多菌灵、硫磺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

相关问题:


1.梨锈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梨锈病的发病期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湿度较高,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2.柏树是否也会感染梨锈病?

是的,柏树也是梨锈病的重要传播源之一。在梨树和柏树共同生长的环境中,需要注意进行防治。

3.梨锈病对产量和果实质量的影响有多大?

梨锈病会导致梨树的产量下降,同时影响果实的质量。严重时,病害会导致果实变形、腐烂等问题。

4.除了化学药剂,还有哪些防治梨锈病的方法?

除了化学药剂,还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等方式进行梨锈病的防治。这些方法相对环保,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产品。

5.梨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气候有关吗?

是的,梨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病害容易发生和传播,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梨树生长环境中的湿度。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病原为担子菌门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asiaticumMiyabeexYanmada]。病菌需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具有专性寄生和转主寄生特点。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发生在梨、山楂、木瓜等寄主上,冬孢子及担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及欧洲刺柏等柏类转主寄主上。性子器扁烧瓶形,埋生于梨叶正面病部组织的表皮下,孔口外露,大小为120~170微米10~120微米,内生有许多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的性孢子,大小为8~12微米1~3.5微米。锈子器丛生于梨叶病斑的背面或嫩梢、幼果和果梗的肿大病斑上,细圆筒形,长5~6毫米,直径0.2~0.5毫米。组成锈子器壁的护膜细胞长圆形或梭形,大小42~87微米13~42微米。外壁有长刺状突起,锈子器内生有很多的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8~20微米19~24微米,膜厚2~3微米。橙***,表面有瘤状细点。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初短小,后渐伸长,长2~5毫米,顶部宽0.5~2毫米,基部宽1~3毫米。冬孢子通常需要25天才能发育成熟。冬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双胞,黄褐色,大小为33~61微米14~28微米,在每细胞的分隔处各有2个姿搜发芽孔,柄细长,其外表被有胶质,遇水胶化。冬孢子萌发时长出担子,4胞,每个细胞长一个小梗,每小梗顶端产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卵形,淡黄褐色,单胞,大小为10~早弊15微米1~9微米。

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17~20℃。担孢子发芽适宜温度15~23℃。锈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

梨胶锈菌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木瓜、山楂和贴梗海棠等,但不能侵害苹果。梨锈病菌的转主寄主除桧柏外,还有欧洲刺柏、南欧柏、高塔柏、圆柏、龙柏、柱柏、翠柏、金羽柏和球陆册族桧等,其中,以桧柏、欧洲刺柏和龙柏最易感病,球桧和翠柏次之,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

问答拓展:梨树叶片出现黄斑是什么病?该如何防治?

梨树叶片出现黄斑是梨锈病,防治的方法包括清除转主寄主、铲除越冬病菌和梨树喷药等方法,其中,喷药可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

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为害幼果。叶片被害时,先在叶表面发生橙***、有光泽的小斑点,斑点数目不等,其后斑点逐渐发展成圆形病斑。斑中间橙***,边缘淡***,表面密生针尖大小的桔***小点粒,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

梨树属于高大乔木,梨树性喜温暖,喜阳光,耐寒,喜湿润,但有相当耐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梨的萌芽力较强,成枝力常因种类、培纤品种不同有所差异。梨树的叶片生长快,大部分叶片在几天内呈现出油亮的光泽。

扩展资料

梨树的种植注意事项:

1、梨树是一种特别需要肥料的植物。在梨子生长的时候,至少要对梨树叶进行3次的叶面施肥。另外,梨子的摄水量也是很高的,所以在种植之前,一定要选择保水能力比较强的土壤,保证土壤长期顷简处于水分充足的情况。

2、如果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土地干涸,就需要果农们经常性的浇水,保证梨树不会处于缺水的状态,保证梨树的正常生长。

3、需要对梨树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可以提高果园的空气流通性,加大阳光照射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梨树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发育。如果没有及时的修剪,可能会造成梨树部分区域无法照射到阳光,生长缓慢不均匀,也容易引发虫害。

