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菌种保藏的目的 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富经

2024-06-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37 次
菌种保藏的目的 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富经

菌种保藏的目的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富经

菌种保藏是指将某种菌株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长期存活并保持其遗传特性。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遗传资源、研发新型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用品,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菌株在液氮或低温冰箱中保存,通过低温的作用来保持其遗传特性。这种方法保存的菌株可以长期保存,但需要专门的保存设备和技术支持。

2.干燥法

干燥法是将菌株经过处理后进行干燥,通过减少水分来保持其遗传特性。这种方法保存的菌株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是需要防潮和防虫。

3.冻干法

冻干法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低压下进行干燥,通过减少水分和氧气来保持其遗传特性。这种方法保存的菌株可以长期保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4.瓶内保存法

瓶内保存法是将菌株放入含有菌落的瓶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后密封保存。这种方法保存的菌株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需要防潮和防虫。

5.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法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低压下进行干燥,通过减少水分和氧气来保持其遗传特性。这种方法保存的菌株可以长期保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菌种保藏的时间有多长?

不同的保存方法保存的时间不同,但一般来说,菌种保藏可以达到数年甚至十年以上。

2.菌种保藏需要哪些条件?

不同的保存方法需要不同的条件,但一般来说,菌种保藏需要低温、干燥、密封、防潮、防虫等条件。

3.菌种保藏的意义是什么?

菌种保藏的意义在于保护遗传资源、研发新型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用品,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4.菌种保藏需要哪些技术支持?

菌种保藏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包括低温设备、干燥设备、密封设备、防潮设备等。

5.菌种保藏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菌种保藏的应用领域包括农业生产、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

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遗传资源、研发新型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用品,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保存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同时,菌种保藏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范永贵,陈祥.菌种保藏技术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4,38(5):771-776.

[2]张文秀,王亚平,王芳.菌种保藏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4,34(17):1-6.

[3]吴文珍,贺薇,王艳琴.菌种保藏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24,23(2):193-198.

释义拓展: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culturepreservation,culturecollection)是指保持微生物菌株的生活力和遗传性状的技术。目的在于把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野生型,或经人工选育得到的变异型纯种,使其存活、不丢失、不污染杂菌、不发生或少发生变异,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特征和生理活性。基本原理是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处于半永久性的休眠状态,也就是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是保证获得这种状态的主要措施。有针对性地创造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的外界条件,就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冻干保藏法、深低温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矿油封藏法、固体曲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琼脂穿刺保藏法等。日常工作中,常选用4℃冰箱进行短时间的菌种保藏。

问答拓展: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方法


回答1、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有多种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异,主要是人为创造条件尽量降低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以达到延长生命、减少变异的目的,其中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2、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常用的方法有冻干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甘油管冷冻保藏法、传代培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载体保藏法等。
一、菌种保藏的原理
1、菌种保藏的原理是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人为创造条件尽量降低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以达到延长生命、减少变异的目的。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2、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其中低温可减缓机体细胞的酶活,降低新陈代谢,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同时会导致菌体诱发菌丝自溶机制。
二、菌种保藏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冻干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甘油管冷冻保藏法、传代培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载体保藏法等。
1、冻干保藏法
冻干保藏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为: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法最常见。
2、液氮保藏法
液氮保藏法,又称为超低温保藏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在低于-130°C的低温下新陈代谢趋于停止的原理,在液氮中(-196°C的超低温下)有效地进行菌种保藏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可保藏15年以上,是公认的菌种长期保藏技术之一。
3、甘油管冷冻保藏法
甘油管冷冻保藏法,利用微生物在甘油中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的原理达到保藏目的。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细菌的裤禅旁保存,同时也适用于链球菌、弧菌、真菌等需特殊方法保存的菌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变异现象发生。
4、传代培养保藏法
传代培养保藏法,又称定期移植保藏法,包括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胡橡养等,是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最适条件下培养,待菌种生长完全后,通常置于4℃-6℃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的菌种保藏方法。
5、寄主保藏法
寄主保藏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尚不能用于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6、载体保藏法
载体保藏袭改法,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问答拓展:保藏菌种的方法有哪些?

1、传代培养保藏法:包括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清凳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

3、载体保藏法:载体保藏法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卖凳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

4、寄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

5、冷冻干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极低中正旅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法最常见。

扩展资料

菌种保藏的原理:

菌种保藏有多种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异,主要是运用一些方式尽量降低生物体内的代谢,达到延长生命,减少变异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为低温、缺氧、干燥。

低温主要对菌种产生两方面的影响,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机体细胞的酶活,降低新陈代谢,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低温同时会导致菌体诱发菌丝自溶机制,如果降温过程失误,同样会造成机体的机械损伤和溶质损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菌种保藏

问答拓展:菌种保藏名词解释

菌种保藏是指保持微生物菌株的生活力和遗传性状的技术。目的在于把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野生型,或经人工选育得到的变异型纯种,使其存活、不丢失、不污染杂菌、不发生或少发生变异,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特征和生理活性。

基本原理是唯稿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处于半永久性的休眠状态,也就是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是保证获得这种状态的主要措施。有针对性地创造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的外界条件,就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茄贺本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冻干保藏法、深低温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矿油封藏法、固体曲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琼脂穿刺保藏法等。日常工作中,常选用4℃冰箱进行短时间的菌种保藏。

低温主要对菌种产生两方面的影响,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机体细胞的酶活,降低新陈代谢,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低温同时会导致菌体诱发菌丝自溶机制,如果降温过程指纳孝失误,同样会造成机体的机械损伤和溶质损伤。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