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2024-07-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61 次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原理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将稻秧从苗床中抛出,直接栽入水田中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提前培育好稻秧,然后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将稻秧直接栽入水田中,从而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步骤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苗床的准备:在水稻生长的前期,需要先准备好苗床,将水稻种子种植在苗床中。
  • 培育稻秧:在苗床中培育好稻秧,让它们长成健康的苗子。
  • 抛秧:在水稻生长的适当时期,将稻秧从苗床中抛出,直接栽入水田中。
  • 管理水田: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对水田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施肥、除草、灌溉等方面。
  • 收割水稻:当水稻成熟后,需要及时收割,保证水稻的品质。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视频

以下是一些关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视频,供大家参考:

相关问题:

问题一: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优点有哪些?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可以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 提高产量和品质: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 减少病虫害: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

问题二: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适用于适宜水稻生长的地区,如江南、华南、东南等地区。

问题三: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适时抛秧:水稻抛秧的时间要选择在适当的时期,避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 培育健康的稻秧:水稻抛秧的稻秧要健康,否则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 合理管理水田: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需要合理管理水田,包括施肥、除草、灌溉等方面。

问题四: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有哪些不足之处?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问题五: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现代农业技术》

2.《农业科技》

3.《中国农业科技》

问答拓展:水稻抛秧盘如何播种

一、水稻抛秧栽培方法

1.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与常规栽插方式相比,一般抛秧稻可省工22.5~37.5个/hm2,工效提高5~8倍,提早插秧季节,缩短栽秧时间。 

2..省种、省专用种田,且有利于集约化育秧。抛秧栽培的秧田与本田比一般为1∶30~50,且秧苗成秧率高,可省杂交稻种7.5kg/hm2,早、晚稻各省90%的秧田。 

3.稳产、高产。抛秧栽培水稻可缩短返青期,促早生快发,尤其是低位分蘖增多,提早成熟,有利于高产、稳产。 

4.育秧前准备

4.1备足秧盘。选用561孔的秧盘525~600张/hm2。

4.2配制营养土。目前主要采用壮秧剂配制营养土育秧,没有壮秧剂的地方,也可以用复合肥或**素配制营养土。

4.3秧田准备。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园。秧田与大田比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细、整平、作厢。

5.种子处理。将谷种用清水预浸6h左右,再用强氯精500倍液慧圆备浸泡35h左右,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6.整地。抛秧本田应做到“平、浅、烂、净”的标准,即田面平整、高低不过寸;水要浅,以现泥为好;土壤要上紧下松,软硬适中,田面无杂物。如果是粘泥田腔毕应在犁耙后沉淀2~3d,放干明水,抢晴抛栽;如果是沙质田块,则随犁随抛。 

7.播种。将种子均匀播在秧盘上,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播种器播种。播种后将秧盘紧挨在秧床上排列,注意要把秧盘底部压入秧床,以保证各部分与秧床充分接触。在播种的秧床上撒1层营养土,营养土以刚好覆盖种子为宜。 

8.抛栽。左手提盘,右手抓起秧苗8~10蔸,轻轻抖散,泥团向上,用力向上抛2~3m让其自由落下。根据田块面积和密度确定用秧盘数,先粗抛2/3,余下1/3补稀。抛后每隔3m捡出一条人行道,宽30cm。再用竹竿疏密补稀,做到全田大致均匀。 

9.苗期管理。主要抓苗期施肥和病虫害的预防。秧苗1.5叶时以**素300g/hm2对水30kg/hm2喷施;3.5叶时以**素600g/hm2对水30kg/hm2喷施。苗期的主要病害为立枯病,待2叶1心时喷施故克松800~1 000倍液45kg/hm2。 

