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病花盆如何消毒 白粉病花盆如何消毒处理

2024-07-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70 次
白粉病花盆如何消毒 白粉病花盆如何消毒处理

漂白消毒法

漂白消毒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将花盆放入大桶中,加入适量的漂白水,让花盆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漂白水的配比为每升水中加入10毫升漂白水。

高温消毒法

高温消毒法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将花盆放入热水中,水温应该在80℃以上,让花盆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花盆。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方法。将花盆放入紫外线消毒箱中,开启紫外线灯,让花盆暴露在紫外线下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花盆,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花盆。

酒精消毒法

酒精消毒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将酒精倒入喷雾瓶中,喷洒在花盆表面,让酒***体均匀覆盖花盆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花盆。

定期消毒花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以上介绍的几种消毒方法都是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消毒。

相关拓展:

问:多肉植物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植物得了白粉病的处理方法:
1、及时将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分开;
2、将患病部分剪除并将患病枝叶烧毁;
3、药物处理
(1)使用小苏打:白粉病在碱性状态下是不能存活,每50g小苏打兑水50kg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
(2)使用食醋:按照1:50的比例兑水擦拭患病植株,并喷洒叶片,也能有效的减少病症。
(3)使用夹竹桃:夹竹桃叶子捣碎加清水泡一天左右,滤出汁液,喷洒患病植株或,连续使用3-4天能起到治疗作用,不过使用夹竹桃注意有毒,保护好自己。



扩展资料: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或水珠飞溅传播。当气温在20℃~25℃,湿度较大时,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发病。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迅速护展蔓延。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
1、选择发病轻或抗病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强的品种栽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购苗要选无病植株
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迸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3、轮作
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3年,以减少病源。
4、加强培育管理
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
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6、药剂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涂枝干。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30克,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一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粉病

问:种在花盆的植物得了白粉病该怎么治?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自治药物:大葱液: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施,一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白粉病。米醋液: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稀释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喷洒于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可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小苏打溶液:取5克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白粉病。

问:白菜白粉病菜地里怎样消毒

在土地上撒上石灰,用机器翻地,之后放一段时间,让太阳光和石灰来消毒杀菌。但是最好最近几年还是不要种白菜了,农民管这个叫“重茬”,会造成作物得病和减产
希望能帮你~~~

问:豌豆白粉病的症状,附防治措施

豌豆白粉病在叶片受害后,会新生浅***问题斑,再逐渐扩张为不规则白粉状病斑,病斑相连接,叶片双面均覆盖一层白霜,受害叶片自下逐渐变黄枯萎,嫩茎、叶茎和豆荚受害后,也会出现乳白色粉斑,严重时病部铺满白霜,导致茎蔓延黄,嫩荚干缩,中后期不会引起灰黑色硬粒点。可以采用采用优良品种、隧道消毒杀菌等方式防止。

一、豌豆白粉病的症状

豌豆白粉病是豌豆发育过程中的普遍病害,该病主要伤害主茎叶片,此外茎、蔓和荚也受害。叶片受害后,新生浅***的小问题斑,然后逐渐扩张为不规则的白粉状病斑,病斑相连接,叶片双面均覆盖一层白霜,受害叶片自下逐渐变黄枯萎。嫩茎、叶茎和豆荚受害后,乳白色粉斑也会出现,严重时病部铺满白霜,导致茎蔓延黄,嫩荚干缩,中后期不会引起灰黑色硬粒点。

二、豌豆白粉病的防控措施

1、采用优良品种

因时制宜,根据栽种自然环境的土壤色泽、气侯自然环境、病害产生状况,挑选抗病性、耐病性强的增产良种,强烈推荐中台13号脆豌豆、莲阳双花等。

2、播种前准备

种植前,使用种子净重的0.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与7500%的菌清湿性粉剂以1比1的比例混合拌种,拌种后密封性96小时后即可栽培。

3、隧道消毒杀菌

移栽前1-2天,1亩用硫磺粉1.5kg、木屑3kg混均,分次投放点燃,密封性棚是12小时,该方式严禁在主茎生长期应用,避免药害。

4、药物预防

(1)在蔓时和发病前,用50%硫粉悬浮剂兑水配备300倍液体或40%多硫悬浮剂氯水,配置500倍液体,或75%菌清可湿性粉体配置700倍液体,防止发生病害。

(2)受害前期,可以用25%的三唑酮湿性粉剂兑水配置1500倍的液体,或12.5%的丙烯酸乳油兑水配置1500倍的液体,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化粒剂兑水配置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配备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兑水配备3000倍液,根据病况喷洒预防,一般状况下,每过七天喷洒一次,接连喷撒2至3次。

5、豌豆白粉病是由蓼白霜菌浸染所造成的一种病害,病原菌是一种专性内寄生细菌,在适当的自然环境标准下分生孢子在豌豆上伤害传播,没有显着的过冬迹象,栽培相对密度过大、磷钾肥不足、主茎生长发育不良、自然通风弱的自然环境下会导致病害扩散迅速,种植时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