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僵菌 白僵菌对人的危害

2024-06-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772 次
白僵菌 白僵菌对人的危害

白僵菌——农业病害综合防治的利器

白僵菌的特点

1.广谱性:白僵菌能够感染多种害虫和病原菌,如蚜虫、白粉菌、蓟马、卷叶蛾、棉铃虫、红蜘蛛等。

2.高效性:白僵菌能够迅速侵染害虫和病原菌,一般在72小时内就能够杀死害虫。

3.安全性:白僵菌对环境友好,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不会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

4.可存储性:白僵菌能够在低温下长期保存,方便运输和储存。

白僵菌的应用

1.农业病害综合防治:白僵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原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2.抗药性管理:白僵菌不同于化学农药,不会导致害虫和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

3.有机农业生产:白僵菌是一种有机农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工业生产:白僵菌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农药的生产和生物柴油的生产等。

白僵菌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和生物农药的应用,对白僵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白僵菌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白僵菌的生长、繁殖、菌株分离、鉴定等基础生物学特性。

2.白僵菌的杀虫机理:研究白僵菌如何侵染害虫、杀死害虫的机制。

3.白僵菌的应用技术:研究白僵菌的应用技术,如培养、保存、生产等。

4.白僵菌的配方研究:研究白僵菌与其他微生物、化学药剂的配方,提高其杀虫效果。

5.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研究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其大规模生产。

白僵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白僵菌的杀虫机理、应用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以推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资料:

1.吴庆春,张鸣,谢忠义.农业生物技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2024.

2.黄昆.农业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3.王伟,赖云飞.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4,35(3):174-178.

相关拓展:

问:白僵菌的白僵菌分类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依据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核酸指标将白僵菌属分为7个种,分别是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白色白僵菌、多形白兄乱僵菌、蠕孢败指白僵菌、粘孢白僵菌和苏格兰白僵菌。球孢、小球孢、布氏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察尘配底部无色或淡**。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布氏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球孢白僵菌菌落呈绒状、丛卷毛至粉状,有时呈绳索状,但很少形成孢梗索。菌落培养初期多呈白色,后来变成淡**,偶成淡红色;背面无色或淡**至粉红色。
如今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球孢虫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和布氏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花生蛴螬)两种,登记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或油悬浮剂。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为子囊菌类的真菌,可工业化培养生产,利用其产生的分子孢子加工成微生物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只至淡**粉末。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合适温湿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白僵菌制剂对人、畜无毒,对作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但能感染家蚕幼虫,形成僵蚕病。

问:白僵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白僵病是则薯由白僵菌引起的蚕病。僵菌孢子发芽后穿过体皮此空侵入蚕体,菌丝在蚕体内增殖,吸收蚕体营养,孙扒者导致家蚕死亡,继而从**内生出气生菌丝。
蚕死后身体僵硬、被覆白毛因而得名。白僵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像蚕室、桑园等处,特别是潮湿的多雨季节,真菌容易生长,野外昆虫得病较多,白僵菌随空气或桑叶进入蚕室引起家蚕得病。由于真菌喜欢多湿环境,因此预防真菌病除了消毒、控制真菌传播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蚕座的湿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撒防僵粉,既起到了消毒作用,又降低了蚕座湿度,减少了白僵病的发生。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问:白僵菌为什么是菜青虫的克星?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主要是通过皮肤、**及气门进入菜青虫体内;在适宜温度、湿度下,也很容易粘附在菜青虫的体外。白僵菌的分生孢子附着虫体后,吸水膨胀,只要8到12小时,便可生长出新生芽孢,被寄生的菜青虫便会死亡。

蝴蝶五光十色,鲜艳夺目,但它们的童年却不光彩,都是危害庄稼、果树及林木的害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就是专吃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盗贼。

人们为了消灭菜青虫,曾研制了许多种农药。化学药剂虽然杀虫效果好,但由于残效时间长,不易分解,常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在直接入口的蔬菜瓜果上喷洒化学农药,会影响人体健康。于是,科学家选择对人无害的白僵菌来防治菜青虫。

我国对白僵菌的认识较早,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白僵菌的应用作过详细记载。这比国外研究应用要早三百多年哩!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主要是通过皮肤、**及气门进入菜青虫体内;在适宜温度、湿度下,也很容易粘附在菜青虫的体外。白僵菌的分生孢子附着虫体后,吸水膨胀,只要8到12小时,便可生长出新生芽孢。每个芽孢的端部或侧面,还可生长出几条芽管,同时分泌出几丁质酶和蛋白质毐素。这种毒素能把菜青虫的表皮溶解,为芽管入侵虫体内各器官扫除障碍。

芽管侵入虫体后,很快生长为菌丝,致使虫体内细胞萎缩,各组织被破坏。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便按垂直方向长出分枝,并在菌丝上形成筒形孢子。筒形孢子成熟后,便与原来的菌丝分离,成为新的菌丝。就这样,新旧不断交替,大量增殖,使菌丝充满整个昆虫体内,被寄生的昆虫便成为干硬的僵尸,最后虫体表面也逐渐被白僵菌孢子所覆盖。

如果健康的菜青虫与带菌的僵尸接触,便会受到感染。人们把这些僵死的菜青虫收集起来,研成细末,用水调匀,再喷洒到遭受菜青虫危害的菜地里,也同样能达到消灭菜青虫的目的。

其实,“以菌治虫”是人们对有害昆虫开展的一场细菌战啊!

问:打玩白僵菌几天可以放蜜蜂

打完白僵菌5-7天等所有味道散去就可以放蜜蜂。
1、白僵菌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浸过药液的种子不得与草木灰一起播种,以免影响药效。
2、白僵菌药剂属中等毒性杀菌剂,不要让儿童及家畜接触,使用时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用后用肥皂洗手,施药器具要清洗干净。
3、经本品处理的种子不能食用、榨油、作饲料。
4、高温季节喷施,应于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喷施为宜。
5、白僵菌对皮肤和黏膜有**作用,配药和施药人员需注意防止污染手脸和皮肤,若沾染皮肤,立即用清水洗净。
6、操作时不要抽烟、喝水和吃东西,以防不小心进入食道引起中毒。
7、施药后各种工具要注意清洗,包装物要及时回收并妥善处理。

问:白僵菌还是绿僵菌好?


白僵菌和绿僵菌讲起来,绿僵菌的防治谱更广一些,白僵菌是半知菌,也就是说我们对它还不够了解,不过二者都可以用来防治蚜虫,只是不知道会不会一样杀死有益的昆虫(如果有的话)。废话了这么多,总之就是,都能用,没人比较过哪个更好吧,您挑个相对便宜的试试吧,但是要注意买质量好一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