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病号虫害 西葫芦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病害
霜霉病
霜霉病是西葫芦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以下是霜霉病的图片:
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圆形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以下是炭疽病的图片:
虫害
蚜虫
蚜虫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会导致西葫芦叶片变黄、卷曲、生长不良等问题。以下是蚜虫的图片:
斑潜蛾
斑潜蛾是一种以西葫芦为食的害虫,会导致西葫芦果实内部被啃食,影响果实品质。以下是斑潜蛾的图片:
相关拓展:
西葫芦病毒病释义:
西葫芦病毒病除危害西葫芦外,还危害南瓜、笋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危害症状主要表现我: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并出现黄绿斑点,渐渐全株黄化,叶片皱缩向下卷曲,节间短,植株矮化。枯死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大部不能结瓜或瓜小而畸形。
问:西葫芦叶片发黄卷缩,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葫芦叶片是制造营养的“加工厂”,叶子卷曲变黄则会使用叶片光合作用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3种情况,应根据发病具体拍胡症状分析产生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一、苗期茎基腐病引起的叶片发黄
茎基腐病过去多在西葫芦进入结果期时才开始发病,主要危害茎基部。但近两三年来,该病在大部分蔬菜种植区,尤其是在定植后的7~15天内,出现明显的突发且加重发展的趋势,如若采取措施不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毁种。一般多出现下部叶片变黄,茎基部水渍状,茎基部皮层外部无明显病变,而后皮层逐渐变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绕茎基部一圈,病部失水变干缩,病部以上叶片变黄、萎蔫,后期叶片变为黄褐色。该病系土传病害,菌丝生长适温为32℃。定植期过早或定植后气温偏高与较重发病有一定关系。
解决办法:以药剂灌根的方式效果最好,喷雾防治效果不理想。具体做法是:(1)用50%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正根”牌氨基酸液体水溶肥300倍液,每株用药液100~150毫升,乎贺败于植株根部用一次性口杯缓缓浇灌,间隔7~10天灌1次,连灌两遍。(2)用30%中农-瑞苗清(甲霜-恶徾灵)水剂300倍液+72.2%普力克(霜徾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安根”牌氨基酸水溶肥750倍液灌根,灌法同上。
二、西葫芦疫病导致叶缘干焦
西葫芦疫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嫩尖、幼茎和果实。苗期染病,多于嫩尖、幼茎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会很快腐烂而死。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柄连接处产生水白色、暗绿色、不规则形大病斑,病斑扩展较快,常使叶片全叶腐烂,干燥时病部呈青白色,易破裂。
解决办法:(1)用68.75%银法利(氟菌-霜徾威)悬浮剂600倍液+30%苗康二代(恶徾灵)水剂750倍液+生根壮苗剂500倍液,全株喷雾。(2)用10%科佳(氰霜唑)悬浮剂600倍液+60%利刃(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三、叶黄、叶缘干焦也有可能是苗期缺钾或其他多种中、微量元素
苗期缺钾或其他中、微量元素,其症状特点是:下部叶片叶尖和叶缘先发黄,而后逐渐向脉间叶肉扩展,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早脱,植株萎蔫,果实发育受阻,呈头大蒂细棒槌形畸形果。
解决办法:用富含氮、磷、钾51%(17∶17∶17),又含11种中、微量元素、17种稀有元素的引酵稀土600倍液+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欧亚美水溶肥300倍液+滋生750倍液喷雾,间隔5天喷1次,连喷两遍,效果较好。
问:为什么西葫芦的花苞都不开,自己谢掉了,如图。
从图片来看,西葫芦的花苞形则伍谈态不太完整,呈现干瘪萎缩的状态,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花芽发育和开花,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应该在18-27度之间。
2、花芽受伤感染病害,如青枯病等,导致花苞死亡。
3、种植土壤营养不足,缺乏橘伍足够的肥料,无法提供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必要养分。
4、浇水不当或过度施肥,也会导致西葫芦花苞干瘪萎缩。
针对上述可能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好种植环境的温度,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
2、做好西葫芦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处理受伤或感染病害的花苞。
3、为西葫芦适时地施加有机肥料,保证其养分充足。
4、管理好浇水和施肥的时间和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西葫芦花苞不愿开放和枯萎,可能是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孙碰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来加以解决并加强管理。
问:西葫芦病害,上部新叶叶缘灼烧状,发黄
这个是虫病,要及时隔离,连根拔掉,问:西葫芦和夜开花有何区别?
西葫芦和夜开花的区别如下:
1、生长环境不同
夜开花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夜开花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夜开花不耐高温。夜开花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夜开花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夜开花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西葫芦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
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2、分布范围不同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中国各地均有栽培。而夜开花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3、采摘方式不同
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进行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瓜、留大瓜,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瓜。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瓜、早采瓜。采摘时不要损伤主蔓,瓜柄尽量留在主蔓上。
而夜开花需要在当天中午迅速采摘。
4、营养价值不同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而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患者多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葫芦
百度百科-夜开话
问:西葫芦和夜开花有何区别?
西葫芦和夜开花的区别如下:
1、生长环境不同
夜开花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夜开花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夜开花不耐高温。夜开花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夜开花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夜开花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西葫芦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
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2、分布范围不同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中国各地均有栽培。而夜开花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3、采摘方式不同
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进行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瓜、留大瓜,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瓜。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瓜、早采瓜。采摘时不要损伤主蔓,瓜柄尽量留在主蔓上。
而夜开花需要在当天中午迅速采摘。
4、营养价值不同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而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患者多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葫芦
百度百科-夜开话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