10.田间管理。浇水前期要遵循“浅水立苗、薄水促蘖、晒田控蘖”的原则。浅水立苗即抛秧2~3d不进水,以利于秧苗扎根;薄水促蘖即灌2~3cm的水层,以利于促进有效分蘖;晒田控蘖即苗数足够时晒田,以利于控制无效分蘖。水分管理的后期遵循“深水孕穗、浅水灌浆、断水黄熟”的原则,即保持5~10cm的水层以利于孕穗,保持5cm水层以利于灌浆,黄熟时断水以前毁利于籽粒成熟饱满。

抛秧一般不采用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法,因底肥过多,前期生长旺盛,群体过大,引起成穗率下降,后期脱肥又不利于形成大穗。一般施纯N 150~180kg/hm2、P2O5 75~90 kg/hm2、K2O 120~150kg/hm2。施肥方法是“前促、中控、后补”,即底肥60%~70%,分蘖肥20%~25%,穗肥10%~15%。 

二、水稻抛秧栽培注意事项 

1.防烧芽。主要注意育秧剂(包括化肥)不过量,营养土要拌匀施匀,糊泥沉实后播种;壮秧剂育秧的必须“分层施肥,上下各半,分层装盘,隔层播种”。

2..防串根。主要措施是播种后秧盘面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净,秧田灌水不上畦。

3.防秧苗徒长。主要方法是用壮秧剂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种,适时喷施多效唑。

4.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坚持花泥(遮泥)水抛秧,大风大雨和深水情况下不抛秧。

5.防不匀。方法是坚持三步抛秧法,第一步抛70%,第二步捡工作行,第三步抛剩下的30%。

6.防除草剂药害。主要是坚持用丁苄、田青、抛秧净等除草剂,不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剂,并注意除草剂的用量和施用方法。

三、病虫害防治

1. 水稻纹枯病

1.1农业防治(1)清除菌源:要求在秧田、本田翻犁、灌水泡田时(此时菌核上浮),打捞菌核,带出田外烧掉或深埋。做到病草不还田,同时铲除田边杂草。(2)加强肥水管理: 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要避免长期深灌。同时,合理施用N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  

1.2药剂防治 每亩用3%、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100—150毫升,对水75升喷雾或用30%纹枯利800—1000倍喷雾或B908(生防菌株)喷雾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喷雾。

2.. 虫害主要是螟虫。一般在分蘖末期用井冈霉素750g/hm2对基部喷施,以预防纹枯病的发生;依各地预测预报资料提前2d,用杀虫双颗粒剂30kg/hm2均匀撒施,以防治螟虫的发生。由于抛秧田中产生杂草较早,所以在抛秧立苗后即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值得注意的是,施各种药物时田中均要保持3.3cm左右的浅水层。

