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枯萎病用什么药

2024-07-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56 次
小麦锈病枯萎病用什么药

小麦锈病枯萎病的治疗方法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小麦锈病枯萎病对小麦生长的危害。这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褐斑、白粉状物质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控制小麦锈病枯萎病。

药物治疗

小麦锈病枯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药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药物有敌锈灵、三唑酮、噻唑酮等。

敌锈灵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喷洒,避免超量使用。

三唑酮和噻唑酮是一类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快速、高效、低毒、长效等特点。这两种药物对小麦锈病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非常好,但也需要注意用药量和使用方法。

除了上述药物外,还有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茶树油、丹参酮等。这些植物提取物可以作为替代药物使用,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用药量。

其他防治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防治措施可以帮助控制小麦锈病枯萎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轮作。小麦不能连作,应与其他农作物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2.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透气性和湿度,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3.注意清除病残体。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4.加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小麦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枯萎病有哪些症状?

小麦锈病枯萎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褐斑、白粉状物质等,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死亡。

2.小麦锈病枯萎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锈病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小麦锈菌、小麦枯萎病菌等。

3.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哪些防治措施可以采取?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合理轮作、加强土壤管理、注意清除病残体、加强病害监测等防治措施。

4.小麦锈病枯萎病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麦锈病枯萎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原菌等因素有关。

5.如何预防小麦锈病枯萎病?

预防小麦锈病枯萎病可以采取合理轮作、加强土壤管理、注意清除病残体、加强病害监测等预防措施。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麦子出现叶锈病,需要打什么药?

小麦锈病要综合控制,选择抗病品种,在适当时期播种,合理施肥,并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与治疗小麦锈病通常使用三唑类药物,例如戊丁康唑,二苯并呋喃唑,现在有些药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因此效果会更好,安全性也会更好。进入引导阶段后,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燥,则尽可能少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