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黏虫

2024-06-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12 次
黏虫

黏虫是农业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它们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作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叶片黄化、卷曲、死亡等现象。为了防治黏虫,农民常常需要使用农药。农药的使用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可能会引发一些负面影响。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农药时,首先需要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农药的使用量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不要过量或不足。使用农药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比如说选择阴天或晚上使用,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农药挥发或流失。同时,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比如戴好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农药的替代品

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一些农民开始使用农药的替代品,比如说有机肥料、天敌等。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天敌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这些替代品虽然使用方法不同,但都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但是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农药的残留会在作物中存在一段时间,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作物,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农药品种,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洗农作物。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药的残留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农药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要过量或不足。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为了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定期检查农作物,及时发现害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农民也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方法,比如说用网罩、黄板等,阻止害虫的入侵。如果需要使用农药,也可以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用户问题:如何判断农药的安全性?

回答:农药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是农药的毒性,一般来说,毒性越低的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就越小;其次是农药的残留期,残留期越短的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就越小;还有就是农药的使用量,使用量越小,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就越小。在选择和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用户问题: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

回答: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说引起胃肠道疾病、皮肤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等。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还可能会增加患***、肝脏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在食用农作物时,需要注意选择有机食品或者清洗干净的食品,并避免长期食用同一种作物,以减少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危害。

用户问题:农药的使用量有哪些因素会影响?

回答:农药的使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作物的品种、生长期、病虫害程度、气象条件等。不同的作物品种对农药的使用量要求不同,生长期也会影响农药的使用量,一般来说,作物生长期越长,需要使用的农药量就越大。病虫害程度也是影响农药使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病虫害程度较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气象条件也会影响农药的使用量,比如说在阴天或晚上使用农药,可以减少农药挥发和流失,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药管理司,《农药使用安全手册》。
  2. 李文华,曹广华,《农药使用安全指南》。
  3. 张玉红,《农药使用与安全》。
农药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害、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目的的化学物质。农药的种类很多,按照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相关问答拓展:


黏黏虫是什么东西?

黏黏虫没有毒,但是是害虫。黏虫:  黏虫(orientalarmyworm),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黏虫成虫体色呈淡***或淡灰褐色,体长17~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圆斑,外侧环形圆斑较大,后翅正面呈暗褐,反面呈淡褐,缘毛呈白色,由翅尖向斜后方由1条暗色条纹,中室下角处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雄蛾较小,体色较深,其尾端经挤压后,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具1长刺,这一特征是别于其他近似种的可靠特征。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器。

粘虫几天成虫?

一般卵3~6天,幼虫18~29天,蛹12~17天,成虫寿命11~14天。

古人形容黏虫是啥?

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是稻、麦、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虸蚄。

黏虫卵的形态特征?

1.成虫形态

成虫的黏虫体长在1.5-2厘米,展翅后宽度在4-5厘米。整个身体呈现出淡***或者灰褐色。前翅膀的边缘中部具有非常明显的淡***圆状斑点,翅膀之间有一个小白点,在小白点的两侧有各有一个小黑点。自顶角至后缘有一条黑色斜纹。后翅呈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

2.黏虫卵的形态

形状为馒头型,直径在0.5mm左右,开始为白色逐渐变成***再到褐色。最终在正式孵

化前变成黑色。卵的排列为集中式块状排列,每个卵块包含几十个到百余个卵。

3.黏虫幼虫形态

通常可以分为6龄,老熟的幼虫体在35-44mm左右,身体的颜色随着虫龄的变化而变化,腹部整个气门孔黑色而有光泽。

黏黏虫有毒吗?

黏黏虫没有毒,但是是害虫。黏虫:  黏虫(orientalarmyworm),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黏虫成虫体色呈淡***或淡灰褐色,体长17~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圆斑,外侧环形圆斑较大,后翅正面呈暗褐,反面呈淡褐,缘毛呈白色,由翅尖向斜后方由1条暗色条纹,中室下角处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雄蛾较小,体色较深,其尾端经挤压后,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具1长刺,这一特征是别于其他近似种的可靠特征。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