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甘蓝白粉病传播途径 甘蓝白粉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04 次
甘蓝白粉病传播途径 甘蓝白粉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甘蓝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甘蓝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影响甘蓝的生长和产量。该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风传

甘蓝白粉病的孢子可以随着风的吹动传播。当感染的甘蓝植株叶片上的孢子被风吹动时,就会落在周围的植株上,从而导致病害的扩散。

水传

甘蓝白粉病也可以通过水传播。当叶面湿度较高时,孢子会在水滴的帮助下传播到周围的植株上。保持甘蓝植株周围的环境干燥是预防病害扩散的重要措施。

土传

甘蓝白粉病的孢子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当感染的植株死亡后,孢子会残留在土壤中,等待下一季的甘蓝植株生长。定期更换土壤或进行土壤消毒是预防病害传播的重要措施。

物品传播

除了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外,甘蓝白粉病的孢子还可以通过人工或工具传播。例如,当农民在处理感染的甘蓝植株时,如果不注意清洁工具,就有可能将孢子传播到其他植株上。

甘蓝白粉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农民在日常管理中应该注意控制病害的扩散。除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感染的植株外,还应该注意保持田间环境干燥、定期更换土壤和清洁工具等措施。

相关拓展:

问:甘蓝菜白粉病图片怎样防治

可喷施侯导师1号杀菌剂进行防治,效果不错

问:紫甘蓝百科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是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由于它的外叶和叶球都呈紫红色,故名。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
目录
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种植技术
4、选购技巧
5、营养价值
形态特征
紫甘蓝植株开展度50厘米左右,外叶20片左右,叶近圆形,长约33厘米,宽约30厘米,紫红色,叶脉附近略带绿色,中肋深红色,叶面白粉多,叶球扁圆形,高12厘米左右,横径20厘米左右,紫红色有光泽,叶球重1.5~2千克。
分布范围
原产自欧、美洲国家,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及华南等地。
种植技术
(1)整地:前茬出地后,耕深15厘米左右,做成连沟宽约2米的畦,开好深沟。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作基肥。
(2)育苗: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因当时气温高,为了保证出苗,可采取遮阳网覆盖育苗。出苗后15天左右,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进行移苗(又称假植),苗距10厘米见方。移苗后,也要用遮阳网覆盖,以提高成活率。苗成活后,追一次稀人畜粪尿。苗期对小菜蛾、黄条跳甲、斜纹夜蛾等虫害要注意防治。
(3)定植:紫甘蓝苗期45天左右,故定植期在8月上中旬。定植时气温仍高,要选择阴天进行,并且秧苗要带土,减少根系损伤。定植后立即浇搭根水,促使活棵。定植距离:以行株距40厘米见方为适当。每6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4)田间管理:紫甘蓝与普通结球甘蓝一样,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一般迫肥3~4次,每666.7平方米共需人畜粪尿3000~4000千指肢搭克。同时也要注意虫害的防治。
(5)采收:紫甘蓝定植后约l00天可采收,故11月中下旬始收,并可延长到1、2月份。
(6)留种:种株在结球期间于大唯拿田中株选,选出的种株在12月上旬带土栽到留种地上,按行株距66厘米见方定植。2月下旬将叶球顶部划开成井字形,以利抽茎,并施抽薹肥和花肥各一次。抽薹后要搭架防止花茎折断,并注意治虫。6月中旬种子成熟,分次采收。
选购技巧
首先用手掂分量。沉点的比较好。说明水分足,结构紧凑。再看颜色。光泽度高的就是说明越新鲜。用手饥枯按以按不动为最好。
营养价值
紫甘蓝的营养丰富,尤以丰富的维生素C、较多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以及丰富的花青素甙和纤维素等,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备受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