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百菌清乳油生产厂家 百菌清乳油生产厂家电话

2024-04-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71 次
百菌清乳油生产厂家 百菌清乳油生产厂家电话

百菌清乳油是一种能够有效清洁和消毒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餐饮等领域。那么,百菌清乳油的生产厂家是谁呢?

生产厂家介绍

百菌清乳油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百菌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消毒清洁产品,其中包括百菌清乳油。

上海百菌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生产团队,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公司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产品介绍

百菌清乳油是一种由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和抗菌剂组成的乳油状清洁剂,具有强效的去污、杀菌、消毒、除臭等功能。产品不含有害化学成分,对人体和环境无害,能够安全使用。

百菌清乳油适用于各种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厨房、卫生间、地板、墙壁、家具等。产品能够有效去除污渍和异味,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市场应用

百菌清乳油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餐饮等领域。在家庭中,产品可以用于清洁厨房、卫生间和家具等表面,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在医疗机构中,产品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手术室、病房和医疗器械等。在餐饮行业中,产品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餐具、厨房和餐桌等。

总结

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清洁和消毒的产品,百菌清乳油在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上海百菌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品的生产厂家,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的清洁产品。

相关拓展:

问:西瓜一般种植需要打农药吗?

按顺序依次为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
一、代森锌
1.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白色或淡***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带启剂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二、代森锰锌
1.作用特点
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粗姿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三、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
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四、百菌清(达科宁、TDN)
1.作用特点岩行绝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替代有机硫和铜制剂,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结合,破坏菌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丧失生命力。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药效稳定,残效期长。纯品为白色结晶,无臭味;工业晶为***结晶,稍有刺激性臭气,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对一般酸、碱及紫外光稳定,但不耐强酸,耐雨水冲刷,无腐蚀性。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毒性大。
2.制剂
75%可湿性粉剂,2.5%、3%烟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公顷用药液量为1000千克,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500--600倍液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②对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毒性较大,避免污染鱼塘、河流等水源。③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和引起皮炎。
五、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霉、甲霜安)
1.作用特点
雷多米尔是一种具上、下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当药剂喷施于植物上后,能被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各个部位,所以它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残效期10~14天。对高等动物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现象,对蜜蜂低毒,但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2.制剂
25%可湿性粉剂、35%拌种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病害。在田间初发病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以后隔10~15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如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施药次数要相应增加。用35%拌种剂作种子消毒,按种子重量的0.2%~0.5%进行拌种。
4.注意事项
该药可与多种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
六、甲基立枯磷(立枯灭、利克菌、甲基立枯灵)
1.作用特点
本剂为适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吸附作用较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纯品为白色结晶,原药为无色至浅棕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不易燃,不易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光、热和潮湿均较稳定,贮存稳定性良好。对高等动物低毒,对蜜蜂、鱼类安全。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5%、10%、20%粉剂,20%乳油,25%胶悬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对半知菌类、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等各种病原菌均有很强的杀灭活性,用于防治丝核菌和白绢菌等土传病害.防治瓜类苗期立枯病,用20%乳油2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播种后,在土表再喷洒该浓度药液。
4.注章事项
①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七、氢氧化铜(丰护安、可杀得、可乐得2000、可杀得101、冠菌铜)
1.作用特点
有效成分为蓝色胶凝或无定形蓝色粉末,由六碳铜离子组成的球状针刺型颗粒,能迅速黏附于作物表面,药效持久。对高等动物低毒。是一种广谱杀菌剂,通过释放铜离子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而起保护作用,当病菌的细胞接触铜离子之后,将其杀死,而对植物没有影响,所以是一种无残留、无公害的农药。
2.制剂
53.8%、61.4%干悬浮剂、77%可杀得101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氢氧化铜能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和细菌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在发病初期,用53.8%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粉剂500-1000倍液喷施。由于它的溶解性、扩散性、悬浮性极好,隔10天左右再施用一次即能控制病害的蔓延,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考虑多次施用。防治枯萎病用77%可杀得101粉剂500~600倍液浇根。
4.注意事项
①桃、李等果树对铜敏感应禁用,苹果、梨花期、幼果期禁用。②须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③施药时宜在作物发病初期进行,发病后期效果较差,开花期慎用。④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有毒,应避免药液污染水源。
八、络氨铜(硫酸四氨合铜)
1.作用特点
纯品为深蓝色液体,是一种内吸性较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
2.制剂
