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溶解度表
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农业肥料,其溶解度则是影响其肥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围绕硫酸铵溶解度表,探讨硫酸铵的溶解度与其肥效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硫酸铵溶解度表?硫酸铵溶解度表是指在不同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中能够溶解的硫酸铵的最大量。一般来说,硫酸铵在低温下溶解度较高,在高温下溶解度较低。
硫酸铵的肥效与其溶解度的关系硫酸铵是一种氮肥,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硫酸铵在土壤中的肥效与其溶解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硫酸铵的溶解度越高,其肥效就越好。因为只有在溶解的情况下,硫酸铵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硫酸铵的过度溶解也会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当硫酸铵在土壤中过度溶解时,会使土壤的酸度增加,导致植物根系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如何控制硫酸铵的溶解度?为了控制硫酸铵的溶解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在施肥时,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作物的需求,控制硫酸铵的用量。
- 在施肥时,将硫酸铵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以减少硫酸铵在土壤中的过度溶解。
- 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避免土壤的酸碱度过高。
氮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的肥料。
酸碱度:指土壤的酸碱程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排水性:土壤中水分的流动性和透气性。
通过控制硫酸铵的溶解度,可以提高其肥效,同时避免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硫酸铵肥料时,应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以达到最好的肥效。
参考资料:
- 《农业化学》(第四版),张文荣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相关问答拓展:
硫酸铵的三个守恒方程式?
(H+)=c(OH-)+c(NH3·H2O
?)
溶液中的H+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水的电离,浓度等于OH-的浓度。
另一部分是NH4+的水解,浓度等于NH3·H2O的浓度。
NH4++H2O=可逆=NH3·H2O+H+
电荷守恒:溶液中所有阳离子
?带的正电荷
?等于所有阴离子
?带的负电荷。
物料守恒
?:溶液中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这些粒子中某些原子总数不变,某些原子数目之比不变。
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
?相等。
扩展资料:
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
2、溶液呈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3、除六大强酸
?,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如:NaHCO3:c(Na+)+c(H+)=c(OH-)+c(HCO3-)+2c(CO32-)
因为碳酸根
?为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碳酸根前有一个2。
硫铵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硫铵(NH4)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只是幅度不一样,只有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亚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碳酸铵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大小?硫酸铵>亚硫酸铵>碳酸铵>氯化铵>氨水硫酸铵强电解质,没有促进水解的东西亚硫酸根与碳酸根,越弱越水解,所以碳酸铵的水解程度大于亚硫酸铵,铵根离子浓度就比较少氯化铵强电解质,但是里面只有一个NH4,不像前三个有2个NH4氨水是弱电解质,电离出铵根最少
硫酸铵分几种?硫酸铵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H4)2SO4,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醇、丙酮和氨水。有吸湿性,吸湿后固结成块。加热到513℃以上完全分解成氨气、氮气、二氧化硫及水。与碱类作用则放出氨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也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目前硫酸一般可分为工业级,化学纯CP,分析纯AR,MOS级等级别,由于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每个厂家所涉及的硫酸含量都有所不同,一般工业级硫酸含量在10%,30%,50%,98%;CP级与AR级的硫酸含量一般为98%。
固体硫酸铵中硫酸铵的浓度是多?1、硫酸铵浓度的计算就根据硫酸铵饱和度表来计算,比如60%的硫酸铵就是指体系中硫酸铵的浓度达到同温度下硫酸铵饱和浓度的60%,这个和硫酸铵的摩尔浓度没有关系。
2、直接根据饱和度表在蛋白溶液中加入适当重量的固体硫酸铵即可。
3、硫酸铵的饱和度随着温度有少许变化:0度时,每升水可以溶解706.96克硫酸铵(此时重量百分比为41.42%,摩尔浓度为5.35mol/L,比重1.2428g/cm3)。25度时,每升水可以溶解769.05克硫酸铵(此时重量百分比为43.46%,摩尔浓度为5.82mol/L,比重1.2449g/cm3)至于从某一硫酸铵浓度调节到另一浓度,许多生化手册可以查到表,免去自己计算可能的不准确。例如:《生物化学制备技术》苏拔贤主编(科学出版社),第58页、59页两个表分别为在25度和0度进行硫酸铵沉淀的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