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如何防治蚜虫 防治蚜虫专用药有哪些_蚜虫

2024-06-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0 次

如何防治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们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防治蚜虫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蚜虫的生命周期及繁殖方式

蚜虫的生命周期大约在20-30天左右,一只蚜虫可以产生20-30只蚜虫,繁殖速度非常快。蚜虫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性繁殖,即单个蚜虫可以直接产生后代;另一种是有性繁殖,需要雌雄蚜虫**才能产生后代。

防治蚜虫的方法

1.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控制蚜虫的繁殖,例如瓢虫、蚂蚁、蜘蛛等。这些天敌可以捕食蚜虫,从而控制蚜虫数量的增长。

2.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控制蚜虫的繁殖,例如在植物上喷洒高压水枪、冷水、用纱布包裹植物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将蚜虫冲洗掉,或者阻止蚜虫在植物上繁殖。

3.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控制蚜虫的繁殖。常用的农药有吡虫脒、噻虫嗪等。

防治蚜虫专用药有哪些

1.吡虫脒

吡虫脒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它能够干扰蚜虫的神经系统,导致蚜虫死亡。

2.噻虫嗪

噻虫嗪是一种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的杀虫剂。它能够抑制蚜虫的食欲和生殖能力,从而控制蚜虫数量的增长。

3.氟虫腈

氟虫腈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它能够阻止蚜虫的食欲和生殖能力,从而控制蚜虫数量的增长。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蚜虫对植物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蚜虫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子发黄,甚至死亡。

问题二:如何判断植物是否感染了蚜虫?

答案:感染蚜虫的植物通常会出现叶子发黄、卷曲、变形等现象,表面上可能会有一些白色的蚜虫。

问题三:如何防止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答案: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要超量使用。使用后,应该避免污染周围的水源和土壤。

总结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植物的危害很大,因此防治蚜虫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防治蚜虫的方法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有吡虫脒、噻虫嗪和氟虫腈等。

参考来源

[1]蔡国庆.农业害虫防治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王建国.农业害虫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释义拓展:蚜虫(半翅目蚜科动物)

蚜虫,别名为蜜虫、腻虫,半翅目蚜科动物。

蚜虫为多态昆虫,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圆圈形,罕见椭圆形;身体半透明,大部分是绿色或是白色,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其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与蚂蚁有着和谐的共生关系。蚜虫的繁殖一般集中于每年的4-9月。不耐高温、不喜降水。蚜虫对**光有正的趋向性。

蚜虫刺吸植物的汁液,造成嫩茎扭曲,生长点坏死;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防治蚜虫可以使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保持田间清洁;利用防虫网防治蚜虫;灌浇药物防治蚜虫等。

问答拓展:治蚜虫最有效的农药

治蚜虫最有效的农药:20%吡蚜酮·噻虫胺棚逗、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螺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拦橡水分散粒剂。

1、20%吡蚜酮·噻虫胺

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正打反死,上喷下控,对害虫速效;持效期长达28天,具有超长持效期;同时能激发植物的生长调节功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2、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有特效。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

3、75%螺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具有独特的双向传导功能,可有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杀虫谱广,对卵、若虫、成虫都有较高的活性,是当前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首选药链衡卖剂,持效期长达25天左右。

4、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并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防治对**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对蚜虫特效。

5、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

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也就是能做到传说中的正打反死。对水稻褐飞虱同样有效。防治对象包括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等。喷药后20分钟即可死虫,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

问答拓展:防治蚜虫的特效药

防治蚜虫的特效药有苦参·印楝素、吡蚜·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氯虫·噻虫胺悬浮剂。

苦参·印楝素:该药剂一般是在蚜虫初期使用,每亩可用1%苦参·印楝素可溶液剂60-80毫升,谨灶陆兑水30公斤。

吡蚜·呋虫胺:在祥顷防治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上的蚜虫时,可在初期使用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10克/亩,兑水30公斤使用......

一、苦参·印楝素

1、该药剂可以在蚜虫发生初期使用,每亩可用1%苦参·印楝素可溶液剂60-80毫升,兑水30公斤,然后对全株茎叶进行均匀喷雾。

2、为了有效防止漏喷,可以每隔5-7天再喷1次,这样辩晌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二、吡蚜·呋虫胺

1、如果想要防治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上的蚜虫,可以在发生初期使用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10克/亩,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这样就能快速控制蚜虫的危害。

2、而对于番茄、辣椒、黄瓜、西瓜等蔬菜作物上的蚜虫,可以使用5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1-14克/亩,兑水30-4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这样能快速击倒害虫,并阻止害虫传播病毒。

三、氟啶虫酰胺

1、防治黄瓜蚜虫,可以亩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用量为30-50克,进行茎叶均匀喷雾,一般药后3天就能看到蚜虫死亡,一次施药可维持14天左右。

2、防治苹果黄蚜时,可以在发生盛期,使用10%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雾力一定要均匀周到,重点喷洒在苹果树嫩稍,药后3天防效能达到99.84%。

四、溴氰虫酰胺

防治白粉虱、烟粉虱、蓟马、蚜虫、美洲斑潜蝇、木虱等害虫,每亩每次可以使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3-45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这样就能快速控制害虫的危害和进一步蔓延。

五、噻虫胺

防治小麦蚜虫时可以在发生初盛期施药,每亩使用20%噻虫胺悬浮剂8-16毫升,兑水0-5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这样能有效防治蚜虫的危害。

六、氯虫·噻虫胺悬浮剂

1、在玉米、春马铃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播种前,可以使用40%氯虫·噻虫胺悬浮剂按照药种比1:200倍进行拌种。

2、将药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能有效预防蛴螬、地老虎等害虫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而且还可以兼治地上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持效期可达60天左右。

问答拓展:蚜虫用什么药最好?

1、打蚜虫常见的特效药有吡虫啉、啶虫脒、藜芦碱、功夫、苦森碱、噻虫嗪、噻虫胺、烯啶虫胺、抗蚜威、吡蚜酮等,使用时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对于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尽量少施广谱性农药,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时期施药,有条件的可释放和人工饲养蚜虫天敌。
2、在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等,喷洒植株1-2次。
3、用1:20-1: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灶友6-1: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续喷洒植株2-3次,对缺辩迹于桃粉蚜一类本身就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1%的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4、蚜虫还可以进行人工防治伏并,在秋、冬季在树干的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残花、枝梢,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以使用毛笔蘸水刷净,或者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冬季刷除或刮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