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地膜覆盖培育好处多,精品干货知识
满天星在培育时地膜覆盖面很重要,具体的一些好处,我们来分析一下:
地膜覆盖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烟草、粮食等作物,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但很少用于切花生产。近年来,满天星在昆明塑料大棚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借鉴各种作物的成功栽培经验,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冬季利用地膜覆盖在大棚内成功切花。
满天星地膜覆盖的优点
(1)提高地温,促进植物生长。地膜覆盖一般比暴露在土壤中的地温高2~4℃有些地区可以提高5~6℃.提高地温可使满天星营养生长旺盛,开花时间提前10天~15天。
(2)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用水。地膜覆盖后,土壤水分不能通过薄膜蒸发到大气中,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覆膜后,土壤温度上下层温差较大,深层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向上层移动积累,起到提高土壤水分的作用。由于覆膜后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均衡供应满天星生长,损失的水分较少,灌溉用水量大大减少。
(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覆盖地膜后,避免人为践踏,减少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由于土壤温和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和流失。
(4)抑制杂草的生长。覆盖地膜后,一年生杂草经常因接触地膜水蒸气或高温而烧死,从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覆盖膜的质量直接影响抑制杂草的效果。铺膜前,土壤必须整齐平整。覆膜后,地膜靠近土壤,不能形成较大的缝隙。否则会促进杂草的生长。如果地膜被杂草打破,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减少疾病的发生。由于覆盖地膜,减少了浇水造成的泥浆溅到茎叶上,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尤其是茎腐病的发生。
(6)提高满天星的光能利用率。覆盖地膜后,地温高,根系发育快,植物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大。由于薄膜和水滴的光反射,增加了植物之间的光强,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了满天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满天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整个地面作为边缘,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一般不进行中耕除草,必须精细整地。耕前施足基肥,每100c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40kg,均匀翻耕与土壤混合,多次翻耙,使土壤细碎疏松;根据土壤水分决定是否灌溉。边缘应做成中间高,两侧缓坡8221;圆头高畦8221;这种边缘容易拉紧地膜,与地表紧密接触。边缘高度为15~20cm,畦宽80~90cm,畦沟宽40~50cm要求土面平整,土粒细碎。
2.2覆膜
覆盖地膜质量栽培成败的关键。边缘完成后,应立即覆盖薄膜,以防止水分蒸发和流失。覆膜可三人一组,一人前铺膜,两人两侧拉直培土压盖固定,覆膜应达到8221;紧、平、严8221;的标准。
2.3定植
选择满天星适龄营养袋苗,涂膜后3~五天定植。每株种植2行,株距40~50cm。如果选择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定植密度,株距改为25~30cm。植物之间的错位排列,用刀划分膜8221;十8221;字形定植孔应尽可能小。定植后,沿着定植孔浇水8221;定根水8221;然后用土封住定植孔,这样即使完成了定植工作。
2.4施肥和灌水
在覆盖地膜之前,已经施用了足够的迟效有机肥和复合肥,可以保证满天星每个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所以生长前期一般不追肥。在生长中后期,叶面可以追肥,或者用追肥枪沿着定植孔施用少量无机肥。在满天星的整个生长期,灌水量应适当减少。前期要适当控水,防止过度生长、塌陷、早衰,中期可根据土壤水分适当灌溉。灌溉时,可在浇水软管前套一根锋利的金属管,定植孔斜插入膜内灌溉;也可以采用沟灌,但避免洪水漫灌。沟灌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如果采用滴灌系统,每个地区使用两根滴管,覆膜时将滴管覆盖在膜下,种植时沿滴管种苗。这样浇水施肥就可以通过滴管进行,非常方便。
2.5高位摘心和整枝
由于地膜覆盖,满天星生长旺盛,枝芽萌发较多。如果不及时整枝抹芽,枝条较多,植物生长过密,不利于通风透光,导致无效盲花枝增多,严重影响切花质量和产量。地膜覆盖栽培满天星采用高位摘心技术,利用植物的顶部优势,能有效防止满天星莲座的产生。也就是说,在满天星的生长过程中,不采用常规的摘心方法,植物抽苔约30cm左右,从顶点以下5~10cm去除生长点,促进下侧枝整齐萌发生长;同时,疏除基部过多的莲座状侧枝,集中养分供上侧芽生长。高位摘心法在科季满星切花秤中有效,可以使满天星开花时整齐度高,产量和质量比不受影响,大大减少莲座状植物的数量,保证满天星在科天不增加光照的情况下顺利产花。
2.6设置支架,防止倒置
地膜覆盖栽培的满天星植物一般花枝较多,生长高大健壮,产量较高。开始切花后,剩下的花枝容易倒伏,导致中后期切花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需要设置支架来支撑植物。星上用的网比香石竹大1~2倍,一般来说是25倍cm×25cm尺寸更合适。每隔3张网~5m设置支架,网的两侧用粗尼龙绳和铁丝穿过,拉紧固定在网的两端,使网张紧。网的高度离边界25~30cm切花太高不方便,太低固定效果不好。
2.7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满天星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茎腐病。地膜覆盖后病害减少了很多,尤其是茎腐病。灰霉病早期可使用50%扑海因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体,或百菌清1000倍液体~1500倍液体,任意选择次,连续喷3次~4次即可。
茎腐病主要由土壤传播,目前没有药物治愈。但由于覆盖了地膜,土壤溅到茎基部,可以大大降低茎腐病的发病率。植物一旦染上这种疾病,应及时清除,并使用7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拨除后的定植孔处土壤和邻近植株根际土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