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苷副作用危害
花色苷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虽然花色苷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是其副作用和危害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花色苷的副作用和危害1.降血压过低
花色苷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如果花色苷的摄入量过大,就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引起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
2.过敏反应
花色苷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如果出现皮肤***、红肿、呼吸急促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花色苷的摄入,并就医治疗。
3.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花色苷可以影响肝脏中某些药物的代谢,例如一些降血糖药物、抗凝血药物等。如果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就可能导致药物的剂量过高或过低,引起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对肝脏的损害
花色苷可以增加肝脏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自由基,导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长期大量摄入花色苷,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5.对儿童的影响
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对花色苷的代谢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儿童应该避免大量食用花色苷含量高的食品或者补充剂。
拓展百科知识花色苷(Huásègā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葡萄、黑莓、草莓、石榴等水果中。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压、降血糖等保健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氧化应激反应(yǎnghuàyījīngfǎnyìng),是指机体内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失衡,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是多种疾病的共同机制,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
自由基(zìyóujī),是指分子或原子中包含未成对电子的化合物,具有高度的活性和不稳定性。自由基可以与身体内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导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
参考来源:
1.王世强,刘文娟,王丽芳,等.花色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28(3):303-306。
2.胡锦梅,罗文.花色苷的保健功能及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37(13):220-224。
3.刘怡,谭雪梅,李江涛,等.花色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4,26(1):72-76。
相关问答拓展:
黄酮的分类?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
根据B环连接位置(2为或3为)、C环氧化程度、C环是否成环等将黄酮类化合物分为以下七大类。
1.黄酮和黄酮醇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黄酮,即2-苯基色原酮(2-苯基苯并γ吡喃酮)类,此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尤其是黄酮醇。
如芫花中的芹菜素、金银花中的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银杏中的山奈素和槲皮素属于黄酮醇类。
2.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
与黄酮和黄酮醇相比,其结构中C环C2-C3位双键被饱和,他们在植物体内常与相应的黄酮和黄酮醇共存。
如甘草中的甘草素、橙皮中的橙皮苷均属于二氢黄酮类;满山红中的二氢槲皮素、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均属于二氢黄酮醇类。
3.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
异黄酮类为具有3-苯基色原酮基本骨架的化合物,与黄酮相比其B环位置连接不同。
如葛根中的葛根素、大豆苷及大豆素均为异黄酮。
二氢异黄酮类可看作是异黄酮类C2和C3双键被还原成单键的一类化合物。
如中药广豆根中的紫檀素就属于二氢异黄酮的衍生物。
4.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
查耳酮的主要结构特点是C环未成环,另外定位也与其他黄酮不同。其可以看作是二氢黄酮在碱性条件下C环开环的产物,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常在植物体内共存。同时两者的转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中药红花中的红花苷为查耳酮类。红花在开花初期时,花中主要成分为无色的新红花苷(二氢黄酮类)及微量红花苷,故花冠是淡***;开花中期花中主要成分为***的红花苷,故花冠为深***;开花后期则变成红色的醌式红花苷,故花冠为红色。
5.橙酮类
可看作是黄酮的C环分出一个碳原子变成五元环,其余部位不变,但C原子定位也有所不同。是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苯骈呋喃的衍生物,又名噢哢。
如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就属于此类。
6.花色素和黄烷醇类
花色素类是一类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色原烯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叶、茎等部位,是形成植物蓝、红、紫色的色素。
由于花色素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故又称花色苷。如矢车菊素、飞燕草素、天竺葵素等属于此类。
黄烷醇类生源上是由二氢黄酮醇类还原而来,可看成是脱去C4位羰基氧原子后的二氢黄酮醇类。
黄烷-3-醇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如(+)儿茶素(catechin)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故又称为儿茶素类。
7.其他黄酮类:
此类化合物大多不符合C6-C3-C6的基本骨架,但因具有苯并γ-吡喃酮结构,我们也将其归为黄酮类化合物。
双黄酮类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通过C-C键或C-O-C键聚合而成的二聚物。如银杏叶中含有的银杏素即为C-C键相结合的双黄酮衍生物。
高异黄酮:和异黄酮相比,其B环和C环之间多了一个—CH2—,如中药麦冬中存在的麦冬高异黄酮A(ophiopogononeA)。
呋喃色原酮:即色原酮的C6—C7位并上一个呋喃环。如凯刺种子和果实中得到的凯林属于此类。
苯色原酮:即色原酮的C6—C7位并上一个苯环。如决明子中含有的红镰酶素属于此类。
花青素能耐多少温度?花青素对光和高温敏感,一般高于七十度结构就会被破坏了。花青素(anthocyanin),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花色苷水解而得的有颜色的苷元。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之有关。
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已知花青素有20多种,食物中重要的有6种,即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自然状态的花青素都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很少有游离的花青素存在。花青素主要用于食品着色方面,也可用于染料、医药、化妆品等方面。
植物色素是什么物质是属于糖类,脂质,蛋白?植物色素类(Phytochromes)主要有脂溶往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三者常共存.此外尚有藏红花素、辣椒红素等.除叶绿素外,多为四萜衍生物.这类色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溶于高浓度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胡萝卜素在乙醇中也不溶.叶绿素等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其他有效成分时常须作为杂质去除,以使药物纯化,中草药(特别是叶类、全草类)的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多量叶绿素、可在浓缩液中加水使之沉出,也可通过氧化铝、碳酸钙等吸附剂而除去.叶绿素本身有抑菌作用,可制备成消炎的药物.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溶于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其颜色随pH的不同而会改变.花色甙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时,常作为杂质去除.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酚类物质都有哪些?酚类主要包括黄酮类、简单酚类和醌类等,主要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分支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而来,称莽草酸途径,这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来源。
黄酮类是以苯色酮环为基础具有C、C、CH结构的酚类化合物。
生物前体为苯丙氨酸和马龙基辅酶A(malonylCoA),据B环的连接位置又分为2一苯基衍生物(黄酮醇、黄酮等),3一苯基衍生物(异黄酮)和4一苯基衍生物(新黄酮)。
根据三碳结构的氧化程度又分为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及黄烷酮等。
黄酮类成分有许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芦丁。
还有一些是植保素如异黄酮类。
简单酚类是含有一个被羟基取代苯环化合物,分布于植物各种组织、器官中,有些参与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有些是植保素或与植物异株相克有关。
醌类是由苯式多环烃碳氢化合物(如萘、葸等)衍生的芳香二氧化合物,根据其环系统可分为苯醌、萘醌和蒽醌。
醌类是植物主要呈色剂之一。
有些醌类是抗菌、抗癌的重要成分如胡桃醌和紫草宁。
茶多酚是无机盐吗?不是
无机盐是存在于体内和食物中的矿物质营养素,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综合组成。它也被称为矿物质。
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由有机物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不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