14%、23%、25%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枯萎病用23%水剂250~3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防治蔓枯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一次,连用2~3次。
4.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得与酸性农药混用。②使用需将药液充分摇匀,在田间发现少数病株时开始用药。
九、抗枯宁(抗枯灵、络氨铜·锌)
抗枯宁主要活性成分为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或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柠檬酸铜。
1.作用特点
抗枯宁具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渗透性,内吸治疗效果欠佳,施用于作物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增强抗病力,同时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对瓜类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剂外观为深蓝色浓溶液,一般情况下稳定,碱性情况下易形成沉淀。对哺乳动物低毒。
2.制剂25.9%水剂、20%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在枯萎病发生初期,用25.9%水剂500~600倍稀释液,每株浇根250毫升,或每公顷用25.9%水剂1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连喷3~4次;也可用20%水剂400-600倍液,每株浇根250毫升,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10天再浇一次,连浇3-4次。
4.注意事项
①不可与酸性物质混用。②喷施本剂后,应间隔数天后才能喷施其他农药。③喷药应以早、晚或阴天为宜,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应重喷。④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
十、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1.作用特点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纯品为白色结晶,可溶于稀盐酸和醋酸中,并形成相应的盐即为防霉宝或溶菌灵。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蜜蜂毒性很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10%、25%、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或用种子重量的0.1%-0.3%进行拌种,或用500倍液灌根,每株浇250毫升,或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6~8克。
4.注意事项
多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物质及铜制剂混用。
十一、腐霉利(速克灵)
1.作用特点
腐霉利是一种新型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对人、畜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作用。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每公顷每次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95~750克加水750千克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配。②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③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
十二、扑海因(异菌脲)
1.作用特点
扑海因是新一代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药。原药为白色晶体,无味,无吸湿性,微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在通常贮藏条件下,原药及加工制剂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眼睛、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空气、水、土壤污染少。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25%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的灰霉病、早疫病,于发病初期每公顷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隔7~10天再喷施一次,也可采用土壤浇灌、烟雾熏蒸等方法进行防治。或用800~1000倍液浇根防治西瓜枯萎病。
4.注意事顷
①我国规定最高使用浓度不能高于1000倍液,最多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安全间隔期为7天。②施药时,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十三、三唑酮(粉锈宁、粉锈灵、百里通)
1.作用特点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对锈病、白粉病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纯品为无色结晶,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作用,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和家蚕无害,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安全。
2.制剂
20%乳油,5%、15%、25%可湿性粉剂,15%烟雾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用25%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6000倍,每公顷用稀释药液750~1000千克左右,在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期喷施,隔7~10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三唑酮虽是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目前尚无解毒剂。②安全间隔期20天。
十四、氟硅唑(福星、新星)
1.作用特点
福星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其作用机理是,当福星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异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及孢子的形成,达到防病的效果。原药为无色结晶固体,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无过敏性,无致突变性,不危害有益昆虫。
2.制剂
40%乳油。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可在田间初发现病害时,立即用福星8000~倍液喷雾,药后数小时就渗入植物体内,药剂的再分布性强,耐雨水冲刷,一般用药1~2次之后即能控制病害的扩展,隔6~7天再喷施一次。
4.注意事项
①提倡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②施药时,加强安全防护,如眼睛、皮肤被污染,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十五、腈菌唑
1.作用特点
腈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谱广。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腐烂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原药为淡***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脂族烃。在日光下易降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
2.制剂
40%可湿性粉剂,12.5%、25%乳油。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施,用12.5%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隔7~10天再喷一次,共喷2~3次即可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4.注意事项
①本剂易燃,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处。②若有中毒,立即送***治疗。
十六、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
1.作用特点
农用链霉素是灰链丝菌分泌的抗菌素,有内吸治疗作用,对植物细菌***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纯品为白色有苦味的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pH3.7稳定。
2.制剂
2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细菌***害,在发病初期用200单位喷雾。
十七、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保利霉素、宝利安)
1.作用特点
多抗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多抗霉素是含有A至N14种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为肽嘧啶核苷酸类抗菌素。多抗霉素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紫外线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2.制剂
