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这篇文章会给农资人介绍“粮食价格”的内容进行精细阐述,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一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粮食价格的变动
粮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粮食价格也在不断变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粮食价格的变动呢?
供需关系
粮食价格的变动首先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当供应大于需求时,粮食价格通常会下降,反之则会上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也是影响粮食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导致粮食供应减少,从而使粮食价格上涨。同时,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也会相应增加,价格则会下降。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例如,货币贬值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而货币升值则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会通过相关政策来调节粮食市场的供需关系,例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补贴农民等措施都会影响粮食价格。
拓展百科知识
粮食安全(liángshíānquán)
粮食安全是指人们获得足够的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以维持其正常的身体发育和生理功能。粮食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粮食生产、储存、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多个方面。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食市场状况月报》
相关问答拓展:
1、小麦2.32元/斤什么意思?
小麦2.32元应该是1公斤。在我们国家农产品的基础价格一直偏低,为了预防发生大幅度增减,国家规定了物价,把浮动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有粮食价格稳定了人心才稳定,社会才稳定,所以,粮食价格是不允许大涨大落的,只能允许小范围浮动,小麦的价格一直在1元多左右浮动
2.市面上面粉的价格基本在2.5元一斤。已经加工过的才2.5元,可想而知原料的价格,肯定会低于加工成品价格很多
2、2024年5月份小麦价格走势?
Euronext的2024年5月小麦报收261.75欧元/吨,比一周前下跌4.90%;阿根廷小麦现货报价为350美元/吨,比一周前下跌2.23%。
3、现在7月26日我们菏泽定陶区小麦上门收购多少钱一斤?
1.2元。目前正值小麦收获和售粮高峰期,不同的区域,小麦的产量和价格有高有低,大概1.90~1.04元/斤,1.04太低了,现在有的地方长到2块多了。
加上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些农户选择直接卖掉,而有些农户则会晒干后存起来,等涨价后再卖。
4、小麦价格最低月份?
小麦价格最低是六,七月份
5、小麦3元一斤?
小麦现在一块2毛多。小麦没有那么多的,没有那么高,面粉才多少钱哪?
五得利面粉五公斤的19块9,凡是农民种植的东的粮食都不会太高,中国从古代至今,农民是社会的底层,他们一般从事体力劳动。
单位十年内的生产效率都不会高里,技术水平,不是太高一年到头是生产出的粮食受天气影响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多收三五斗。粮食价格反而会降低。从最近几年来看两市最高收购价格,一块3,最低时候收购价格估计不到一块钱。你说三块钱,是不可能的,但愿吧。
拓展好文:“粮袋子”有保障稳价格有支撑——透视新形势下的中国粮
稳面积提产能:“粮袋子”有保障
谷雨节气,正值关键农时。农民和农技人员在田间忙碌,抓紧防控小麦病虫害和春耕春播。在农业大省吉林,尽管由于疫情管控,3月备春耕进度放慢,但经过多方努力,水稻育秧接近尾声,前期耽误的进度基本抢回来了。
放眼世界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俄乌冲突给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住粮食“压舱石”极为重要。今年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不少新情况: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夏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对于稳定预期意义重大。受去年秋汛影响,1.1亿亩冬小麦晚播,占总面积三分之一,一些地方反映苗情是“历年来最复杂的”。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几个月来,通过各地各部门加强保障和农民辛勤耕耘,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丰收有了来之不易的基础。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我国明确今年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菜。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推高今年种粮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气象预测,旱涝形势需要高度重视。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围绕粮食安全,我国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聚焦关键环节全面部署——
调动重农抓粮和种粮积极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很多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市长,下基层搞调研、查苗情。国家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全国主产省820多个主产县。中央财政安排下拨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逐个品种抓牢抓好。我国先后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会议、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会议,逐个品种部署。农业农村部派出100多名机关干部和200名技术人员,包省包片下沉一线,并开通热线解决农民实际困难。相关部门印发工作导则,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春争日,夏争时。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28.8%,其中,早稻栽插过九成、春小麦播种过七成、薯类过五成、春玉米近三成、大豆过一成,进度均略快于上年。
潘文博表示,现在距小麦大面积收获约有40天,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监测预警,指导各地抓好中后期麦田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措施,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口粮自给有保障: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
田间生产在努力,百姓餐桌有保障,仓储物流是关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我国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丰收,加上库存充裕,进口主要是一些调剂品种,两大口粮自给有保障。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仓满廪实外,我国粮油加工能力很强,如果按每人每天吃1斤粮测算,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2天。
口粮绝对安全之外,其他粮食作物呢?大豆和玉米是我国粮食进口主要品种。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消费。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千方百计稳定玉米生产,要以南补北、以单产补面积、以建设补短板,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目前,2024年收获秋粮的收购接近尾声。截至20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81亿吨。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政策性粮食1190万吨,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平稳,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
据了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较为充足,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已建立,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个。各地创新物流运输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良好态势,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近段时间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1%。小麦、玉米价格环比上涨超过19%,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攀升至1990年以来最高点。
去年我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近三成来自乌克兰。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带动国内部分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3月涨幅略有扩大,升至2%。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涨幅虽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但低于国内3%左右的预期目标。
粮价为百价之基。专家认为,尽管存在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价格仍总体保持稳定。从走势看,中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持粮价总体稳定仍有较好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有关部门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