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及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
常见的小麦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患病的小麦穗头和谷粒表面会长出红色霉斑,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小麦秆锈病
小麦秆锈病是由小麦秆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患病的小麦秆上会出现红褐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倒伏。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吸食小麦汁液,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死亡。
小麦夜蛾
小麦夜蛾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吃食小麦叶片,导致小麦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
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应该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应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虫害源,保持田间环境卫生。
3.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小麦患病的可能性。
4.使用生物防治剂
使用生物防治剂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型措施。生物防治剂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使用生物防治剂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拓展百科知识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小麦赤霉菌属真菌门,是一种担孢子真菌。小麦赤霉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死亡。
小麦秆锈病
小麦秆锈病是由小麦秆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小麦秆锈菌属于子囊菌门,是一种真菌。小麦秆锈病会导致小麦倒伏,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小麦蚜虫会吸食小麦汁液,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死亡。小麦蚜虫属于蚜科昆虫,是一种小型昆虫。
参考文献:
1.《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小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相关问答拓展:
小麦什么时间打坐坡病的药?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小麦返青期,抽穗期,灌浆期,喷施丙环唑加生根剂加磷酸二氢钾可以减轻小麦全蚀病危害。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综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尽量将小麦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2.优质种子:选择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使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健康和纯度。
3.土壤改良: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避免积水和缺氧情况,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生存。
4.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5.病害监测: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化学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扩散。
7.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8.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残体和秸秆,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春雷霉素喷小麦的效果?春蕾霉素是一种抗生类杀菌剂,化学式为C14H25N3O9,常用作农用杀菌剂,可以在小麦上使用,对小麦安全,例如小麦的白粉、赤霉病都有不错的效果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用的25%氰烯菌酯、30%己唑醇。
醚菌酯防治小麦什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吡唑醚菌酯可以防治谷类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着显著的增产效果。使用其单剂作试验可以防治小麦叶枯病,还能够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在发病比较严重的时候,吡唑醚菌酯可以有效地防止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并且可以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
吡唑醚菌酯也能够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
小麦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叶鞘染病:初期产生褐色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随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最后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死。发病部位均有小黑粒点。
防治:
1、发生过病害的土地,翻耕施肥借助杀菌剂喷施的方法杀灭土壤中有的菌群。
2、种植选择抗病品种较高的小麦种子,种植前使用有效的种衣剂进行拌种。
3、种植小麦尽量避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4、小麦出苗后随水冲施一遍根小子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防病促生根。
5、小麦返青后及时水肥管理和中耕除草,配合小麦哥专用叶面肥进行喷施,可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炭疽病、锈病等的病害发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发病重的地区或地块,可喷洒咪鲜胺锰盐、多菌灵、乙蒜素等间隔10-15天连续喷施2-3次,防病控病效果较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