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豇豆白粉病怎么办呢 豇豆白绢病

2024-06-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05 次
豇豆白粉病怎么办呢 豇豆白绢病

豇豆白粉病的症状

豇豆白粉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豇豆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卷曲,影响豇豆的正常生长。另外,豇豆白粉病还可能导致豇豆的果实变小、变形等问题。

豇豆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要想有效地防治豇豆白粉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在种植豇豆时,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豇豆受到病害的风险。同时,还应该注意豇豆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2.及时清除病害部位

如果发现豇豆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就要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害扩散。清除时应该注意不要将病害物质散落到其他地方,以免引起新的感染。

3.使用生物农药

在防治豇豆白粉病时,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这种农药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无害,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使用过量。

4.合理施肥

豇豆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但是施肥过多会导致豇豆生长不良,还会增加病害的发生。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总结

豇豆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豇豆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豇豆白粉病,我们可以从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使用生物农药、合理施肥等方面入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豇豆的生长和产量。

相关拓展:

问:豇豆白粉病如何用药

防治豇豆白粉病,可用醚菌酯,或苯甲.醚菌酯,或乙嘧酚,或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硝苯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交替单用或选择两样不同机理的成分加叶面肥一起喷雾治疗,5-7天一次,连续喷雾防治2次
可根据当地抗性情况及用药水平,选择成分防治,尽量选择新些的成分或不经常用的成分防治,建议成分: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硝苯菌酯,效果不错,如果用药水平高的话,可以试试这两个成分,成分还算较新,防治效果凸出点。

豇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1、查苗补苗:当第一对初生叶出现时,就应到田间逐畦查苗补苗。补栽的苗最好用纸钵于温室大棚内提早3~4天播种育好苗。若育苗移栽,则应在缓苗后进行补苗。

2、中耕松土:直播时苗出齐或定植缓苗后每隔7~10天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保墒,蹲苗促根,伸蔓后停止中耕。

3、浇水追肥: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以防止肥水过多而引起徒长。一般在活棵后浇一次“沃叶水肥”。现蕾开花和始收后则要加强肥水供应,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人畜粪尿750~1000kg。如因多雨不能浇粪时,可在行距中间穴施尿素5~10kg。秋季栽培的则一促到底。

4、插架引蔓、整枝打杈:植株吐藤时,就要插架。用人字形架或X字形架。架高2~2.5m,距植株基部10~15cm,每穴插一根,深15~20cm,每两架相交,从中上部4/5的交叉处放上横先竿并扎紧。豇豆引蔓上架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不要在露水未干或雨进行,避免蔓叶折断。引蔓要按反时针方向进行。

豇豆的田间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豇豆豆荚长而像管状,质脆而身软,常见有白豆角和青豆角两种。

问:请问专家豇豆白粉病防治方法

豇豆白粉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和荚。叶片受害,先产生圆形白色小粉斑,后扩大,相互愈合,遍布全叶,沿叶脉扩展成粉带,色泽由白转为灰白至紫褐色。
豇豆白粉病病菌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闭囊壳或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具多次再侵染。一般干旱条件下或昼夜温差大、叶面易结露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金山长豇、金马长豇豆。
②消灭病源。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隔6~8天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