水稻抛秧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品种对于长江中下游稻区单季稻(单季稻)而言,抛秧应选择抗病性和抗倒性强、中大穗型的水稻品种;对于华南稻区及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双季稻)而言,双季抛秧,早稻应选用早、中熟品种,晚稻按照前茬的熟期进行选择,确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宜采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早熟或中熟品种。
2.适宜育秧方法目前已经发展了适宜于抛秧的水稻秧盘育秧、水稻无盘旱育秧等技术。
(1)水稻秧盘育秧技术:①苗床选择:苗床可以是泥浆秧田,也可以是旱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田块做苗床,用壮秧营养剂等苗床专用肥制作营养土。②浸好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0%。播种前进行晒种,宜在温和的阳光下晒种2小时左右;晒种后用强氯精450~500倍药液浸种4~6小时进行种子消毒,之后用水洗干净再浸种8~10小时,浸种过程换水2~3次,种子起水后进行催芽。
(2)水稻无盘旱育秧技术:①选准抛秧型旱育保姆350克,可包衣稻种1~1.2千克。②浸好种子:采取现包即种的方法。包衣前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5分钟,温度较低时可浸泡12小时,捞出稻种,沥去水分。③包衣方法:将包衣剂倒入脸盆等圆底容器中,再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脸盆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边搅拌,直到包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④浇足底水:旱育苗床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3.精量播种采用无盘旱育秧抛秧,秧田播种量与常规旱育秧同。采用塑料软盘育秧的,根据季节、品种类型、秧龄和抛栽密度,选择不同孔数的抛秧盘,要严格控制播种量。秧盘的数量应根据秧盘的穴数及计划抛植密度而定,还要扣除5%~10%的空穴损失率。目前我国采用的秧盘主要有3种规格,434穴、502穴和561穴。亩用秧盘数=计划抛植丛数/(每盘穴数-每盘穴数×空穴损失率),如每亩大田计划抛1.8万丛,用434穴的秧盘,为55~60个;用502穴的秧盘,为38~40个;用561穴的秧盘,为34~36个。如用旧秧盘,应根据秧盘的损坏情况适当增加秧盘数量。杂交稻应选择孔径较大的秧盘(每盘孔数较少),根据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确定适宜播种期,常规粳稻大田亩用种量3千克左右、杂交中籼稻1~2千克,杂交稻每孔2~3粒种子,常规稻每孔2~4粒种子。
种子浸种催芽后,要均匀播种。无盘抛秧播种一定要均匀,才能达到秧苗所带泥球大小相对一致,提高抛栽立苗率;苗床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再用喷壶浇湿,接着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为了保证秧苗齐、匀、壮,播种后要盖膜,齐苗后逐步揭膜,揭膜时要一次性补足水分;无盘抛秧的秧苗在拔秧前一天的下午要浇足水,一次透墒,以保证起秧时秧苗根部带着“吸水泥球”。
4.抛秧密度确保合理基本苗、提高抛栽质量。精细耕整大田,要求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看天、看苗适期抛秧,提倡定向点抛秧,抛足基本苗,提高均匀度。南方稻区,早稻、晚稻每亩抛植3万丛左右,杂交中稻每亩大田抛1.6万~1.8万丛,基本苗4万~5万苗,常规粳稻每亩大田抛1.8万~2.0万丛,基本苗6万~8万苗。北方稻区亩抛1.8万~2万丛,基本苗5万~6万苗。大田每隔3~5米留一条宽30厘米的工作沟。免耕抛秧的抛栽密度要比常耕抛多10%左右。早稻亩基本苗2.2万~2.4万丛,晚稻基本苗2.0万~2.2万丛。抛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活棵分蘖。
5.肥水管理根据抛秧稻抛栽后缓苗期短、活棵早、出叶快、分蘖发生早等特点,采取前氮后移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在6∶4~5∶5为宜。大田水分管理采取湿润活棵、浅水分蘖、提早晒田控蘖、孕穗至抽穗间歇灌溉的方法。
6.病虫草害防控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免耕早稻抛秧5~7天,晚稻抛秧4~5天后结合施肥使用抛秧田除草剂。每亩用18.5%抛秧净25克或60%丁草胺100毫升拌细土或**素肥料后撒施灭草。
注意事项:选择适宜秧龄时期抛秧,提高抛秧均匀度。免耕抛秧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

问答拓展:水稻旱育抛秧技术?

