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区别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区别是什么

2024-07-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49 次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区别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区别是什么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区别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柑橘锈病和溃疡病是两种常见的病害,容易混淆,但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柑橘锈病

柑橘锈病是由柑橘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柑橘的叶片上。病叶表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大片锈色斑块,使叶片变形、干枯、脱落。柑橘锈病的病原菌易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繁殖,因此夏季是柑橘锈病高发期。治疗柑橘锈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溃疡病

溃疡病是由溃疡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柑橘的果实和枝干上。病害初期,柑橘果实和枝干表面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溃疡状坑洼,严重时会导致果实和枝干腐烂。溃疡病的病原菌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繁殖,因此夏季和雨季是溃疡病高发期。治疗溃疡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剪除病害部位和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问题拓展

1.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症状有什么区别?

柑橘锈病主要在叶片上形成锈色斑块,而溃疡病则主要在果实和枝干上形成溃疡状坑洼。

2.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不同?

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但溃疡病还需要剪除病害部位。

3.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病原菌有什么不同?

柑橘锈病的病原菌是柑橘锈菌,而溃疡病的病原菌是溃疡病菌。

4.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发病原因有什么不同?

柑橘锈病主要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易发生,而溃疡病则主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5.如何预防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发生?

预防柑橘锈病和溃疡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保持柑橘生长环境的干燥通风,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合理施肥,提高柑橘的抗病能力等。

问答拓展:柑橘溃疡病和柑橘疮痂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柑橘溃疡病在发展的某一时期,或在有些品种上发生的症状,与疮痂病极相似。由于两种病害在重要性和防治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准确区分这两种病害非常重要。在叶片上,溃疡病的病斑常向叶片正面和改毕背面两面突起形成病斑,病斑四周常有明显的***晕环,整个叶片冲散不变形。而疮痂病病斑仅在一面突破,另一面凹陷,外围无***晕环,严重受害叶片常呈显著畸形。在果实上,溃疡病初期病斑为带有浓***的半透明突起,核判芹顶部稍有褶皱;后期病斑,在各部的病健部交界处常有一圈褪色釉光的边缘,中间有放射状裂口。在显微镜下作切片观察时,能见到病部与健部间通常无离层,在患病部可找到细菌。而疮痂病初期病斑也呈半透明突起,但不带浓***,并且在顶部无褶皱;在显微镜下作切片检查时,见到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离层,在患病部可找到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外围无釉光边缘,病斑有时稍有裂口,但不呈放射状;后期常长出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状突起,易脱落。

问答拓展:柑橘病害有哪些?

1、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国滑乱世内植物检疫对象病害,苗木和幼龄树发病后1~2年内枯死,成年树发病陪丛后在2~3年内丧失结果能力。

2、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苗木、幼树受害严重,造成落叶枯枝,树势衰弱,果实受害轻则带有病疤,降低品质,重则落果,降低产量。本病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病斑初为针头大小,***,水浸状,后扩大呈近圆形病斑,在叶的正反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灰褐色,呈火山口状开裂。

3、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引起落叶、落果。未落病果小而畸形,品质变劣,受害新梢生长不良。本病只能侵染叶、梢、果地幼嫩组织,受害叶片初现水浸状小点,后逐渐扩大,呈蜡***至黄褐色,直径0.3~2.0mm,木栓化。

防治措施

严格检疫,禁止新区和无病区从病区引进苗木和接穗。

培育无病苗木,建立无病苗圃,地点应选择无黄龙病和无信肢柑橘木虱发生的地区,并选用脱毒过的苗木。

除虫防治,及时防治传病媒介柑橘木虱。

挖除病株,加强检查,及时处理病株。

问答拓展:沃柑树叶有黄褐斑点,树叶脱落波及整片果园,如何防治?

你好,根据初步判断为柑橘溃疡病。接下来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一、柑橘溃疡病的分布为害

柑桔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在我国分布普遍,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江西宽谨等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以苗木、幼树受害最为严重,造成落叶、枝枯。果实受害引起落果,轻的带有病疤,影响慧巧宏品质和外观。

二、柑橘溃疡病的表现症状

叶片受害:开始于叶背出现***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继而在叶片两面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显著,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随后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开裂,且有微细轮前册纹,周同有黄晕,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几个病斑聚合呈不规则形大斑。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形状与叶上相似,但突起明显,周围无黄晕,严重时引起落叶、枯梢。果实受害: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为坚实,火山口开裂更为显著。病斑限于果皮上,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二、柑橘溃疡病的发病规律

柑桔溃疡病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5-10℃,最高35-38℃,因此高温多雨季节有利发病,且夏梢发病显著高于秋梢和春梢。且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该细菌的生长、发育需要高温、高湿条件,但也能耐干燥,故在自然条件下,病菌在寄主组织内可存活数月。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第二年春天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病斑处溢出菌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到嫩梢、嫩叶及幼果上,若这些幼嫩组织上有水分,20分钟病菌便能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植物体内的细胞内。潜育期长短取决于柑橘品种,组织的老熟程度及温度,一般为3-10天。一般甜橙较宽皮橘容易感病;苗木及幼树比老树发病严重;偏施氮肥,夏梢发生多,潜叶蛾、卷叶蛾、恶性叶虫等害虫发生严重,品种混栽的橘园也发生较重。

三、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1)无病区及新发展橘园应严格禁止自病区引入苗木和接穗。

(2)建立无病毒苗圃,培育脱毒苗,选育抗病品种。

(3)冬季清园,发现病枝病叶及时剪除,将落叶、落果以及修剪下的病虫枝叶就地集中烧毁,彻底消灭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幼、壮年树要注意培育春、秋梢,控制夏梢抽生;要注意及时防治潜叶蛾及卷叶蛾等害虫,减少伤口;新发展橘园选用抗病良种,注意品种区域化,并避免混栽。

(4)成年树在叶片已展开转绿,幼树可提早在新梢抽出75px以上时开始用药;幼果应在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保护1次;秋季要注意台风过后的喷药保护工作。药剂用77%氢氧化铜干悬剂500-800倍液,或30%中生菌素1000—1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或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52%王铜·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掖,或70%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l000-1500倍液,或64%氢铜·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铜·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以上为柑橘溃疡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