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马铃薯种植技术

2024-01-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16 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

  此篇经验会给大家谈谈“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内容进行诠释,希望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种植马铃薯时,要选择健康、无病、完整、无畸形的种薯,然后将种薯放入厚约10厘米的沙土中催芽,然后将发芽的马铃薯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土壤,每隔一周浇水以加速马铃薯的生长。

  种植马铃薯时,要选择优良品种的马铃薯种薯。可选择表皮光亮、健康无畸形的马铃薯,再进行发芽处理。

  可将种薯放入厚约10厘米的湿沙中,待土豆发芽后,根据发芽的多少切成土豆块。

  马铃薯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种土豆时,要先翻土,使土壤疏松透气。还需在土壤中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为土豆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种植马铃薯时,需要将处理过的马铃薯块均匀地埋入土中,再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马铃薯快速生长。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间也需要每隔一周浇一次水,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光照不足,植株的茎叶会过度生长,导致马铃薯块茎生长不良。每天要让土豆接受11-13小时的自然光照。


好文探索:马铃薯种植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

  中耕松土,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以利出苗。

  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

  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播种时土壤湿度应该在80%左右,播种至出苗前一般水分不宜过多,多时易造成腐根烂种,干旱时可适时补水。

  马铃薯全生育期间主要遵循苗期-花期-结薯期-块茎膨大期的灌水原则,收获前10天左右停止灌水,提高商品率。

  追肥:马铃薯在出苗后30天现蕾初期,结合中耕培土,亩用**素10千克、钾肥10千克,根据田间苗情长势进行补充追施,注意苗弱多施、苗旺少施。

  叶面肥:在马铃薯现蕾和花期,结合防治病,可用膨大素、块根宝、维他灵、磷酸二氢钾、硼和锌肥等进行叶面喷施二到三次。


精选问答:


  1、土豆种植技巧和方法?

  1.

  准备土豆种子100克。

  2.

  把土豆种子埋进营养钵里,上面盖一层营养土,浇上水催芽。

  3.

  一周以后,土豆苗就冒出来了。

  4.

  15天以后,把土豆苗移栽到整理好的地垄里。

  5.

  按时浇水,施肥,除草,搞好田间管理即可。

  6.

  成果图

  2、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 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一般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20-30担,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