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苗期管理方法
这篇农资内容会给农资人分享“黄秋葵苗期管理方法”的内容进行详尽分析,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几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田间管理:破心时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一株。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
第一次是齐苗肥,出苗后每公顷施**素90-120公斤,第二次是提苗肥。
好文探索:[蔬菜作物]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二) [**链接]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苗期管理】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应使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
下面为大家介绍黄秋葵的苗期管理。
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
应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10公斤,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3公斤左右。
育苗移栽法: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
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
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
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
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两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
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
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素90~120公斤。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公斤。
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公斤。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注意事项】黄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用,有健胃理肠护肝之功效。其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疖有疗效。
近年来在**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市场上深受欢迎,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营养保健型特菜。种植户在种植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黄秋葵的种植方法:选用适宜品种。
目前生产上多选用如五福、五角、绿五星、清福。
2、黄秋葵的种植方法:整地合理密植。
黄秋葵喜温暖,耐热,不耐霜冻,遇到霜冻即死亡,喜强光,不耐阴,若种植过密,相互遮阳,则生长不良。要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
实行秋整地,深耕深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均匀撒施,可适当增施钙、镁肥料。露地以垄栽培时采用60厘米宽单行穴栽,穴距15厘米,每穴深2~3厘米,每穴3~4粒。
3、黄秋葵的种植方法:适时间苗定苗。露地直播的在1片真叶时,间1次苗,在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
4、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及时施肥浇水。黄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至二个果后每亩追**素1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夏季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5、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合理调整植株。
封行前要中耕培土,为防止植株倒伏,必须选用1米左右的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6、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及时采收贮藏。
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失去食用价值。一般在花谢后7~8天。
嫩果长到8~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时要用剪刀剪,不要用手墒,否则会损伤植株。
为了不影响产量,要选用植株中,下部的荚果留种。黄秋葵室温下仅能贮藏2~3天,炎热夏季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果面易革质老化。
短期贮藏要在采后2小时内立即送入0~5℃的冷库或冰箱中,这样可贮藏7天。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病害防治】黄秋葵又叫羊豆角。
在美国,人们叫它“植物黄金金秋葵”,黄秋葵是降血糖的良药。黄秋葵可以深加工成花茶、饮料、胶囊、干蔬、油等。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黄秋葵的病害防治方法。
黄秋葵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
当幼苗长20㎝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绿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
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克露)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病害:病毒病。
黄秋葵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
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力、结实少或不结实。
防治办法:不从病田留种、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WP400-500倍液或20%病毒AWP4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防治3次,隔7-10天1次。
精选问答:
1、秋葵多久发芽?
秋葵一般需要7~14天才能发芽。秋葵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20℃左右时才会开始发芽,而在适宜的环境下,一般需要7~14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芽。 如果种子的质量较差或种植条件不理想,发芽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为了让秋葵更容易发芽,可以在种子发芽前先进行种子处理,如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1~2天,促进种子吸水,以加快发芽速度。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当施肥,以提高秋葵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菜园种植方法和技巧?
1、种菜选择小技巧
新手菜农尽量选择速生菜。例如,樱桃萝卜、空心菜、苋菜、菠菜等品类,种植后30天内就能采收了。另外,薄荷、韭菜、葱、大蒜、矮生型西葫芦、生菜、茼蒿、小番茄、辣椒也适合种植。
有经验的菜农或者有菜园的菜农,选择性比较多,只要当地温度合适,各种蔬菜均可以种植。例如选择茄子、辣椒、黄瓜、大番茄、秋葵、南瓜、冬瓜、苦瓜等品种。
注意:青菜、白菜、卷心菜、菜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易招虫害,温度高了不建议种植。
2、容器选择小技巧
对于居家阳台或者楼顶种菜的菜农,选择容器记住一个点,排水通畅。排水不好就会烂根;排水过快就会干枯。
一般来说陶制和木制容器浇水要勤,因为排水快;塑料容器远离窗边,因为会被风吹倒。
另外,不要用黑色容器,因为黑色吸收热量高,伤根;宁大勿小,大容器空间大,装土多,水分、养分容易驻留。
3、蔬菜增产小技巧
找4-5个鸡蛋壳碾碎,放入2斤的食醋中浸泡3天,然后1:500比例兑水就可以当叶面肥来喷施瓜果类蔬菜了。作用:防止落花落果,增加产量和质量,也有预防虫害的作用。
果类蔬菜,幼苗移栽也可以喷施。少量食醋和磷酸二氢钾约2g,一起兑水1000克,10天喷一次,可以增加产量20%-30%。叶菜类蔬菜,食醋1:300兑水,7天喷一次,也可增产防病。
4、种子防病小秘方
蔬菜下种前,可以做一下防病处理。做法:用甲霜灵按比例兑水,泡种再下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立枯、炭疽、猝倒等病害发生。也可以直接用高锰酸钾兑水泡种,30分钟洗净下种。 也可以在幼苗期,用它们按比例兑水后,当叶面肥喷施。
5、肥害补救小技巧
肥料烧苗,尤其是菜园里农家肥过多出现的烧苗。解决技巧:用腐菌酵素兑水,随浇水冲施,灌根。也可以用增施有机肥,翻土处理,或者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有效缓解肥害。
6、蔬菜补光小处方
连阴天多发季节,对蔬菜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家庭补光灯就需要架设一盏,可早晚各照射2小时即可。
7、病虫害诱杀小技巧
气味诱杀,可以用杨树枝条,按照间隔插在小菜园内,可引诱棉铃虫、烟青虫产卵,第二天一早收集烧毁即可。
颜**杀,菜园里面挂上黄板或蓝板。利用某些害虫的趋黄性,如蚜虫、粉虱、小菜蛾; 趋蓝性,如蓟马,进行诱杀。
8、土壤改良小技巧
种菜多年的小菜园,容易产量降低,这时候就要土壤改良了。农家肥和生物菌肥混合均匀施于菜地内,然后深翻土壤,7~10天后即可定植。
9、高温消毒小技巧
菜地里土壤种菜前,最好进行一次消毒。操作很简单:覆盖黑色薄膜即可,利用阳光,就可以达到杀灭土里病菌的效果,很实用。
10、不用种子用秧苗
很多菜农,种菜经验不足,播种后几乎很少出苗,直接将新手“种菜梦”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时候您就需要直接买秧苗就可以。现在的蔬菜苗都是72穴盘,进口基质苗床育苗,品质好,有一定的抗性。价格往往在几毛到1元钱,嫁接苗稍贵一点1块多。选择买秧苗直接移栽大水缓苗即可,省时简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