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蔬菜出口 蔬菜出口需要什么手续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278 次
蔬菜出口 蔬菜出口需要什么手续

本篇农资汇总会给全国农资人分析“蔬菜出口”的内容进行详尽剖析,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几分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蔬菜出口:中国农业的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逐年攀升。其中,蔬菜出口作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将就蔬菜出口的现状、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现状分析:蔬菜出口逐年攀升

自2024年起,我国蔬菜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蔬菜出口总量达到了136万吨,较2024年增长了36.5%。而2024年至2024年,我国蔬菜出口量分别为139万吨、152万吨、156万吨和159万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中国的蔬菜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占比高达90%以上,而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优势分析:质量安全可靠、价格优势明显

中国的蔬菜出口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质量安全可靠。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和丰富的蔬菜品种。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了对蔬菜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保障了出口蔬菜的质量安全。

二是价格优势明显。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的蔬菜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出口价格也较为优惠。同时,中国的蔬菜品种繁多,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发展方向:优化品牌形象、拓展多元化市场

未来,我国蔬菜出口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优化品牌形象。目前,我国的蔬菜出口主要以散货形式进行,品牌形象不够明显,影响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要加强蔬菜品牌建设,提高品质标准,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是拓展多元化市场。我国蔬菜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要加强对欧美等市场的开拓,拓展多元化市场,实现蔬菜出口的全球化布局。

拓展百科知识:

蔬菜出口(shūcàichūkǒu)是指将中国种植的各类蔬菜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中国的蔬菜出口以亚洲地区为主,其中**、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蔬菜的主要进口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2.杜志国.中国蔬菜出口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24(05):41-43.

3.杨云峰,赵云峰.中国蔬菜出口的现状与趋势[J].国际市场,2024(11):90-91.

相关问答拓展:

1、国内的蔬菜种子都是转基因吗?

不是所有国内的蔬菜种子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蔬菜种子指的是经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种子,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中以改变其特性。在中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生产和**是受到严格监管和管理的。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试验田种植、商业化种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在国内市场上**的蔬菜种子多数是非转基因的传统种子。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上有一些非法或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种子可能存在。为了保证**的种子品种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建议选择正规渠道**,确保种子可靠,并且查看相关认证和标识。

不是所有国内的蔬菜种子都是转基因的,大部分市场上**的蔬菜种子仍然是传统的非转基因种子。如果对特定蔬菜品种是否为转基因有疑问,可以咨询种子**商或相关权威机构获取准确信息。

2、全国无公害蔬菜地区排行榜?

1.山东寿光

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市场。其生产的寿光蔬菜,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打造出寿光的“品牌蔬菜”。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2.张家口张北县

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亩,年产量达70多万吨,在战海、三号、张北镇、馒头营等乡镇建成种植规模万亩以上的蔬菜基地8个,蔬菜生产专业村、重点村58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达17万亩,有机蔬菜基地认证面积2500亩,进一步提升了蔬菜档次,丰富了蔬菜品种,延长了上市时间,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同时,该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建成部级设施蔬菜标准园9个,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近1万亩。

3.成都彭州

彭州市是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市)、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西部蔬菜之乡,中国西部最大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及其加工产品**遍及全国30多个省、区、市,300多个市(县),并远销**、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彭州蔬菜产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在67万亩,达十四大类200多个品种,产量16亿多公斤,年**鲜菜12亿多公斤,蔬菜制品7万多吨。

4.云南元谋

元谋是云南省重要的蔬菜产地,元谋蔬菜产业成为云南最大的冬早蔬菜主产区之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157个大中城市,每年还有3万多吨洋葱、番茄、菜豆、牛蒡、香葱等,通过成昆铁路转口贸易等方式出口到韩国、**、俄罗斯、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各国,蔬菜外销量占云南省冬春蔬菜出省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

5.山东莘县

莘县是农业大县、蔬菜大县,常年瓜菜菌播种面积9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26万座、大中小拱棚19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600万平方米,瓜菜菌总产360多万吨,拥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品认证品牌38个。莘县形成了以燕店、河店、魏庄等乡镇为主的香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2024年,莘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97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总产470万吨,被评为中国蔬菜第一县。

3、瓜果蔬菜在我国是怎样传播来的?

