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炭疽病是如何发生的该怎样防治呢黄瓜炭疽病的发生与
黄瓜炭疽病是如何发生的该怎样防治呢?
黄瓜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发生。病原菌会通过黄瓜表面的伤口或气孔进入黄瓜内部,破坏黄瓜的组织,导致黄瓜凋萎、变软、变色等症状。为了防治黄瓜炭疽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环境温湿度
黄瓜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通风和控制水分,降低温湿度,从而减少病菌的繁殖。
清除病害部位
如果发现了黄瓜炭疽病的症状,应立即将病害部位切除并销毁,以防止病菌的扩散。
使用病害防治剂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病害防治剂来控制病情。常见的病害防治剂包括铜制剂、多菌灵等。
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黄瓜时,可以选择抗病品种,如“抗炭疽病1号”、“抗炭疽病2号”等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用户关心的问题:
黄瓜炭疽病只是对黄瓜的影响,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食用发生炭疽病的黄瓜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黄瓜炭疽病的症状包括黄瓜凋萎、变软、变色等。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黑色小点或圆形坑洞。
使用病害防治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同时,使用后需要注意洗净黄瓜表面的残留物,以保证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蔬菜病虫草害防治手册》
2.《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黄瓜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黄瓜在进行生长的时候,会有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炭疽病,因为通风排湿不及时导致感染,在感染之后会有3天的潜育期,在温度比较高,或者比较低的时候就会发生,对于叶片的危害极大,所以在发生炭疽病的时候,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黄瓜炭疽病发病原因
黄瓜在进行生长的时候,会有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炭疽病,因为通风排湿不及时导致感染,在感染之后会有3天的潜育期,在温度比羡虚较高,或者比较低的时候就会发生,对于叶片的危害极兄橡燃大。
黄瓜炭疽病症状表现
黄瓜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炭疽病,然后如扰危害叶片以及茎蔓,尤其是在中后期的时候,危害最为严重,在发病的时候叶片会有褐色的圆形病斑,而且在比较严重的时候会有黑色的小点出现,直至叶片脱落。
黄瓜炭疽病治疗
黄瓜在发生炭疽病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效果比较不错的药物来治疗,一般会使用%施保功可湿性粉剂,治疗效果是比较不错的。
黄瓜在发生炭疽病的时候,如果在前期及时的进行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如果是在发病的后期的话就不会恢复。
黄瓜炭疽病防治方法
黄瓜在进行种植的时候要使用没有病虫害的品种,而且使用的土壤也要及时的消毒,在平时还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病的几率,在发生炭疽病的时候,要及时的使用药剂进行治疗。
问答拓展:黄瓜炭疽病用什么药,附发病原因及病症特点
一、黄瓜炭疽病治理方法1、物理防治:借助黄瓜生长特性来进行合理的病害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种植地,不适合种植的优先排除。
(2)选择没有病虫害,并且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
(3)将已经选好的种子,汪键用药剂进行搅拌,提高种子的药性。
(4)在种植之前,将种植地进行彻底的消毒与清理,避免病害发生。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喷剂来治理炭疽病。
(1)在入冬之前,用金百克药剂对种植区域进行喷洒。
(2)待到花期,用营养氨基酸高浓缩多肽复合液肥配合金百克兑水来进行喷洒,这样能起到增强植株抗性的作用。
(3)每隔半个月,喷洒植白金药剂,连续喷晒三次。
(4)最后用咪鲜胺乳油、福锌可湿性粉剂、代森联干悬浮剂等药剂正腔来进行防治。
二、发病原因1、是一种由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举陵衫一种病菌感染***害。
2、黄瓜炭疽病高发期在每年5-6月和9-10月份,主要原因是高温高湿,种植地土壤选用不规范。
3、还可能是施肥不科学以及田间管理没处理到位,如没有进行田间清理和消毒等工作和品种选用不当。
三、病症状与特点1、特点(1)借助风雨、灌溉、田间管理等方式进行传播。
(2)病发温度在20-27℃,湿度在95%以上,土壤通透性差、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尤其严重。
2、病症状(1)黄瓜炭疽病贯穿黄瓜生长的整个过程,幼苗发病叶面有椭圆形的褐色斑点,并且有***的点状物质。
(2)成苗病发初期主要表现在叶面,出现圆形红褐色斑点,随着病情严重,会出现枯萎。
(3)病情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整个植株枯萎,黄瓜也会慢慢变为黄褐色,并随之出现凹陷,最终导致黄瓜裂开。
问答拓展:如何识别和防治黄瓜炭疽病?
炭疽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黄瓜、西瓜、甜瓜和冬瓜,尤以保护地黄瓜受害最重。西瓜在贮运期继续被为害,造成西瓜腐烂。炭疽病为害不同瓜类所产生的症状不同。黄瓜幼苗受害,子叶边缘生黄褐色半圆形斑点。茎蔓基部缢缩,变褐折倒。成株期叶片上生黄褐色、圆形、背面水渍状斑点,后扩大,中锋差央色浅,外围有一圈黄晕。后期病斑上具小黑点及橙红色胶质物,高湿时,叶背呈水渍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焦。叶柄、蔓和瓜条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黄褐色,后期表皮开裂。病害流行期常造成死株,使提早拉秧。
发病规律:黄瓜炭疽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里猛基戚或田间越冬,也可在种子、保护地棚架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水滴和地面流水传播。在适温(24℃)、高湿(相对湿度87%以上)条件下病菌的潜育期只有3天,湿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相对温度在54%以下,抑制病害发生。连作、温棚浇水过大、通风透气不良、植株生长瘦弱、管理粗放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实行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4号、中农5号、中农1101等。
②种子消毒。种子用55℃温水(恒温)浸种15分钟后即投冷水冷却,催芽播种。
③农业防治。苗床及温棚消毒,温棚架材用10%石灰水喷洒消毒,苗床用土壤消毒散2号6克/米2加细干土15千克拌匀,育苗时上盖下垫;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实行与瓜类蔬菜轮作2~3年;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残体于田外深埋;定期追肥,每隔10~15天追1次。
④生态防治。同黄瓜霜霉病。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福(原名: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施药前枝陵一定要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于田外销毁。一般隔6~8天喷1次,连续(交替用药)喷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