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菌清治黄瓜角斑病 百菌清治黄瓜角斑病有效吗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63 次
黄瓜角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和品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但这些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生物农药来治疗黄瓜角斑病。
什么是百菌清?
百菌清是一种生物农药,它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混合而成。这些微生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防止病害的发生。百菌清不仅可以治疗黄瓜角斑病,还可以预防其他病害的发生。
如何使用百菌清治疗黄瓜角斑病?
使用百菌清治疗黄瓜角斑病非常简单。需要将百菌清稀释成适当的浓度。然后,将稀释后的百菌清喷洒在受感染的黄瓜植株上。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避免高温时喷洒,以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百菌清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百菌清有以下优点:
- 环保:百菌清是一种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安全:百菌清不含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
- 高效:百菌清可以预防多种病害的发生,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 易于使用:百菌清的使用非常简单,农民可以自行操作。
总结
百菌清是一种环保、安全、高效、易于使用的生物农药,它可以治疗黄瓜角斑病和预防其他病害的发生。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百菌清将会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相关拓展:
问:请问黄瓜得霜霉和角斑病用什么药?
可采用喷雾法、烟熏法和喷粉法进行药剂防治。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前,可使用百菌清或者代森锰锌等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后,可选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好并剂、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进行交替或混合使用。在连续阴雨天气为了不增加棚内湿度,可使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或者使用精量电动弥粉机喷施烯酰吗啉微物袜档粉进行霜霉病防治。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怎么防治,用什么药效果好。药剂防治。使用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春雷霉素液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罩乱剂和中生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问:黄瓜霜霉角斑病打什么药效果好?
霜霉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含运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氰霜唑,氟键模醚菌酰胺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交替使用。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谈亮梁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角斑病建议细菌性农药如中生菌素或者链霉素或者噻唑锌或者春雷霉素等等
问:先正达精甲百菌清;我和邻居用了精甲百菌清预防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很差,是什么原因
我不去评价先正达药的好坏,仅从病理的角度给你一个分析!1、首先你要确定是不是黄瓜霜霉病,因为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症几乎一摸一样,但是病原菌却不一样,前者是真菌,后者是细菌,如果是角斑病这无效是正常现象。2、如果你确定了是黄瓜霜霉病,那么从药的方面,百菌清是保护性杀菌剂,没有内吸性。通俗点说就是不能被叶片吸收,因此,只有预防作用,但是一旦黄瓜发病,没有治疗作用。其实防治这个病害的关键是控制好温湿度,靠药剂防治是防不住的,这个病叫“跑马干”,传播速度快,影响面积大。你必须控制好棚内的温湿度,一般采用高温闷棚的方式防治,而且早晚一定要通风,白天和晚上棚内温差不能过大,否则啥药都不好使!3、关于霜霉病和角斑病的鉴别。霜霉病病叶有霉层,一般在叶片的背面,病斑水浸状,病斑不突起;角斑病没有任何霉层,病斑好像被油浸了一样,发黄,病斑突起,又叫蛙眼斑。希望对你有帮助!!问:试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黄瓜的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但叶柄、卷须和果实均可受害。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病菌附着在种子内部或随病残体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都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采种时病瓜接触污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3~4个月。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选用无病种子。③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④药剂防治:使用百菌清、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防治。
问:"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在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上的区别
黄瓜的棒孢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炭疽病这四种病害都会造成黄瓜叶片出现黄斑,但是这四种病害的发病症状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黄瓜叶片上四种黄斑的区别。一、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病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症状主要分为小斑形和大斑形。小斑形:发病初期呈黄褐色小点,病斑扩展后,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病健交界处明显,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黄白色。大斑形: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厘米,灰白色,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湿度大时,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为病原菌菌丝体。病原菌: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cassiicola),属丝孢目棒孢属真菌。菌丝体分枝,无色到淡褐色,具隔膜。分生孢子梗多由菌丝衍生而来,单立,较直立,细长,初淡色,成熟后褐色,光滑,不分枝,具隔膜,大小为100-650微米×3-8微米,分隔数1-8个;分生孢子顶生于梗端,倒棒形、圆筒形、线形或Y形,单生或串生,直立或稍弯曲,基部膨大、较平,顶部钝圆,浅橄榄色到深褐色,假隔膜分隔,大小为50-350微米×9-17微米,分隔数2-27个。厚垣孢子粗缩,壁厚,深褐色。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法,由于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若超过3%的植株叶片发病后施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所以早期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施药是关键。