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 苏丹草种子的种植方法
苏丹草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牧草,它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饲料,还能够作为一种有益的土壤改良植物。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苏丹草的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种植技术以及在土壤改良方面的作用。
苏丹草的生长特点苏丹草是一种短生命期的植物,一般在种植后的70-90天内达到开花期。苏丹草的根系发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苏丹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
苏丹草的营养价值苏丹草是一种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饲料,其营养价值比一般的草要高。同时,苏丹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苏丹草还有助于消化道的健康,能够促进反刍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苏丹草的种植技术苏丹草的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至6月之间,若采用秧苗直接移栽,更适合在5月中旬至6月初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0-25万株/公顷,株距为30-40cm。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的疏松和肥力充足,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苏丹草在土壤改良方面的作用苏丹草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饲料,还能够作为一种有益的土壤改良植物。苏丹草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苏丹草还能够提供大量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拓展百科知识:1.苏丹草(sudangrass)是一种高产、高蛋白、高营养价值的牧草,适应性强,生长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重要饲料。
2.苏丹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铁、锌、铜、锰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B2、B6、C、E等,营养价值比一般的草要高。
3.苏丹草的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
参考来源:1.《草地农业》
2.《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生态学》
3.《苏丹草的生产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1、什么是高丹草?
高丹草是禾本科、高粱属高粱和苏丹草的杂交品种,根系发达,茎高可达3米,分蘖多,叶片中脉和茎杆呈褐色或淡褐色。疏散圆锥花序,分枝细长,种子扁卵形,棕褐色或黑色。
分布于阿根廷、美国等美洲国家,中国各地均可种植。高丹草抗旱、耐瘠性强,适生在气候比较冷凉的地区。
可以用来青饲或青贮,也可以调制成干草。高丹草幼苗含有毒物质氢氰酸,因此高度50厘米前,不要放牧或青饲,以预防氢氰酸中毒;第一次饲喂家畜不要让家畜空腹采食,备有充足的水,补盐和带有硫的矿物质可减轻氢氰酸的有害作用。在生产青贮饲草和干草的过程中,氢氰酸大多挥发掉了,所以不会引起家畜中毒。
2、高丹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丹草是根据**优势原理,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而成,由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新牧草。
高丹草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优势非常明显。干草中含有粗蛋白,含糖量较高,适宜青贮。可以用来养牛、羊、兔、鹅和鱼等畜禽。生产上表现优质高产,效益明显。
3、高丹草种植方法和时间?
1.
高丹草适合在清明至谷雨期间种植,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种子发芽,如果是在南方地区播种高丹草,秋季气温也非常适合。
2.
种植高丹草应该使用饱满的种子,优质的种子更容易发芽,并且要将种子放在消毒水中浸泡消毒,然后把高丹草捞出放在温水中浸泡。
3.
播种高丹草种子时,需要进行整地,在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然后使用条播法,将行距控制在15-30厘米左右,将高丹草种子撒在土壤中,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
4.
高丹草种植后,要为其浇水,使土壤维持湿润,使种子快速出芽,并且高丹草出苗后,要进行除草,将田间的青草拔除干净,然后喷洒草甘宁药剂。
4、高丹草的缺点和坏处?
一,高丹草生长周期长,需要25天左右,不能一直不断地给牛提供新鲜的高丹草
二,高丹草营养单一,需要搭配其他饲料喂牛
三,高丹草容易造成牛结石,必须要搭配盐或者是大量的水喂牛
四,高丹草的利用率不好,因为里面含有牛羊难以消化吸收的纤维。
拓展好文: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的牧草—紫花苜蓿,经济价值如何?
?紫花苜蓿又名紫苜蓿、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在公元前126年仅供御马饲用。后来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做牛羊以及家禽的高蛋白优质饲草。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现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以甘肃、新疆、内蒙、宁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有大面积种植。
一、形态与特性:
紫花苜蓿的主根发达,侧根多,主根入土2米以上。茎高30~100厘米,根状茎发达,根茎膨大生出的分枝一般为15~60个,最多可达100个以上。叶为三小叶,倒卵形,先端较宽,有齿。花为总状花序,腋生8~25朵紫色蝶形花。荚果螺旋形,2~4圈,暗棕色,每荚有种子4~8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1.5~1.9克。
二、生长环境与种植适温:
紫花苜蓿的适应性强,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20℃最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年降水量以500~900毫米最宜,超过1000毫米时不利于生长;低于300毫米又无灌溉条件要保持灌溉。耐寒性强,种子在6℃即可发芽,成年植株能耐-20℃~-30℃低温。在积雪覆盖下,-40℃低温不受冻害。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又干旱时会抑制生长。
但因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黏土均可生长,但最适合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为7~8,忌渍水,生长期淹水24~28小时即大量死亡。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2米以下、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种植为宜,同时又比较耐盐碱。
三、经济价值:
1、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高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初花到盛花期鲜草含水分76%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比玉米高1~1.5倍。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
2、适口性好:紫花苜蓿可以直接放牧,但青茎、叶中含皂素,要防止牲畜采食过多发生膨胀病,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鸭茅、黑麦草、无芒雀麦等禾本科牧草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量引起膨胀病,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
3、用途广泛:北方干旱地区冬前割后培土,有利翌年再生。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紫花苜蓿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注意:苜蓿在冬季最后一茬宜在当地重霜前约1个月刈割。每次要留茬3~5厘米,以免刈伤根颈,每年最后一次割草时,要留茬8~10厘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