10%宝利安可湿性粉剂,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枯萎病,一般使用浓度为1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也可用于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4.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十八、农抗120(农用抗菌素、抗菌素120、抗菌霉素120)
1.作用特点
农抗120是一种碱性核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兼有治疗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阻碍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病原菌死亡。
2.制剂
2%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等叶片病害,可用2%水剂2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用2~3次;防治西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用2%水剂13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每穴500毫升左右,隔5天再灌一次,连续进行3~4次。
4.注意事项
本品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十九、恶霜锰锌(杀毒矾、杀菌矾、霜疫清)
1.作用特点
杀毒矾是由恶霜灵和代森锰锌两种化合物混合的复合化合物。恶霜灵属苯基酰胺类内吸杀菌剂,具有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RNA聚合酶从而抑制了RNA的生物合成。恶霜灵的抗菌活性仅限于卵菌纲,与代森锰锌的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菌谱,对由卵菌纲和霜霉日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恶霜灵原药为无色无味结晶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挥发,不腐蚀容器,对水、光、热均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鸟类、鱼类低毒。
2.制剂
64%、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在发病初期,以叶面喷雾为主,用64%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1000千克,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防治疫病,则用400倍液在病发初期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②应密封在原包装容器中贮存。
二十、霜脲锰锌(克露、霜霸、克霜)
霜脲锰锌主要成分:A.代森锰锌,B.霜脲氰。
1.作用特点
霜脲锰锌是由霜脲氰和代森锰锌混配而成,霜脲氰有内吸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阻止病原菌孢子萌发,对侵入寄主内的病菌也有杀伤作用。代森锰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者混配,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于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真菌***害如疫霉病、霜霉病均具特效。对高等动物低毒,对有益动物及昆虫均毒性很低。
2.制剂
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以叶面喷雾为主,施用浓度为600~800倍,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1000千克,于病症初现时立即施第一次药,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定事项
①采收前7~14天停止使用。②提倡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③合理配制药液,先将药剂配成母液,然后加水按使用浓度配成所需药液,并及时用完。
二十一、霜霉威(普力克)
1.使用特点
霜霉威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对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有优异的效果,适用于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施用霜霉威之后同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对高等动物低毒。
2.制剂
72%盐酸盐可溶性水剂、72.2%水溶性液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①防治瓜类秧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霜霉威500倍药液,按每平方米喷药液量0.75千克喷施,整个育苗期喷施1~2次。②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在初发病时,用霜霉威600~1000倍液,隔7~10天一次,每公顷喷药液750~1125千克,共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对施药区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注意事项
①配药时,按推荐药量加水后要搅拌均匀,若用于喷施,要确保药液量,保持土壤湿润。②可与非碱性杀菌剂混用,以扩大杀菌谱。③本剂应密封在原包装容器中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处。
二十二、咪鲜安(施保克、菌百克、使百克、扑霉灵)
1.作用特点
咪鲜安主要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膜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菌死亡。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它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具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在常温及中性介质中稳定,对光、浓酸和碱性条件不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无任何致畸、致癌及基因诱变作用。
2.制剂
25%乳油。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炭疽病、白粉病可用1500倍的咪鲜安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防治瓜类枯萎病,可用750~1000倍液的咪鲜安灌根,或1500倍液叶面喷施。
4.注意事项
①本剂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有毒,使用时避免污染水源、鱼塘。②本剂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要注意安全保护。
二十三、乙烯菌核利(农利灵)
1.作用特点
乙烯菌核利是二甲酰亚胺类触杀性杀菌剂,主要干扰细胞核功能,并对细胞膜和细胞壁有影响,改变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对灰霉病、褐斑病、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纯品是白色结晶固体。对人畜低毒。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三代繁殖试验中未见异常。
2.制剂
50%、75%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灰霉病、早疫病,在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共喷3~4次,每次间隔7~10天。
4.注意事项
如不慎将该药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误服中毒,应立即催吐,不要食用促进吸收本剂的食物,如脂肪(牛奶、蓖麻油)或酒类等,并且应迅速服用医用活性炭。
二十四、恶霉灵(土菌消、立枯灵)
1.作用特点
恶霉灵系内吸性杀菌剂,对腐霉菌、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恶霉灵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可抑制孢子发芽,起到土壤消毒杀菌的作用。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适用于瓜类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原粉为无色结晶,在酸、碱溶液中均稳定,无腐蚀性。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对鸟和鱼类低毒。
2.制剂
15%、30%水剂,70%、9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立枯病,每千克种子用70%可湿性粉剂4~7克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8克,先将药粉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粉干拌种子。也可在瓜类苗期立枯病初见期用9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施一次,连施2~3次。
4.注意事项
①该药拌种时以干拌最安全,湿拌或闷种易发生药害。②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抑制作物生长。③恶霉灵和福美双混配拌种,可增加防效。