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彻底,连续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国内对于防治该病的药剂尚无系统科学地研究,也无防治该病的农药登记。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结果,可以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喷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正常用量下对黄瓜安全,叶色正常,无药害斑,无缩叶、落叶或植株萎蔫现象;黄瓜定植后10-l5天,可用25%凯润(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喷施甾醇生物合成制剂如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或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次,效果较好。二、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斑枯死,叶片正、背两面病斑大小相同且均可产生灰褐色霉层,且病健交界明显;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模糊,叶片背面病健交界清晰,生有黑色霉层,发病后期湿度大时可在叶正面出现少量霉层。病原菌,霜霉病病原菌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属管毛生物界,卵菌门,霜霉科,霜霉属;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而后做对称或不对称的二叉状分枝,孢子囊椭圆形,有乳突,游动孢子有鞭毛。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法:农民朋友会过多的依赖使用农药防治黄瓜霜霉病,但是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所以最好是结合生态防治。种子处理:选购优质的种子,抗病性会比较强,另外再使用农资哈哈送网50%多福+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混剂进行拌种,用药量为种子的0.3%,在拌种之前要先用温水恒温浸种20分钟,再冷浸3-4小时。科学施肥:底肥施用优质有机肥和磷酸二铵,追肥施用尿素或硫酸铵水,加上腐熟的有机肥,另外可选择时代那个的时间喷施叶面肥,保证黄瓜的营养***,提高抗性。菜地管理:栽种时要控制好种植密度,要随时保证菜地的清洁,及时清除老叶和病叶,最好使用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生物防治:利用病原菌的特点,使用芽孢杆菌对病原菌进行抑制,另外,根据黄瓜本身的机制,喷施蛋白制剂也可以使黄瓜植株提高抗性,减少发病几率。生态防治:根据病原菌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注意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3℃,下午温度可降至20-25℃,夜里温度可控制在10-20℃,温度较高或阴雨天气时要注意通风,不过温度控制对于大部分菜农来说不太方便。化学防治:霜霉病病原菌的蔓延速度很快,所以要及时防治。最好是定植后喷施一次,开花初期喷施一次,发病初期尽早喷施农药,隔7-10田再喷一次,如此连续2-3次,每月不能超过4次。具体药剂可选用农资哈哈送网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大生可湿性粉剂等,使用时可轮换施用,避免病原菌产生抗性,还可提高药效,另外在施药时也可配合施用肥料。病害免疫,用新型植物疫苗类产品进行病害的提前预防,降低或避免病害发生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症状,湿度大时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斑上着生灰黑色霉状物,而发生细菌性角斑病的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病原菌,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为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属细菌,称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切口处有大量细菌呈云雾状从感病组织中流出,即菌溢,区别于组织液,须仔细识别,如果细菌较多可看到菌溢向外周缓慢扩散。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方法: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培育无病种苗,用新的无病土育苗;保护地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露地实施避雨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收获结束后清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种子处理。用50%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新植霉素200mg/kg浸种l小时,沥去药水再用清水浸3小时;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生态防治。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上午棚温控制在28-30℃,湿度60%-70%,棚温超过30℃时放风;下午温度20-24℃,湿度60%左右;傍晚20℃时盖膜;上半夜温度在15-20℃,湿度低于85%;下半夜温度12-15℃,湿度90%左右。浇水一定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阴雨天不浇水。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时。同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提高黄瓜抗病能力。添加植物免疫类叶面肥,冲施肥,进行病害预防田间发病后及时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20%唑菌酮水剂1000-1500倍液;40%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5-7天喷1次。四、黄瓜炭疽病发病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大型病斑与炭疽病的症状极为相似,病斑周边呈褐色,内侧为白色,病斑呈圆形,周围无棱角,区别为炭疽病病斑上会产生鲑肉色孢子堆。病原菌,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orbiculare,无性型真菌,腔孢纲;分生孢子盘有或无暗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圆筒状;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中央多具油球。黄瓜炭疽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无病品种。播前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6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播种。加强棚室管理,放风排湿,控温防病。一般上午温度控制在30℃,下午和晚上适当放风。注意田间操作最好在露水落干后进行,减少人为传播蔓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蔓、病叶和病果。黄瓜炭疽病特效药,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亩次250克。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或克霉灵粉尘剂,每亩1公斤,进行喷雾;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再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抗霉菌素2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黄瓜炭疽病。黄瓜的这四种黄斑病害,在病症上有相似之处,因此在生产上常造成诊断错误、防治不及时等。在了解了这四种病害的区别之后,种植户可以准确的判断病害,及时进行防治。 上一篇:蔬菜无土栽培日常管理方法技术性,附培养液秘方 下一篇:粉虱科 粉虱科触角类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