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灰霉病叶有轮纹 柑橘灰霉病叶有轮纹怎么治
柑橘灰霉病叶有轮纹的防治方法
柑橘灰霉病是柑橘树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柑橘叶片上出现灰色的霉斑,严重时会导致柑橘叶片脱落,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治柑橘灰霉病,保证柑橘的健康生长。
防治方法一:合理施肥
柑橘灰霉病叶有轮纹与柑橘植株的养分状况密切相关。缺乏氮、磷、钾等养分的柑橘植株容易生病,因此我们需要合理施肥,保证柑橘植株的养分供应。同时,应注意避免施用过量化肥,以免造成污染和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二:及时清除病叶
柑橘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会通过病叶传播。我们需要及时清除柑橘树上的病叶,以减少病害扩散的可能性。同时,清除病叶后应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菌再次传播。
防治方法三:喷洒药剂
对于柑橘灰霉病,我们可以喷洒一些具有杀菌功效的药剂,如百菌清、硫磺等。在使用药剂时应注意剂量和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应注意轮换使用药剂,以防止病菌对药剂产生抗性。
防治方法四:提高树冠通风透光性
柑橘灰霉病是一种湿热季节易发的病害,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柑橘树冠的通风透光性,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修剪枝条、稀疏枝叶、加强树冠内部的空气流通等方式来实现。
问题一:柑橘灰霉病会对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吗?
答案:柑橘灰霉病会导致柑橘叶片凋萎、脱落,进而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最终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问题二:柑橘灰霉病的病菌是如何传播的?
答案:柑橘灰霉病的病菌主要通过病叶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水珠、工具等途径传播。
问题三:如何判断柑橘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答案:柑橘灰霉病初期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色霉斑,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变黄、枯萎、脱落。
问题四:除了灰霉病,柑橘还容易得哪些病害?
答案:除了灰霉病,柑橘还容易得黄龙病、炭疽病、柑桔黑斑病等病害。
问题五:如何预防柑橘灰霉病的发生?
答案:预防柑橘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叶、喷洒药剂、提高树冠通风透光性等。
问答拓展:这是什么病害啊,应怎么治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银举,茎,幼果。叶片受害,叶缘部水侵状褐色病斑,后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并有浅褐色轮纹病斑,湿度大时有灰色霉层瞎亏。
茎受害,形成水浸状不规则病斑,灰白色或者褐色,病变部位有灰白霉层。
幼果受害顶部及其附近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层。
防治发病初期可用三氯异氰尿酸,乙蒜素,多抗霉素,锋神碧腐霉利,咪鲜胺等交替使用防治。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希望对您有用。
?如果您感觉对您有用,不妨点一下采纳,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问答拓展:作物得了灰霉病怎么办呢,灰霉病是怎么回事呢?亲。。。求解!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为害症状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为害花及茎。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没谨轮纹,边缘逐渐变为***,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处果面变成灰白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子实体,病果一般不脱落,失水后变硬。花部感病,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茎部染病后,先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长椭圆性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二、病原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灰葡萄抱菌,属半知菌亚门,除侵染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黄瓜。三、侵染途径(1)病菌从因农事操作、机械损伤引起的辩闷伤口侵入;(2)底部叶片受肥害后,从叶边缘感染病菌;(3)带菌花粉散落于叶片致使病菌侵入;(4)茎部伤口或病果病叶附着于茎部容易感染;(5)土壤中越冬或残存的病菌从茎基部侵入;(6)灰霉病菌从残留花瓣处侵入;(7)灰霉病菌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8)枯死的花瓣、叶片粘贴于果面,致使病菌从果面侵入。四、发病原因及条件(1)春季低温多雨,温室内高湿。低温高湿是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灰霉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一23℃,25℃以上的气温即不利于病害的蔓延。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病害极易发生流行。(2)病菌基数高。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需求猛增,出现了种植番茄的专业村和专业基地,由于品种单一,倒茬困难,致使连作现象非常严重,多年的连茬栽培使田间灰霉病菌基数逐年增多。(3)蘸花传病。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实从残留的花瓣处侵染的最多,其次是从柱头侵入。在用激素处理使子房增大的同时,使花冠的花瓣和雄蕊也残留在粤片与果面的夹缝中,而且能够长时间不萎蔫,保持天然的绿色。番茄蘸花造成了后期果实蒂部花瓣及脐部柱头的残留,进而成为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实的初侵染位点。(4)栽培不当。一方面是田间定植密度过大的田块,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湿度增加,有利于发病;管理不及时,未能打顶、打杈而造成枝叶茂盛、徒长型的植株,其病害尤为严重。另一方面是灰葡萄孢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营养不良、脆弱的植株抗病力变差,很容易受感染。(5)品种原因。花期是灰霉病菌侵染的高峰期。在生产上采用的一些早熟高产品种,生育期长,花期也相应延长,受灰霉病菌侵染的机会增加。(6)光照减弱引起番茄灰霉病。温室薄膜覆盖,其光照强度仅为自然光的40%一50%,有些使用旧薄膜的温室则更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有效地防止番茄徒长,而温室中番茄长期处于弱光环境,导致长势弱,抗病性降低。另外,光照射一般对灰霉病抱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温室内光照环境则削弱了这种作用。五、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1)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据栽培试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佳粉1号、上海903等品种较抗灰霉病。育苗应选用无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区温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枯灶基2)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种,单穴定植,一般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过密而徒长,影响通风透光,降低抗性;(3)清洁田园:定植前要清除温室内残茬及枯枝败叶,然后深耕翻地。发病前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黄叶、老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保持温室清洁,减少初侵染源。在田间操作时也要注意区分健株与病株,以防人为传播病菌;(4)降低温室内湿度:高垄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忌阴雨天浇水,可有效降低室内湿度。另外,在垄沟里铺一层干麦秆草,不仅可缓释地表水,而且能缓和作物生长层气温变化,减少因高湿大温差所造成的结露,并有吸潮作用;(5)变温通风:据研究,31℃以上的温度可减缓葡萄孢菌孢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风。当温室内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继续放风,下午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30℃,当温室内温度降到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室温下降,夜间温室温度保持在15~17℃。阴雨天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6)去除残留花瓣和柱头: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对果实的初侵染部位主要为残留花瓣及柱头处,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脐部扩展,最后扩展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应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径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轻微用力即可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二)药剂防治预防用药: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施,选择无病苗移栽。(2)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用《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施,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3)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进行《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治疗用药:(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立即使用我公司产品《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奥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问答拓展:如何防治柑橘灰霉病?
(1)加强栽培管理困枯姿。实行轮作,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同时用65%代森锌可汪绝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将种苗浸泡10~12分钟然后再栽种。栽植时不宜过密,生长期间不要偏施氮肥。盆栽宜每年换一次新的培养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枝、芽和带病的花蕾,然后喷洒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除患部外,还有土壤表面。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败神2~3次,即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