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国

西汉王朝,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他越过崇山峻岭,亲历大宛、大月氏等地。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汗血宝马产地)、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两次出使西域,疏通了亚洲东部和西部往来的交通要道,使中国与西亚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交来,促进了亚洲东西部间物质和文化交流,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天的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

4、2024中国各省蔬菜出口排名?

各省蔬菜出口排名第一应该广东省,地处华南地区,气候适合各种菜类种植,山东省,还有湖南,湖北浙江,海南岛,福建省等等都是适合各种各样农作物菜类种植,其次河南省,河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本身就是农业大省,菜类种植也多,其他地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菜类种植稀少,土豆为主。

5、全国蔬菜十强县排名?

排名如下:

1:山东莘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7万公顷。

2:张北县:有战海、三号、张北镇、馒头营共同组成的蔬菜基地8个,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年产各种蔬菜70万吨。

3:彭州:蔬菜产业十强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有西部蔬菜之乡的美誉。

4:邯郸永年县:是蔬菜十强县之一。年产量达到30亿公斤。

5:新野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

6:张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产量近250万吨。

拓展好文:“云花”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抓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高位谋划推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农业增加值由2024年的1640.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3870.2亿元,排名从全国第13位提升至第10位,年均增长8.4%、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8月24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高原特色农业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排名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这十年,云南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重要农产品**保障充足。粮食产量实现10连增,由2024年的1687.3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1930.3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中稳居第1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9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蔬菜产量达到2748.9万吨,较2024年增加86.7%,近七成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优质基地和西南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肉类总产量由2024年的349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487万吨,全国排名由第12位提高到第5位,供应量位居全国前列。云南绿色有机农产品极大丰富了全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

  高原特色农产品是云南省最具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云南省深耕东南亚、欧盟、**等重点市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从2024年的20.4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43.2亿美元,增长111.7%,多年来出口总额排名西部第一、全国前列。具有较强资源优势的水果、蔬菜、烟草、咖啡、茶叶、精油、花卉等大类重点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5%以上。

  目前,云南省已获批6个国家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评选认定10个省级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13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达600多家,出口基地示范带动效应显著。

  涉农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云南省批准设立涉农对外投资企业263家,实际对外投资11.2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03%。

  越来越多的“云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这十年,云南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更加凸显。茶叶面积2024年达到740万亩,实现“千亿云茶”发展目标,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跃居全国第1位,普洱茶已成为云南响亮的“名片”。2024年,云南省花卉面积和产值增速全球第一,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24年鲜切花产量162.2亿枝,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斗南花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风向标,被誉为中国花卉价格“晴雨表”。水果产量由2024年的511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1200万吨、年均增长10%,柑橘、香蕉、葡萄、草莓、蓝莓等果品实现全年时鲜供应。咖啡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98%以上,天然橡胶、核桃、澳洲坚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国第1位。“饮云茶、赏云花、品云果、喝云咖”成为新生代人群消费清单,“无云药、难成方”成为业界共识,云品极大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这十年,云南省坚持农业品牌建设,“云系”“滇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从2024年起,云南省连续4年评选“10大名茶”“10大名花”“10大名菜”“10大名果”“10大名药材”,评选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注册“绿色食品牌”LOGO,在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机场开设“10大名品”展示**中心,举办“四季云品·产地云南”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越来越多的“云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为驰名中外、备受好评的名品。“云系”“滇牌”美誉度极大地改变了云南许多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好物产卖不上好价钱的历史。

  2024年全省绿色有机茶叶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这十年,云南省坚持绿色高效发展,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全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超过88%、80%和76%;全省绿色食品有效获证产品数由2024年全国第11位升至第7位,有机农产品有效认证数由全国第8位升至第2位,获证市场主体数由全国第8位跃升为第1位。2024年,全省绿色有机茶叶认证面积居全国第1位。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888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普洱祖祥、自然之星、芸岭鲜生、云南农垦等一大批企业已在茶叶、蔬菜、水果、粮食等产业深耕绿色有机,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

  这十年,云南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农业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由2024年的2543户、户增加到2024年的5221户、户,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社分别由2024年的503户、219户增加至2024年的1079户、1075户,农业市场主体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基本形成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雏形,农业市场主体已成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