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苯醚吡虫啉拌小麦种 苯甲吡虫啉拌小麦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70 次
苯醚吡虫啉拌小麦种 苯甲吡虫啉拌小麦

苯醚吡虫啉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昆虫杀虫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各种害虫。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苯醚吡虫啉对小麦种子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苯醚吡虫啉的防治效果

苯醚吡虫啉主要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使其产生麻痹、瘫痪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而对于小麦种子上的害虫,苯醚吡虫啉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研究表明,苯醚吡虫啉处理后的小麦种子,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种害虫的侵袭,如小麦蚜、小麦蓟马、小麦象等。同时,苯醚吡虫啉还能够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增加小麦的产量。

苯醚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苯醚吡虫啉可以通过拌种的方式施用于小麦种子。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苯醚吡虫啉按照规定的剂量加入到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2. 将小麦种子放入混合液中,搅拌均匀,使每颗种子都能够均匀地吸附到苯醚吡虫啉。
  3. 将处理好的小麦种子晾干,即可进行播种。

需要注意的是,苯醚吡虫啉的使用应该遵循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总结

苯醚吡虫啉拌小麦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小麦种子害虫的方法,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苯醚吡虫啉时,应该注意农药的使用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相关拓展:

问:吡虫啉笨醚甲恐唑拌麦种有药害吗?

吡虫啉苯醚甲恐唑拌麦种,没有药害。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除虫剂,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除、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掉。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基袜相关,温度高,除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使用方法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与啶虫脒低高温轮换使用至至气温高用吡虫啉,气温低用啶虫脒),防治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潜叶蛾等也有效。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可用于稻、小麦、玉米罩困、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至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安全间隔期20天。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搏闷激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在强阳光下喷雾,以免降低药效。
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可用10%吡虫啉4000至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至3000倍液喷雾。防治蟑螂:可以选择神农2.1%灭蟑螂胶饵。
最近几年的连续使用,造成了很高的抗性,在稻上已经禁止使用。
种子处理使用方法(以600克/升/48%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为例)
可与另一种刺吸式口器除虫剂(啶虫脒)混配使用。
〈一〉:大粒作物
1.花生:40毫升兑水100至150毫升包衣30至40斤种子(1亩地种子)。.
2.玉米:40毫升兑水100至150毫升包衣10至16斤种子(2至3亩地种子)。
3.小麦:40毫升兑水300至400毫升包衣30至40斤种子(1亩地种子)。
4.大豆:40毫升兑水20至30毫升包衣8至12斤种子(1亩地种子)。
5.棉花:10毫升兑水50毫升包衣3斤种子(1亩地种子)
6.其他豆类:豌豆、豇豆、菜豆、四季豆等40毫升兑水20至50毫升包衣一亩地种子。
7.稻:浸种10毫升每亩种量,露白后播种,尽量控制水量。
〈二〉:小粒作物
油菜、芝麻、菜籽等用40毫升兑水10至20毫升包衣2至3斤种子。
〈三〉:地下结果、块茎类作物
土豆、姜、大蒜、山药等一般用40毫升兑水3至4斤分别包衣1亩地种子。

问:吡虫啉怎么拌麦种

使用吡虫啉拌麦种,就需要将吡虫啉与水以1:4的比例混合在一起配制成溶液,再将挑选好的麦种倒入溶液中进行混合搅拌,然后把拌好的麦种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进明正行晾晒,等到麦种不再粘手后即可播种。

吡虫啉如何拌麦种

1、配制溶液

使用吡虫啉拌麦种,需要先配制好溶液,可以将一份吡虫啉放入四份的水中混合配制而成,一般来说每10千克的麦种需要使用600克左右的吡虫啉,需要注意的是吡虫啉只对空山蚜虫等害虫有效果,对小麦黏虫等鳞翅目害虫无用。

2、拌种方法

在拌麦种时,需要将称量好的小麦种子倒入配制好的溶液中进行搅拌,使每一颗麦种都沾染到足够的药剂,然后即可把拌种完成后的麦种均匀的铺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等到小麦的种子晾干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麦种时,需要选择排水性较为良好且地势平坦的地方,再将处理好的麦种均匀的播撒在土壤表面,然后对土壤浇足水分,促进麦种快速生根发芽,等到小麦长到10-15厘米高时,就需要向其施加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料。

4、注意事项

使用吡虫啉拌麦种,对种子的质量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且可以防治病虫害,降低麦种的染病几率,但是吡虫啉使用次数较多,使得目前斗槐中的害虫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性药,因此需要避免单一的使用吡虫啉拌麦种,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其它除虫药剂。

