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的汤

2024-06-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24 次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的汤

锈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叶片出现黄斑、枯死等症状,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当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治愈锈病的方法,这给玉米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呢?

锈病对玉米的危害

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出现黄斑、枯死等症状,从而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如果不及时控制,锈病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锈病还会导致玉米受到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从而加剧玉米的损失。

如何预防锈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这样能够减少锈病对玉米的危害;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的杂草和枯叶,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3.合理施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抵抗病菌的能力;

4.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治愈锈病的方法,因此锈病不治的玉米能熬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一般情况下,锈病不治的玉米会在病菌的侵袭下逐渐凋零,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锈病对玉米的危害。

锈病控制的方法

为了控制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病菌,但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效果相对较慢;

3.进行轮作,避免连作玉米,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枯叶,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5.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以减少锈病对玉米的危害。

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锈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不仅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还会对其他农作物产生影响。同时,为了控制锈病的发生,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这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锈病的防治对策

为了有效地防治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2.研发抗锈病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性;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收益;

2.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3.为了控制锈病的发生,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增加了生产成本;

4.锈病还会对其他农作物产生影响,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如何识别锈病

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玉米的叶片和茎部,具体表现为:

1.叶片出现黄斑和枯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2.叶片表面出现红褐色的锈斑,这是病菌的孢子体;

3.茎部出现黑褐色的裂纹,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稳定性。

锈病不治玉米能熬多久?

锈病不治的玉米能熬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一般会在病菌的侵袭下逐渐凋零,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锈病对玉米的危害。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不治,会减产吗?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段中,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茎秆受害,症状同叶片。更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陆燃李枯,减产严重。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选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早迟醇、三唑酮+磷酸二氢钾+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问:玉米得了锈病后还有办法治吗?

常见纤滚玉米锈病有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两种。玉米得了锈病后可以使用杀菌剂来补治,即如果锈病发生早,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刚有零星病码孙斑时喷药控制。选用的药剂有: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剂9000倍液。如果锈病发生迟,植株高大,就无毁模余法进行田间施药。在锈病常发区,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并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问:玉米得锈病用什么药好呢?

常见玉米锈病有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两种。玉米得了锈病后可以使用杀菌剂来补治,即如果锈病发生早,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刚有零星病斑时喷药控制。选用的药剂有: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剂9000倍液。如果锈病发生迟,植株高大,就无法进行田间施药。在锈病常发区,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并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玉米普通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

问:玉米预防锈病上午打药好还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预防锈病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