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生姜为什么会农药过重 生姜有农药吗

2024-05-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80 次

生姜的种植与农药使用

生姜是一种亚热带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生长期为7-9个月。在生姜的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保证生姜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不当,导致了生姜农药过重的问题。一方面,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会过度使用农药,使得农药残留量超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知识,农民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导致了农药的滥用。

生姜农药过重的危害

生姜农药过重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生姜中的农药残留会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过敏等健康问题。农药残留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如何避免生姜农药过重

为了避免生姜农药过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农药使用水平;
  •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对超标的生姜进行查处和销毁;
  • 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生姜的品质。

生姜农药过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农民、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药管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原因一:农药使用不规范

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使用不规范,就会导致农药残留过重。在生姜的种植过程中,农民可能会为了防治病虫害而频繁使用农药,或者使用剂量过大,这些都会导致生姜中农药残留量过高。

原因二:生姜存放不当

生姜在采摘后需要经过清洗、晾晒等处理过程才能进行贮藏。如果这些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生姜表面残留的农药无法有效清除。生姜在贮存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因素,否则就会导致生姜变质,进而影响其品质。

原因三:农药残留标准不一致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农药残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生姜在不同地区的农药残留量存在差异。不同的农药对于生姜的残留量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农药进行分类管理。

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生姜农药残留过重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规范农药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
  • 加强生姜的贮存管理,保证生姜的品质;
  • 加强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生姜农药残留过重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释义拓展:姜(姜科姜属植物)

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0.5-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无柄;叶舌膜质。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姜在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咸丰活龙来凤、通山、阳新、鄂城、咸宁、大冶等地广为栽培。亚洲热带地区亦常见栽培。根茎供药用,鲜品或干品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

问答拓展:姜是否有毒

有毒生姜主要是因为姜农在生姜种植过程中施用了大量的农药所致,山东的姜农长期以来选用农药“神农丹”给生姜除虫,“神农丹”主要成份是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50毫克的涕灭威就能致50公拿指斤左右人死亡,因此严禁在蔬菜、水果中使用,仅限用于棉花、烟草等生长期较长的作物,每亩施用2-3公斤,安全间隔期150天,而山东的姜农在种植生姜的过程中每亩用量达到10公斤以上,且一季生姜用两次农药,安全间隔期60天左右,这就导致上市销售的生姜中残留有大量的农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识别有毒生姜?一是食用时清洗、去皮。大部分的农药留在生姜表皮,如果能把生姜的表皮去掉,那么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了,也可以用碱水清洗,农药在碱水中溶解得特别快,在食用前再多用清水浸泡几次。二是通过几个鉴别方法判断生姜是否有毒:一闻:主要是检查姜的表面有没有异味或硫磺味,“毒生姜”有一股很浓的硫磺味,掰开品丛拆尝会发现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二尝:生姜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的要慎买;三看:正常生姜外表粗糙,较干,颜色发暗;“毒生姜”外表光滑,像打了蜡一样,非常水嫩,呈浅黄色。“毒生姜”的姜皮相对正常生姜更容易剥落,掰开后,内外颜色差别较大。四放:农药的残留期一般是7天,购买回来的生姜先在渗敏枣阳光和通风的地方放置7天。一般的生姜保质期比较久,而“毒生姜”暴露在空气中后,过几天就会变质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