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角斑病9款特效药推荐
黄瓜角斑病防治的重要性
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但由于其叶片细软,生长期短,易受病虫害侵袭,因此黄瓜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黄瓜角斑病是黄瓜生长期间常见的病害之一,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黄瓜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黄瓜无法收获。选择一款好的特效药对于黄瓜角斑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黄瓜角斑病的病因和危害
黄瓜角斑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或灰白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角质状斑块,叶片逐渐枯黄而萎缩。黄瓜角斑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病害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 病害会导致黄瓜的叶片枯黄而萎缩,影响其生长发育
- 病害会使得黄瓜的抗性下降,易受其他病虫害侵袭
黄瓜角斑病防治的方法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黄瓜角斑病防治的最基本方法之一,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施用过量化肥,以免造成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黄瓜角斑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注意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减轻病害的发生。
- 使用特效药物:使用特效药物是黄瓜角斑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病害发生时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黄瓜角斑病9款特效药推荐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黄瓜角斑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黄瓜角斑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菌、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气候方面,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土壤方面,土壤酸碱度、质地、养分等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病菌方面,不同的病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病害的发生也会有所不同。栽培管理方面,不合理的施肥、不适当的灌溉、不及时的病虫害防治等都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问题二:如何判断黄瓜是否感染了角斑病?
黄瓜感染了角斑病后,叶片会出现***或灰白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角质状斑块,叶片逐渐枯黄而萎缩。角斑病还会在黄瓜的茎和果实上形成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导致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问题三: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特效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药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
- 在使用特效药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减轻病害的发生。
-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施用过量化肥,以免造成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 在黄瓜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黄瓜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百科知识
硫磺磷菜酯
硫磺磷菜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硫磺磷菜酯,可以用于防治黄瓜角斑病和其他真菌病害。硫磺磷菜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硫磺磷菜酯的使用方法是每亩用药量为200~300克,每隔7~10天喷1次。
恶霉灵
恶霉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有效成分为恶霉灵,可以用于防治黄瓜角斑病和其他真菌病害。恶霉灵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的细胞分裂和营养代谢,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恶霉灵的使用方法是每亩用药量为50~100克,每隔7~10天喷1次。
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有效成分为多菌灵,可以用于防治黄瓜角斑病和其他真菌病害。多菌灵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的细胞分裂和营养代谢,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多菌灵的使用方法是每亩用药量为50~100克,每隔7~10天喷1次。
参考文献
- 《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
- 《农业生产技术指南》
- 《农药使用手册》
释义拓展:培根炒黄瓜
问答拓展:黄瓜霜霉角斑病打什么药效果好?
霜霉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含运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氰霜唑,氟键模醚菌酰胺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交替使用。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谈亮梁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角斑病建议细菌性农药如中生菌素或者链霉素或者噻唑锌或者春雷霉素等等
问答拓展:黄瓜靶斑病特效药配方
黄瓜靶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发病严重时喷施噻唑锌500倍液、百泰750倍液混合液,或噻唑锌500倍液、霜脲锰锌800倍液混合液,或噻唑锌500倍液、霜霉威750倍液混合液,防治黄瓜靶斑病效果显著。发病前可用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喷雾预防。
一、黄瓜靶斑病特效药配方
1、发病前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穗租
2、发病后可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
3、发病严重时可喷施64%可杀得1500倍液或30%硝基腐植酸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另外,喷施噻唑锌500倍液、百泰750倍液混合液,或噻唑锌500倍液、霜脲锰锌800倍液混合液,或噻世谨唑锌500倍液、霜霉威750倍液混合液效果更加显著。
4、温室中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防治,每亩用量为200-250克,7-10天熏1次,连熏2-3次。
二、黄瓜靶斑病症状
1、黄瓜靶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发病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以上,温度在25℃-30℃和湿度饱和时,病害发生较重。
2、叶正、背面均可受害,黄瓜叶片上有大小不一的枯斑,小的斑为多角形,大的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
3、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一个黑色霉菌组成的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可以连成片,叶片干枯。发病从下猜返兆部叶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重病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问答拓展:黄瓜靶斑病用什么药物好,黄瓜靶斑病防治与治疗
黄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而黄瓜靶斑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及商品性。那么,黄瓜靶斑病用什么药物好呢?黄瓜靶斑斗启病防治与治疗你知道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黄瓜靶斑病打什么药好防治靶斑病的药剂不同于防治霜霉病和性角斑病的,可以选择的种类较多,包括广谱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三唑类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剂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药剂异菌脲以及喹啉铜、阿米西达等。
同时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和使用复配药剂。
黄瓜靶斑病的症状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是一种病害,病原为山扁豆生棒孢,属半知菌亚门。
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遗留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菌丝或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6个月,病菌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
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发病适温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90%以上发病重。
黄瓜靶斑病防治与治疗1.适时轮作。
发病田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
2.种子。
该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所以可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种子用温水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到30℃,继续浸种3-4小和旁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处催芽,可有效种皮病菌。
用温汤浸种结合药液浸种。
3.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侵染源。
控制空气湿度,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栽培,于膜下沟里浇暗水,减少水分蒸发,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
4.药剂防治。
由于病菌侵染率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护,喷中、下部唤销橡叶片,交替用药。
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
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黄瓜靶斑病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