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用量怎么算(玉米除草剂每亩用量)
除草是苗木管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小草生命力十分旺盛,特别是下过雨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清除,那么圃地里的杂草就会快速疯长。
野草的生命力很顽强,仅靠人工很难拔除干净,因此各种各样的除草剂层出不穷。不同除草剂因为成分存在差异,所以除草效果不尽相同。选择对的除草剂和正确的施用方法能够有效除掉杂草,反之,会没有多大效果。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吗?小木这就来告诉大家。
除草的时候,除草剂用量减少会造成野草疯长,用多了会破坏土壤,特别是给果树除草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会严重伤害果树的根系。因此选择除草剂时,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保护土壤。
除草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打大不打小
打大不打小不是指打体积比较大的杂草而是在杂草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再开始用药。因为杂草比较小的时候吸收的药液很少,药液无法传入根茎,这样一来,往往小草会黄了又青,起不到杀死小草的效果。而当杂草长到一定时期之后,杂草内吸传导性变强,就能把药剂输送到根茎,这样一来杂草吸收了药剂就会死亡。
不过,杂草也不能太大,太大的话,抗药性会增强,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剂量,形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杂草在2-4叶期时用药最好。打密不打疏
打药的时候不要打那些从土里刚长出来的一小部分杂草,如果在这个时候打药了,半个月左右,地里的杂草会越来越多,甚至比打药之前还多。因为杂草过稀的话,大部分的药液都洒到了地面上,经过几天的挥发,药性基本上就没有了,而这个时候杂草再慢慢生长,等于前几天打的药全都作废了,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无力。所以打药的时候,要等杂草都长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打药,这个时候才能”一举拿下”。打湿不打干
很多苗农不知道杂草有这样一种功能,就是当圃地干旱或者降水量不充沛的情况下,杂草为了保持水分,会关闭自身的毛孔,杂草的毛孔一旦关闭,而在这个时候打药的话,药液即使打到了草叶上,杂草也不会吸收多少到体内,这样就会形成药打了而不起作用的局面,反而浪费了人力和财力。
打药的时候主要是看土壤的含水量,也就是看地里的墒情。圃地墒情不好,且天气比较干旱的时候,尽量不要打药,打了也白打。所以应该选择土壤比较湿润,天气比较潮湿的情况下进行除草。如果在杂草长到一定程度,长得也比较密的时候恰逢干旱,这个时候要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除草的时候时有发生,这种时候可以考虑灌溉浇水,或者是在打药时候多加水,加大用水量,但是总体药液浓度不能降低。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