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技术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无盘抛秧剂对稻种实施包衣,并进行旱育秧,扯秧后直接进行大田抛秧的一项水稻轻简节掘凳本栽培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塑料软盘、不催芽、出苗率高、秧苗壮、防病虫、抛秧易立苗、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相对塑料软盘育秧,免去塑盘投资,该项技术操作简单、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易为农民接受和推广。其栽培要点如下:
一、选准型号。无盘抛秧剂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种专用型,在早、中、晚稻育秧上应分别选用早稻、中稻、晚稻抛秧专用型包衣剂。
二、确定用量。每小包(400克)无盘抛秧剂可包衣稻种1.5公斤。
三、浸好种子。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早稻浸12小时、中稻浸8小时、晚稻浸4小时。不用强氯精消毒。
四、包衣方法。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先将种衣剂置于脸盆中,然后将沥干的稻种慢慢地加入盆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子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稍为晾干即可播种。
五、选好育秧场地,施足基肥,整好秧厢。旱育无盘抛秧的秧床应选用含砂量少、前作蔬菜地或旱土、冬季翻耕的稻田等壤土田(或泥土田),以较肥沃、杂草较少的田土为宜,秧田与大田比为1:12-15。整地时施入足够的腐熟农家肥,另亩施25公斤复合肥与泥土充分混合,按1.7米宽分厢(包括沟),起厢后将厢面整细整平。
六、浇足底水。在播种前将厢面浇一次透水,使苗床10厘米内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七、均匀播种和盖种。将包好种衣剂的种子及时均匀播种,轻度**后覆盖2厘米厚的薄层细土。
八、纯皮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在秧苗二叶一心后按要求喷施旱秧青、秧田一次净等防除杂草。
九、抛秧扯秧前一天下午苗床需浇足一次透水,以利秧根带有“吸湿泥球”便于抛秧立苗。扯秧时,一般要一株或两株秧苗作一蔸拔起。
十、旱育抛秧方法,大田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与常规塑盘抛秧相同。
注意事项:
1、用种量不能太大。用无盘抛种剂包衣稻种出苗率高、成秧率高、分蘖多,可适当减少用种量。杂交早稻每亩1.5公斤,杂交中、晚稻每亩1公斤,常规早稻每亩3公斤做散差,常规晚稻每亩2公斤。
2、包衣时,要掌握种子水分适度。浸种后沥干水(不见水滴为度)即拌种衣剂。若稻种过分晾干,拌不上种衣剂。稻种带有明水,种衣剂会吸水膨胀粘结成块,包衣不匀。
3、早稻和山区一季稻育秧播种后,搞好薄膜覆盖保温。
4、抛秧后48小时内,田间严禁灌水,促进扎根立苗。

问答拓展:什么是水稻抛栽?水稻抛栽技术要点有哪些呢?

秧苗活蔸快,没有明显的返青期。由于苗小、带土、大田返青早、分蘖早、分蘖多,易得到足够的穗数。减少植伤,早生快发。人工插秧有一段返青期,抛秧减轻甚至避免了植伤,抛到大田后,由于水肥条件的改善,迅速发出新根,形成发达而健壮的根系,同时又促进了根系的早生快发,为水稻前期的旺盛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歼磨利用低位分蘖成穗。抛秧分蘖早,早期分蘖形成有效穗,而手插秧分蘖迟,易形成无效穗。

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抛秧栽培秧苗根系入土浅,分蘖节位低,且穗数增加,易倒伏;应选用茎秆粗壮、株型紧凑、不披垂抗倒伏、分蘖力强、穗型中等的品种作为抛秧栽培品种。种子处理可按常规办法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和消毒。选择苗床,配制好营养土。一是选择通风透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水田。秧床宽1.4m左右,沟宽30cm,苗床板面达到“平、烂、净”。二是选用干净菜园土4份和充分腐熟的土杂肥1份拌匀后,每100kg营养土加上0.5kg复合肥均匀搅拌配制成营养土。若要使用壮秧剂,可与营养土拌匀后,装入秧盘中后播种,用未拌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种。

选足塑盘,摆好秧盘。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育秧软盘50-60块,或561孔育秧软盘40-45块。摆盘时,秧床正中央拉线,在中线的两边各横摆一张秧盘,用木板压实,做到盘与盘衔接无缝隙,软盘与床土充分接触不留空隙,无高蔽改卖低。盘底与秧床表面紧密贴合,以保证秧床与盘内营养土墒情一致。均匀播种,覆盖保温防晒。摆好秧盘后,将催芽破胸露白的种子均匀播到每穴孔中,可撒种2-3遍,采用3遍播种一般先播40%,第2次播宏逗40%,剩20%补缺力求均匀。播后用毛扫把压种,并把留在种穴外种子刮扫到种穴内。杂交稻每孔播1-2粒,每亩用种量控制在1.2-1.3公斤;常规稻每孔播4-6粒,每亩用种量控制在4-6公斤。然后覆盖营养土使孔平并用扫帚扫平,使孔与孔之间无余土,以免串根影响抛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