问:劳子花学名叫什么

蜀葵  基本信息  名称:拉丁语学名:Althaearosea英名:Hollyhock别名: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科属域:真核域Eukarya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锦葵目Malvales科:锦葵科Malvaceae属:蜀葵属Althaea种:蜀葵A.rosea产地: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均有山西省朔州市市花,当地人称“大花”。品种:主要是AlthaeachinensisWall.,AlthaeaficifoliaCav.,AlthaearoseaCav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蜀葵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仔春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花单生或近簇生于叶腋,有时成总状花序排列,花径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圆形。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态蠢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习性特征  蜀葵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长。耐寒冷,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用途作用  蜀葵花,也叫、麻秆花、熟季花、棋盘花。植株可达3米,故有一丈红之名。它的花朵大,花期长。花有单瓣重瓣之分,颜色有紫、红、白、黄等色。蜀葵属锦葵科,多年生大草本花卉。一年栽植可连年开花,是院落、路侧、场地布置花境的好种源。可组成繁华似锦的绿篱、花墙,美化园林环境。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蜀葵根含糖、醇类物质。花含花青素、红色素、葡萄糖、蜀葵贰。种子含脂肪油,油中不饱和游离醉34.88%。茎秆可做编织纤维材料。  象征意义  蜀葵-生日花生日花:蜀葵遭犹太人投石击死的圣斯塔法诺之花蜀葵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念闭耐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蜀葵是属于锦葵科锦葵属的植物,是被选来祭祀圣斯塔法诺的花朵。他在巴勒斯坦向众人讲解耶稣遭杀害的经过时,被犹太人以乱石击死。花语:梦相传,公元415年人们发现圣斯塔法诺的遗骸。他曾经在耶稣受钉十字架后,发表演说,结果不幸被犹太人以乱石打死。后来他托梦告诉主教,人们才找到他的遗骨。因此蜀葵的花语是“梦”。种植方法  1.蜀葵繁殖方法: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间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蜀葵的分株在秋季进行,适时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然后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强水分管理。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长约8cm,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冬季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以增加地温,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2.蜀葵栽培管理:蜀葵喜凉爽气候,忌炎热与霜冻,喜光,略耐阴;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蜀葵栽培管理较为简易,幼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应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好。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长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为主。同时经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钾肥。为延长花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后及时将地上部分剪掉,还可萌发新芽。盆栽时,应在早春上盆,保留独本开花。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应及时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应及时更新。另外,蜀葵易杂交,为保持品种的纯度,不同品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蜀葵-病虫害防治  多年生老株蜀葵易发生蜀葵锈病,感病植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可见到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生长期间有红蜘蛛为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基本无效。有时还有棉大卷叶螟危害蜀葵叶片,发生时可喷施含量为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  []二.中药蜀葵  【别名】棋盘花、麻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来源】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春秋采根,晒干切片;夏季采花,阴干;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性味归经】甘,凉。【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感染,小便赤痛,***颈炎,***。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用法用量】根:3~6钱;子、花均为1~2钱;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释名】戎葵、吴葵【集解】【集解】【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主治】1、小便淋痛。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一天服三次。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用白花。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修治】【发明】【正讹】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治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三.古诗《蜀葵》  原文  【蜀葵】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出处】:中华诗词-唐五代-徐寅  创作背景  据《西墅杂记》记载,明代成化甲午年间,***使者来到中国,见栏前蜀葵花不识,问之才明白,遂题诗云:“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蜀葵伸过五尺栏杆,尚有一半在外,足有一丈高。蜀葵别名一丈红,想由此而来。古时候,人们除认为在端阳节食用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和饮用雄黄酒祛病强身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石榴、蒲蓬等物,用以驱鬼、避邪。据说,取蜀葵的叶片研汁,用布揩抹在竹纸上,稍干后用石压平,就成了葵笺。唐代许远曾制此笺分赠白居易、元稹、彼此作诗唱和。传说此种纸色绿而光滑,可惜现今无人有此雅兴制作这种纸了。

问:生产百菌清的有哪几家公司?

不少咧

问:生产百菌清悬浮剂有哪些厂家***

百菌清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理是能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喷到植物体上之后,能在体表上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掉,因此药效期较长。

问:杜鹃花能用百菌清浇根吗?

杜鹃花轻微烂根如果杜鹃花烂根的情况不是特别的养殖,那么我们可以用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乳油或是恶毒灵粉来浇灌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