4、梨树需要喷洒适量的农药,来杀死细菌中或者遗留在树枝果实表配乎仿面的害虫,但喷洒量不宜过多,否则会抑制梨树的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梨锈病

百度百科-梨树

问答拓展:梨树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梨树叶子上长出类似于“羊胡子”一样毛绒绒的东西,呈现出黄褐色,一块块的,时间久了叶子就会变黑,最终导致梨树叶子干枯脱落。梨树叶子上长出这种“羊胡子”,其实就是梨树的一种病害,属于菌类传播性病害梨锈病,
梨树锈病害图片及防治方法
梨树叶子上长出类似于“羊胡子”一样毛绒绒的东西,呈现出黄褐色,一块块的,时间久了叶子就会变黑,最终导致梨树叶子干枯脱落。
梨树叶子上长出这种“羊胡子”,其实就是梨树的一种病害,属于菌类传播性病害梨锈病,还被叫赤星病,也有农民形象地叫它“羊胡子病”。
梨树发生梨锈病的仔高原因,通常与附近的柏树等相关。梨锈病的发模余生是有锈病菌通过寄主,然后传播至梨树上,造成了梨树锈病发生。
但柏科类树木主要就是锈病孢子的寄主,所以说,梨树发生梨锈病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与附近栽种有柏科类树木相关。在对果园管理中,如果无法改变梨树的种植环境,那就需要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梨锈病的症状表现
梨锈病首先发生在梨树叶子上,梨树叶子被感染锈病菌后,受到病菌侵蚀,叶面会出现淡红色或黄褐色的斑块。
在没有得到及时防治的情况下,病斑会逐渐扩散,颜色加深,蔓延大部分叶子,病斑部位突兀,其间有黑色菌斑点。
梨锈病的后期,在发病的梨树叶子后面,就会冒出4厘米左右长,毛绒绒的黄褐色东西,就像是“羊胡子”。
其实这是梨锈病的孢子,孢子成熟破裂后,里面可见有黄褐色的粉。梨锈病的发生能够导致梨树叶子丧失其光合作用的功能,后期梨树果实被感染后能造成果实腐烂变质。
梨锈病的发病诱因
梨锈病的春孢子会致使周边的柏树染病,柏树发病后,其嫩枝或叶子上会有褐色物质出现,并逐渐地生长至五公分左右的长度。
这些褐色物质在自然外力风或雨等作用下破裂,受湿后成为黏黏的红褐色物质,这就是多个小孢子形成的孢子堆。这些小孢子会借助于自然环境进行传播,从而导致柏树周边梨树的发病。
梨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内容了解了梨锈病的发病特点,与传播途径,对梨锈病防治的最佳措施,就是改变梨树园地周边的环境,在孢子所能传播的范围内,去除柏科类树林的存在,孢子传播距离通常能达到5里地左右。
但是清除周边环境的做法,一般情况下是做不到的,那就需要结合药物进行防治。
种植户可在孢子传播前期,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后与每年的8月份前,可对梨树园周边有效传播途径内的柏科植物喷施戊唑醇。进行对寄宿孢子灭杀,从而达到防控孢子的传播,减少梨锈病的诱发。
在每年的雨季,当出现有效降雨后,约一星期的时间内,及时对梨树园周边的柏树等同科属树木,喷施代森锰锌、苯甲丙环唑、苯醚念码尺甲环唑等药物中的任意一种。
与此同时,梨树上也要进行喷施药剂做到双重防治,梨树可用烯唑醇喷施一到两遍,施药时要对叶子的正反面均匀喷施,达到彻底防治。
【总结】在梨树叶子上,一旦发现长出了类似“羊胡子”的毛毛,就不要掉以轻心,可能就是梨锈病,应当充分引起重视。
梨锈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梨锈病也会传至到果实,不仅会影响到梨树叶子的功能,就连果实也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