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质量标准
农药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药质量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类,其中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地方标准则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则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标准。农药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农药的毒性、残留量、稳定性、有效成分含量、纯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农药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农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农药质量标准可以规范农药生产和使用行为,防止农药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再次,农药质量标准可以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药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农药质量标准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药质量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地方标准则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和发布的标准;企业标准则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和实施的标准。我国还实施了《农药登记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农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药质量标准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农药质量标准的监管不够严格,一些农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存在生产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一些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不一致,存在不合理之处;再次,一些新型农药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估和检测。
农药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加强监管和改进标准体系。对于农药生产企业而言,应该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应该加强对农药质量标准的监管,惩治违法生产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百科知识稳定性:指农药在各种环境和保存条件下,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程度的指标。稳定性好的农药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
残留量:指农药使用后在农产品、环境和水体中残留的量。残留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参考来源:《农药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
《农药登记管理条例》
相关拓展:
小麦国家质量标准释义:
小麦国家质量标准GB1351-2024是202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的。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①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②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③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④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⑤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本标准是对GB1351-1999《小麦》的修订。
问:农药质量标准评价的两个依据是什么
评价农药的质量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使用效果
合格的医药应有肯定的疗效,尽量小的毒性及副作用。医药疗效早桐越显著,毒性及副作用就越小,其质量就越好。
合格的农药应有明显的使用效果,其毒性和残留量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高质量的农药应具有高效低毒且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等特点。
(2)纯度
纯度是指纯净程度,有害杂质及无效成分的含量越低纯度就越高。医药的纯度和化学试剂的纯度在要求上不同,前者主要从用药安全、有效以及对医药的稳蚂睁枝定性的影响等方面考虑;后者是从杂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时对使用的影响以及试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来规定的,并不考虑杂质对生闷敏物体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医药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而一般化学试剂分为4个等级(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及化学纯)。由于医药的纯度会影响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故必须达到一定的纯度标准,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农药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纯度才能保证其使用效果。
问:农药含量合格标准范围
农药含量合格标准范围是500到5000倍范围内,一般农药外面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应当标注的主要内容是21项基本内容全部全的才是合格的农药,至少要标注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农药登记证号、净含量、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等内容,同时附具说明书。
合格的农药都有三证的,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生产标准,农药登记证,对应的就有三个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号,生产标准号,农药登记证号。
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的设定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农药产品(包括相同配比的混配制剂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设定的梯度不得超过5个。
乳油、微乳剂、可湿性粉剂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得低于已批准生产或登记产品(包括相同配比的混配制剂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有效成分含量≥10%(或100克/升)的农药产品(包括相同配比的混配制剂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间隔值不得小于5(%)或50(克/升)。
有效成分含量<10%(或100克/升)的农药产品(包括相同配比的混配制剂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间隔不得小于有效成分含量的50%,不经过稀释而直接使用的农药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设定应当以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使用为原则。
问:农药标准的定义是什么??分为几级啊?
农药标准是农药产品质量技术指标及其相应检测方法标准化的合理规定。它要经过标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发布实施,具有合法性和普遍性。通常作为生产企业与用户之间购销合同的组成部分,也是法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市场上流通的农药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的依据,以及发生质量**时仲裁机构进行质量仲裁的依据。某厂某个农药产品在商业流通和农业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其质量指标未达到农药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则属不合格的劣质品,厂家应负责产品的善后处理,并赔偿买方或用户相应的经济损失。农药标准按其等级和适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又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两种。国家标准由各国自行制定。
我国的农药标准分为三极: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经地方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后发布实施。企业标准是农药新产品中试鉴定、登记、投产的必备条件之一。企业标准只适用于制定标准的那家企业,其他厂家不能套用。
行业标准是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当一种农药产品已有多家生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须制定行业标准。一个农药产品的行业标准一经批准颁布,国内各有关生产厂家必须遵照执行,原制定的企业标准即予停止使用。
国家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实施。一个农药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并稳定后,应不失时机地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为国内最高标准,其技术指标相当或接近国际水平。
农药的每一个商品化原药或制剂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农药标准。没有标准号的农药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问:农药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内容?
①原药质量标准——纯度、酸碱度、水分含量;
②制剂质量标准——有效成分含量、粉粒细度、容重、润湿性、悬浮率、乳液稳定性、成烟率。
问:农药瓶盖质量验收标准
根据相关条文对瓶子的垂直轴偏差、壁厚、气密性、耐内压力、跌落性能等项目验收。每个产品的验收标准不同,还需要有具体数据进行验收。《BBT0044-2024包装容器塑料农药瓶》标准主要适用于检测容量不超过1L(1kg),以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为主要原料和采用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氟化等工艺制成的农药瓶的垂直轴偏差、壁厚、气密性、耐内压力、跌落性能等项目。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