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病该如何辨别青枯病及时正确预防方法!知识-
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及时辨别青枯病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方法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青枯病的症状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其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青枯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出现黄化、枯萎、干枯等现象,叶片上也会出现黑色斑点或黑色线条。在果实上,也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或溃烂。青枯病还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青枯病的原因青枯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土壤、病原真菌、农作物品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高温多湿的环境是青枯病易发生的条件,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增加青枯病的发生几率。农作物品种的抗病性也是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因素。
预防青枯病的方法为了预防青枯病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土壤管理: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浇水或水分不足,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
2.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这样可以减少青枯病的发生率。
3.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积水、杂草等,避免病害的滋生和传播。
4.使用农药:在病害发生前期及时喷洒专业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5.预防措施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并不是孤立的,需要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青枯病的发生。
用户关心的问题1.青枯病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多大?
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大。青枯病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及时预防和控制青枯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2.如何判断农作物是否感染了青枯病?
可以通过观察植株叶片是否出现黄化、枯萎、干枯等现象,叶片上是否出现黑色斑点或黑色线条,果实是否出现黑褐色的斑点或溃烂等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了青枯病。
3.青枯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青枯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做好田间管理、使用农药以及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措施等。
4.青枯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枯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专业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生。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农作物的影响。
5.如何避免农药残留?
避免农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是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在使用农药后,需要注意农作物的安全期,以避免在安全期内采摘或食用农作物。还可以选择使用无公害或有机农产品,以保证食品的安全。
:
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预防和控制青枯病的发生,农民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以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陈晓东,祝云霞.青枯病的危害及防治[J].园林,2024,35(07):117-118.
[2]郭玉霞.青枯病的研究进展[J].吉林林业科技,2024,48(03):50-51.
[3]王瑞,刘宝芝.青枯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24,48(06):37-38.
问答拓展:如何识别和防治番茄青枯病?
症状:进入开花期,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青枯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叶片萎蔫***,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返蠢困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病叶变浅绿。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渍状后变色档氏的1~2厘米斑块,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病程进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有菌脓溢出、病程短是本病与枯萎病相区别的两个重要特征。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土壤处理。可与瓜、葱、蒜、芹菜、水稻、小麦等实行3~5年轮作;用无病土育苗。③加强栽培管理。春番茄早育苗、早移栽,秋番茄适期晚定植;高温季节,漏念要早晚浇水,以免伤根。要施足底肥,肥料要充分腐熟。④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向病穴浇灌2%福尔马林溶液或20%石灰水消毒;或灌注100~200毫克/千克的农用链霉素。
问答拓展:请问马铃薯青枯病咋识别和防治?
症状识别;马铃薯青枯病叶片染病呈苍绿色,下部叶片先萎蔫,逐渐全株***致茎叶全部萎蔫死亡,叶脉变褐色,叶片保持青绿色不凋落。马铃薯茎染病,出现褐色条纹。块茎染病,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蕾块,维管束变褐色,挤压时可溢出乳白色粘液,但马铃薯肉和内皮组织不分离。病重的薯块,芽眼被侵害,不能发芽.全薯腐烂。
防治马铃薯青枯病: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选种抗性品种;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选择健康种薯。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中乎枝尺生菌素搭缺;农用硫酸链霉素;叶枯唑;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或络氨铜灌根,每岁高株灌药液0.3~0.5L,视病情隔5~7天灌1次。
交替轮换使用药剂,供参考!
问答拓展:简述花生青枯病症状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答案】:花生青枯病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青枯病。病株初期,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片先失水萎蔫,1~2d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色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黑褐色湿腐状,根瘤黑绿色。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保温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黏液溢出。花生青枯病菌随带菌土壤、病株残体、带菌杂草和粪肥,借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媒介传播。此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到8年,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及自然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导管堵塞,植株失水萎蔫,而后病菌进入皮层与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使之崩解腐烂,再次散出,重复侵染。高温高湿最有利于此病发生;一般时晴时雨、久旱骤雨或久雨骤停时发生严重;土壤温度与湿度骤变或地块线虫增多,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发生严重;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较高地块发生严重;砂土、薄土层、保水保肥差的地块较壤土、黏土发生严重;连作田较轮作田发生严重;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严重;草害多较草害少地块发生严重。另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有水源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旱地可与瓜类、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旱地滚哪花生,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可使病菌大量死亡伍备档。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害。②化学防治。拌种:播种前,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腔乱型50g,兑水750g拌种20kg,切勿闷种。喷雾:花生出齐苗后,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10%世高2500倍液喷雾,为增加药效,可与“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混合喷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