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治介壳虫用什么药最好(蚧壳虫用什么药最管用)

2024-04-1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96 次
治介壳虫用什么药最好(蚧壳虫用什么药最管用) 蚧壳虫用什么药最有效?

喜欢养多肉植物的肉友们都知道蚧壳虫,介壳虫不但在多肉植物上出现,在其它的绿植生面也会出现。其实蚧壳虫本身并无法把肉肉全吃掉或直接咬死,但真菌却是能通过被它咬出来的伤口侵入到肉肉体内导致黑腐;而且即便没有伤口,单只是本来圆润的肉肉上面有这些小虫子爬来爬去就很让人恶心。那么应该怎样灭杀这些恶心的蚧壳虫呢?

1、预防为主

小精致在3月份就曾说过,趁着惊蛰期间防虫,因为那时还是在虫卵状态,即便成了幼虫它们身上的保护蜡质层也还没形成,那时做一次杀虫行动是最有效果的;同时,在平时给多肉植物的翻盆上盆之前,配土中也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蚧必治等杀虫药直接把虫子杀死在襁褓中;另外,平时要注意给肉肉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预防虫害也很有效果。

2、手工杀虫

一般经过上面的操作之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即便是还有蚧壳虫,也只是很少量的几只依附在肉肉叶片和茎干上了,对于这样数量较少的虫子,我们可以用镊子夹死它,也可以用竹签或针扎死它,纯手工无污染。

3、药物杀虫

如果附在肉肉茎干叶片上的蚧壳虫还是比较多,手工杀不完或者嫌累的话,就需要喷药了,一般用护花神等杀虫药,用1:200的比例兑水稀释,或者按照说明书的配比稀释,注意千万不要太浓、千万不要太浓、千万不要太浓,重要的事说三遍!然后给肉肉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均匀喷洒,要特别注意叶片的背面,喷完后不要马上阳光直射,在阴凉处待一段时间,一周后根据效果决定继续喷还是停止。

5、翻盆换土

一般发现有虫子的时候,盆土中肯定还会有我们没有发现的虫卵,而上面埋药的方法是杀不死虫卵的,这时候我们就要翻盆了。把肉肉脱土之后洗净晾干,配置新土重新上盆,即便要用原来的旧土,至少要在微波炉用高火转一下杀死里面的虫卵再用,这样会从根本上解决掉蚧壳虫。

蚧壳虫是会动的,它会从这个花盆跑到另外一个花盆,也就是说它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还有重要的一点:发现有感染蚧壳虫的肉肉首先要及时隔离,然后检查别的肉肉,集中隔离后统一按照上面的步骤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清除蚧壳虫,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杀死介壳虫这种害虫,可以使用杀扑磷,这是较常用的药,就是味道有点大,闻起来比较刺鼻。噻虫嗪也是可以的,能起到高效杀虫的效果。还可配合有机硅渗透剂,药效很持久,彻底穿透虫卵。

杀扑磷是一种较理想的杀介壳虫药剂,非内吸性杀虫剂,用于防治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的矢尖蚧、糠片蚧、蜡蚧、褐圆蚧、粉蚧、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苜蓿象虫等害虫、害螨。

使用药物之后一定要记得洗手,不要以为这些药的毒性不大。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戴手套和戴上口罩,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噻虫嗪: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介壳虫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和杀扑磷搭配后对介壳虫成虫有特效。

有机硅高渗透剂:辅助杀扑磷和噻虫嗪使药性穿透进介壳虫体内,辅助两种药穿透虫卵,杀死虫卵。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1、杀扑磷:杀扑磷是杀虫常用的药物,不仅安全,效果也很好,能去除很多常见的虫子。不过也有缺点,缺点是味道有点大,会刺鼻。若是想要在室内用,还是要多注意才行。

2、噻虫嗪:此药物的毒性小,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且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可和其他药剂混合一起杀虫,混合后效果会更好。

3、有机硅渗透剂:此药剂的药效更持久,能渗透到植物的毛孔里。它可辅助以上两种药物,能彻底穿透虫卵,从而可达到杀死虫卵的作用。除了喷洒之外,还可用药物灌根,效果也很好。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请辛苦点一下赞哦。

很有效,但是要注意剂量

杀扑磷、噻虫嗪、有机硅渗透剂。

1、杀扑磷是一种较理想的杀介壳虫药剂,非内吸性杀虫剂,用于防治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的矢尖蚧等害虫。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危害。

2、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介壳虫常群集于植物枝、叶、果上,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

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不用药的土办法:

定期施肥,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发生率。

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一次,此后每半个月浇一次,连续4次见效。消灭蚧壳虫的首选最佳时段2024-07-19来源:中国草坪网一、令人讨厌的蚧壳虫在园林和盆栽花卉的枝干上,常可发现有黄白色、灰白色、棕褐色以及其他颜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乍看时似乎是植物的疣瘤或似沾着的分泌物和污染物,用手拨动可脱落,其内有一浅黄色的小虫,这就是常见的花卉害虫蚧壳虫,其外层保护物是其自身分泌的蜡质层———介壳,故常叫蚧壳虫。蚧壳虫,体型小,一般体长0.5至2.5毫米,全世界已知有6000多种,我国记载的约650多种,在这一庞大的家族中,除紫胶虫、白蜡虫、胭脂虫等少数虫种可供人们利用之外,其他大部分是害虫。二、常见的蚧壳虫种类及主要危害对象1、草履蚧。又名草鞋蚧壳虫、柿裸蚧。主要危害桃、柿、梨、苹果等多种果树及樱花、广玉兰、腊梅、月季、玫瑰、国槐等园林观赏植物。形态特征:雌成虫身体椭圆形,长8-10毫米,宽4-5毫米,体背中央灰紫色,外围淡黄色,形似草鞋,体背覆一层细毛和白色薄蜡粉。若虫体形与其相似,赤褐色。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缝里、树皮缝、枯枝落叶层及石块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出现若虫,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上树后,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条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枝条推迟发芽甚至枯死。5月中下旬雌成虫下树潜入树根土缝产卵,产卵后即死亡,以卵越冬。小若虫有日出上树,午后下树的习性,稍大后则不再下树。2、日本龟蜡蚧。其寄主范围广,主要有紫薇、广玉兰、桂花、夹竹桃、蔷薇、牡丹等观赏植物及桃、李、枣、枇杷、杏、山楂、苹果、梨、无花果等多种果树。形态特征:雌成虫蜡壳扁单埂厕忌丿涣搽惟敞隶椭圆形,白色,长3-4.5毫米,背部分块呈龟甲状凹纹。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若虫初孵淡红褐色,1天后开始分泌蜡质,7-10天形成蜡壳。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或树上叶片越冬。次年3-4月恢复活动,吸食树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卵产在母壳下,6月下旬卵孵化,若虫四处爬行寻找适宜的寄生部位进行固定,以叶部为多,少数在叶柄或嫩枝上。卵及孵化期间如雨水偏多则成活率高,反之则死亡率高。初孵若虫一般能爬行80厘米左右,远距离传播主要靠风力扩散。8月下旬至9月下旬雌雄虫交配。受精后雌虫继续危害,并从叶上转移到枝条上准备越冬。3、褐软蚧。多危害家居花卉、如兰花、万年青、米兰、仙客来、龟背竹、茉莉、马蹄莲、苏铁等170余种植物。形态特征:雌成虫常沿叶反面中脉寄生;体卵形,长2-4毫米,体色变化大,常为黄绿、黄褐或红褐色。背中央有一条纵脊隆起,脊周围深褐色,常有黑点散布或集成斑块,成2条褐色网状横带。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可达3-8代,在温室中常年发生。以受精雌成虫或1-2龄若虫越冬。4、球蚧类。包括多种球坚蚧,如桃球蜡蚧、杏圆球蚧等,主要发生在桃、杏、樱桃、李、白蜡树、柳、紫穗槐、紫叶等果树及绿化植物上。形态特征:此类蚧壳虫主要寄生在植物的枝条上,雌成虫身体近半球形或球形,体色黄褐、红褐等,较好识别。发生规律:大多数种类每年发生1-2代,多以若虫在枝条的背阴处越冬,翌春树木发芽后迁移至嫩枝上固定刺吸危害。5月是成虫产卵、若虫孵化集中的时间。其它还有粉蚧、圆蚧、盾甲蚧等。三、蚧壳虫对花卉的危害蚧壳虫的寄生广泛,木本、藤本、草本植物上都有寄生。在早春树液流动以后,蚧壳虫开始取食,雌成虫产卵后,经数日便可孵化出无介壳的可移动的小虫,称为初孵幼虫,它们在寄生植物上爬动,群聚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的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开始固定生活,轻则叶片发黄、落叶、落果,重则部分枝条或全枝枯萎死亡,并诱发煤污病,为害甚大。四、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固定生活,这是蚧壳虫的一大特点。介壳的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五、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卵盛孵期到若虫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防治花卉蚧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年中首次最佳防治日期:从江南地区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第一次若虫孵化时间分别为,为5月上旬—中旬,5月中旬–下旬,5月下旬—月底。此时初孵幼虫的活动期和危害期是进行防治的最好时期和关键时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喷一次管一年,四季可随时杀蚧的特效药剂——狂杀蚧(40%杀扑·嘧磷·噻乳油)速扑杀乳油对防治蚧壳虫最有效。

在自然情况下,蚧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根据蚧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是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

蚧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

杀介壳虫用什么药好

可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或溴氰菊酯,喷雾。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注意在若虫盛期喷药,此时大多数若虫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百虫灵!就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