问: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三种能配吗?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三种不能混配。
苯醚甲环唑,是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
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除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防除对象
除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白腐病效果也很好。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番茄、甜菜、香蕉、禾谷类作物、稻、大豆、园艺作物及各种蔬莱等。对小麦、大麦进行茎叶(小麦株高24至42cm)处理时,有时叶片会出现变色现象,但不会影响产量。
防治对象
对子囊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抱属、尾孢霉属、刺盘抱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锈菌目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同时对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和由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苹果黑星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
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30至125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蔓枯病、黑痘病、柑橘疮痂病等。
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颗粒剂6000至7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14.3至16.6g(有效浓度14.3至16.6mg/L)。发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建议用3000至5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20至33g有(效侬度20至33mg/L),间隔7至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用2500至3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33至40g(有效浓度33至40mg/L),发病严重时用1500至2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50至66.7g(有效浓度50至66.7mg/L),间隔7至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葡萄黑痘病:用1500至2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50至66.7g(有效浓度50至66.7mg/L)。
柑橘疮痂病:用2000至25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40至50g(有效浓度40至50mg/L)喷雾。
西瓜蔓枯病:每亩用制剂50至80g(有效成分5至8g)。
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用800至1200倍流或每100L水加制剂83至125g(有效浓度83至125mg/L),或每亩用制剂4.0至60g(有效成分4至6g)。
注意事项
1、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因为铜制剂能降低它的除菌能力,如果确实需要与铜制剂混用,则要加大苯醚甲环唑10%以上的用药量。苯醚甲环唑虽有内吸性,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传送到植物全身,但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在喷雾时用水量一定要充足,要求果树全株均匀喷药。
2、西瓜、草莓、辣椒喷液量为每亩人工50L。果树可根据果树大小确定喷液量,大果树喷液量高,小果树喷液量最低。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晴天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m时应停止施药。
3、苯醚甲环唑虽有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但为了尽量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应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效果最佳。

问:苯醚甲环唑加吡虫啉加芸苔素加磷酸二氢钾对小麦拌种效果怎样?

苯醚甲环唑加吡虫啉加芸苔素加磷酸二氢钾对小麦拌种,效果是可以的。
芸苔素,又叫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强、内吸快,在很低浓度下,即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精作用。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显著缓解药害的发生,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并能消除病斑。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过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也能使茶叶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份更高,个体更大,产量更高,更耐储藏。
农药市场上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人工合成的复硝酚钠和芸苔素两大类为主。在实际应用中,以天然提取的芸苔素质量最好,综合经济效益更优,更能得到农民欢迎和应用。不管属于哪一类植物激素,对人畜都是无害的,正常使用剂量非常有效。
天然芸苔素可广泛用于粮食作物如水稻,麦类,薯类,一般可增产10%左右;应用于各种经济作物如果树、蔬菜、草莓、瓜果、棉麻、花卉等,一般可增产10至20%,高的可达30%,并能明显改善品质,增加糖份和果实重量,增加花卉艳丽。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作物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的症状。
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可以用以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花卉等。具有强力生根、促进生长、提苗、壮苗、保苗、黄叶病叶变绿、促进座果果实膨大早熟、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抗旱抗寒、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重功能。对因重茬、病害、药害、冻害等原因造成的死苗、烂根、猝倒现象急救效果显著,施用12至24小时即明显见效,起死回生,迅速恢复生机。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等,促进生长,做果实膨大剂,增加产量。
芸苔素兑水比例要根据芸苔素的浓度来判断。浓度为0.01%的芸苔素,每5至8毫升就需要兑30斤水。浓度为0.004%的云台素,每15毫升的芸苔素兑30斤水。合理使用才可更好的产生作用。芸苔素是一种高效,无毒的生长调节剂,即便用低浓度的也可促使植物更好的生长。

问:吡虫啉小麦拌种可以提前拌吗?

可以

使用吡虫啉拌麦种,需要先配制好溶液,可以将一份吡虫啉放入四份的水中混合配制而成,一般来说每10千克的麦种需要使用600克左右的吡虫啉,需要注意的是吡虫啉只对蚜虫等害虫有效果,对小麦黏虫等鳞翅目害虫无用。

在拌麦种时,需要将称量好的小麦种子倒入配制好的溶液中进行搅拌,使每一颗麦种都沾染到足够的药剂,然后即可把拌种完成后的麦种均匀的铺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等到小麦的种子晾干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