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人参种子怎么种植
本篇知识文章会给朋友们刨释一下“长白山人参种子怎么种植”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期望对广大农资人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挑选种子:挑选外皮光滑、形状饱满、无干瘪破损的种子。浸种加速发芽:将人参种子用清水浸泡48小时,然后埋入腐殖土和细沙的混合土中。
田间准备:清除杂物,犁地和耙土。播种入土:每穴播1-2粒种子,然后盖上土和草。
在长白山播种人参前,首先要选好品种。选种时,要挑出表皮光滑、形态饱满、无干瘪破损的种子,表面有霉斑的种子不能使用。
确保种子有足够的发芽率。
人参种子选好后,用清水浸泡48小时左右,确保种皮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将种子埋入腐殖土和细沙的混合土中,加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小时。
-3个月后,人参种子就会裂开并发芽。
种植人参种子的树林最好选择阔叶林或天然次生林。
地块宜选择有一定坡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坡度可以在10-25之间。
并将土壤耙细,撒生石灰消毒。
长白山人参种子以穴播为主。
首先在小区内挖种植穴,行距6-10厘米,株距5厘米。每穴播1-2粒种子,播后覆土3-4厘米。
种子用量约15-20克,最后盖上稻草和玉米秆保温。
好文探索:探访长白山人参之乡:种植兴旺,野山参神秘采挖习俗濒临失传
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被称为人参之乡,该县万良镇的人参市场是国内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之一。澎湃新闻郑志成图图为坐在摊位前的“老把头”张成书。
巍峨壮美的长白山因神秘的天池吸引游客,也因山上特产人参而享有盛誉,山脚下的白山市抚松县便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
野生人参生长在低温环境中,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部,稀少珍贵。
品相好的野山参市场售价高达50万元一公斤。
进山采挖野生人参,这一行当在我国东北地区俗称“放山”,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就有记录。
“放山”有自己的行规与仪式,略带神秘,由挖参人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习俗。
由于野生人参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发现和采挖都非常艰难,放山的山民常由“把头”(对放山经验丰富的带队者的敬称)带领,结伴上山,一去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吃住都在山上。
随着多年开采,加上人参种植产业日益兴旺发达,品相优良的野山参越来越难以挖到,放山的神秘习俗濒临失传。澎湃新闻探访“人参之乡”两位有数十年放山经验的老“把头”,记录这一日渐式微的神秘习俗。
抚松县万良镇年过古稀的村民黄光茂,是当地有名的老“把头”,他从1965年开始跟前辈放山。
黄光茂透露,放山最佳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中旬到10月,“人参(这时)开花,好找,时间晚了,人参枝叶就倒了,不好找。
放山的讲究很多,首先是选进山的日子。把头会选择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的黄道吉日进山。
进山的人数也有说道。“不能成双,两个人怕起邪念。
四个人,数字不吉利,一般都是去单回双,(回来时)带着参嘛。我们那时候最多一次21个人同时进山。
据黄光茂介绍,放山的工具主要是索宝棍, 还要有三尺红线绳,拴着铜钱的,发现人参后要先锁住,防止人参“跑了”。
索宝棍是一根五尺二寸长的木棍,粗的一端拴两个青铜钱,棍上留着树皮防滑,用于在山林里探寻人参时候使用。
除了这些工具外,还要带着背筐、竹篓以及锅碗瓢盆等炊具,挖参人在山上的主食是小米或高粱米,“不怕潮,顶饱,也容易做。”。
“第一次上山,命差点丢了。”讲起50年前第一次放山经历,黄光茂这样说,“那一次一共5个人放山。
我们跟着把头,在前一天选定的林子里巡山,拿着索宝棍,按次序相间鱼贯前行,一点点仔细地在密集林子里寻找人参。那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宁落一座山,不错一块砖’。
就在黄光茂和同伴低头寻找人参的时候,旁边山坡上的一声含混的低吼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我抬头一看,是个熊瞎子(黑熊),就蹲在离我们十几米远的土墩子上,老把头让我们别慌,把杆子收起来,悄悄地从旁边绕着走过去了,很庆幸那时候林子里人少,熊瞎子比较少受到人类伤害,也没有追过来攻击我们。”。
采挖的人参,需要用新鲜的**和泥土保鲜。
放山过程中,最有说道、最关键的是“抬棒槌”——挖参。
据万良镇另外一位放山35年的老把头、62岁的张成书介绍,首先为了不让棒槌跑了,要先用两头拴着大钱的红线绳锁住棒槌,红绳绕在人参主茎上,两头大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拨棍和树枝上。
随后,大家起火熏蚊虫。“把头”开始挖人参,“扒去人参周围的杂草树叶和碎土,开出盘子,锯断周边的树根,不能用斧头砍,将人参周围的土缓慢拨开,直到人参根须全部露出,要十分小心,不能挖断根须。
泥土要保留下来,用于转移的时候保存人参。”。
张成书称,抬一棵人参与其所在的环境与大小有关,有时候需要几天时间。
保存也要十分细心,用新鲜的的**铺好,放上原来的土,把人参裹住,包上树皮捆好才能带走。所有采挖的野山参,放山的人都平分。
放山结束后,搭的地炝子下山时不拆,留给别人用。临走还要留下米、盐和火柴,给后来放山的人用。
如今,长白山脉森林里的野山参越来越少了,黄光茂、张成书这样的老把头也逐渐老去,渐渐远离了他们年轻时经常出没的深山。“好比以前一天能采到十棵野山参,现在十天也找不到一棵。
”黄光茂摇摇头说,四年前罹患脑血栓后,他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老伴在万良人参市场里卖一些家人种植、收购的人参,自己早已不再上山。
“年轻的时候都去数百公里外的深山放。
现在腿不行了,跑不动了。”张成书去年还在放山,今年因为腿疾就没再上山,他坐在空旷的人参市场里自己的摊位前,揉着膝盖,百无聊赖地抽烟。
当天下午,生意冷清,4点没到,他就草草收摊回家了。他告诉澎湃新闻,他的晚辈虽然以倒卖人参为生,但都没有再去放山。
精选问答:
1、长白山人参怎么种植?
(1) 土壤?
长白山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森林腐殖土最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长白山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
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易染病害和烂根。
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会造**参根系水分扩散,使人参须根干枯,导致产量下降。
所以,长白山人参的种植,需要保持土壤湿度在30%~60%最好使。
(3) 光照?
长白山人参是喜阴植物,喜散射弱光,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植物矮小,叶片厚而色黄;光照过弱,植株细高,叶片薄而浓绿,生长不正常。
所以,在长白山人参种植的时候,应进行遮荫,调节透光度,避免强光直射,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
人参怕高温,耐严寒。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人参处于休眠状态。
(5) 肥料
长白山人参喜肥,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造**参烧须烂根。
2、东北人参,长白山人参怎么种?
1.品种选择,选用上一年生产的籽粒饱满、有正常色泽、无病粒的长脖系或二马牙品种。
2.种子处理,于7月末8月初果实成熟后采收,中华人参网建议搓去长白山人参种子果肉并用清水淘净,漂除瘪粒,捞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弱光下晾干,使长白山人参种子含水量不低于14%.然后在不透雨的棚下挖掘催芽槽,槽底铺5cm厚细河沙,再装入河沙与种子按2:1混合物,上层覆盖10cm厚的河沙,槽内温度保持16~18℃,湿度保持10~15%,通常情况下90~120天可裂口,秋播和春播均可。此间每隔15~20天倒种一次。
3.播期,春播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一般播催芽种子。秋播8月上旬~9月上旬播水籽,10月中旬至结冻前播催芽种子。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